亳州博物馆

联合创作 · 2023-07-23 02:28

亳州市博物馆是中国地志性博物馆,位于亳州市北关外,以收藏、整理地方文物史料为主,兼集地方自然标本,是建立最早的安徽省地方博物馆,亳州市华佗纪念馆也属该馆管理。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我市综合性博物馆,馆名于1963年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博物馆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基本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文物库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71件套。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亳州博物馆于1958年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日亳县博物馆成立。1961年花戏楼倒塌,1963年抢修竣工,第二次复建亳州市博物馆。文革初期博物馆遭撤销。1973年初经县革命领导小组批准,第三次重建博物馆,1973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国家文物局、财政厅拨专项资金36万元,对年久失修的花戏楼进行了大型维修。
1995年国家文物局、财政厅分别二次下拨专款50万元,对花戏楼东西厢房及张飞庙,进行了大型维修。
2004年国家又投资30万元,对花戏楼古建筑群进行了抢险加固等。

馆藏文物

独立馆藏文物总述

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藏品4000余件,都是亳州市发掘、收集所得。主要藏品是曹操宗族墓群出土的东汉时期铭文字砖,共计有570多块,上有铭文2000余字,尤以大草和行书为稀宝。书刻有书信、记事、人名等珍贵史料。馆藏一级品有100余件,其中的春秋晚期蜻蜓眼玻璃珠、银缕玉衣、战国范印、汉代玉刚卯、铜猪、玉猪、红绿拨缕象牙雕尺、驼丝绸的隋代陶骆驼俑,有重要研究价值。

银缕玉衣

银缕玉衣由2400多片玉片用银丝编缀而成,出土于曹操家族墓中的董园2号墓。墓主可能为曹操祖父曹腾。该墓是一座大型石室墓,出土银缕玉衣和铜猪等珍贵文物。

象牙尺

象牙尺出土于曹操家族墓元宝坑1号汉墓。牙尺周围有微雕,正面为奔鹿,反面为翔鸟,每寸一格,格上两星,十寸一尺,全长23.5厘米。

字砖

曹操家族墓出土了大量字砖,字体有篆、隶、行、草等。这批字砖对于研究中国书体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玉刚卯

玉刚卯是由凤凰台一号墓出土,一对,玉质青白,微透明,长方体,高22厘米,上下面1厘米见方,中间有穿,四面刻辞,共66字。

司南佩

司南佩(国家一级文物):1972年凤凰台一号墓(丁崇墓)出土。羊脂玉质地,“亚”字形,中间两个长方体,下部喇叭司南玉佩是汉代辟邪玉之一,数量不多却很重要。司南佩形若工字形,扁长方体,分上下两层,为两长方柱相连形,横腰环一凹槽。顶部琢一小勺,下端琢一个小盘,全器光素无纹。在中间凹细处或小勺柄处,有一个横穿或竖穿的孔,可穿系佩挂。

五彩人物头像

五彩人物头像,国保单位古地下道出土,头像为男性,面部丰满,国字脸形,卧蚕眉、凤眼,通关鼻梁,双唇紧闭,头戴皂色官帽。造型优美,画工细腻,施釉均匀。

汉八刀玉猪

汉八刀玉猪(国家一级文物):董园一号墓、汪张一号墓、凤凰台一号墓、菜市一号墓等都有出土。以董园和汪张出土玉猪最具代表。造型及刻划简洁流畅,充分体现了“汉八刀”的雕刻技法,玉质为新疆和田玉。玉猪是握在死者手中的葬玉,其意是掌握着财富,不能让死者空手而去。

带把黑陶杯

带把黑陶杯有着喇叭形大侈口,细身深腹,圆底,腹与底之间装细长柄,表面磨光,线条流畅,造型别致。黑陶工艺主要利用陶轮轮制的方法。它不以装饰取胜,而是以造型见长。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

三孔玉饰

三孔玉饰(国家二级文物),傅庄遗址出土,这是个齿纹三孔玉饰,长条形状,中间等距离三个对钻圆孔,玉的表面已经钙化为了鸡骨白,边缘分别有两组锯齿纹,制作需要相当高的工艺,说明傅庄的先民们已经具备很高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推荐玩法

博物馆共有两层,第一层为主展馆,第二层的是一个主题展馆,参观下来能了解整个亳州古井酒、中药材、汽车工业等相关的历史。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