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坑土楼群

联合创作 · 2023-08-03 09:51

河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曲江圩河坑自然村,为张姓客家人聚居地。其由方形的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圆形的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以及五角形的南薰楼等14座组成。

文化

建筑格局

河坑土楼群是福建土楼中较密集的土楼群,素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之称。以“法天象地”作为规划布局理念,方圆土楼一次规划分批建设,在不足1平方千米范围内集中排布14座大型土楼。7座明清时期造的方形土楼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南薰楼和7座近代建造的圆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阳春楼构成两组地上“北斗七星”的星象奇观。

历史

建筑历史

河坑土楼群从最早的朝水楼(1549-1553年)到最晚的永庆楼(1967-1972年)的落成,建造时间足足跨越了423年,反映了不同年代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沿革。

据张氏世英堂族谱记载,河坑张氏世英堂家族肇基祖始祖是张氏得姓后第125世孙张念三郎。张氏先祖由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迁到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开基后,张念三郎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从广东大埔县小清迁到南靖县,先在书洋乡石桥村居住,后又移居曲江河坑。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4世祖张六益建了第一座土楼朝水楼,后又相继建起水盛楼、永荣楼、绳庆楼、永贵楼、阳照楼等14座土楼。

近代,张氏建造了7座圆形土楼。

文物保护

2008年7月,包含河坑土楼群在内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1月,河坑土楼群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福建省南靖县申报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编号Ⅷ—28。

主要景点

狮子山观景台

狮子山观景台是河坑土楼群的最佳观景处,在这里才能纵观“北斗七星”的星象奇观。

春贵楼

春贵楼位于河坑桥入口左侧,进河坑村看到的第一座土楼就是。建于1968年,坐西南朝东北,占地2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97平方米,高3层,每层36间,为土木结构内通廊式单环圆形土楼。河坑土楼群的土圆楼,都是单环式的,只有外面一圈的土楼,内部都是空地,村民用来做各种晾晒使用,或者有红白喜事时当做宴席场所,均为村民集资筹建。

南熏楼

南熏楼位于绳庆楼西侧,建于1850年,坐东朝南,占地729平方米,建筑面积1758平方米,高3层,每层21间,为土木结构通廊式方形土楼。从外观上看,在楼门左侧的楼角貌似被切走一块,所以盖楼被他们称呼为“五角楼”。

朝水楼

朝水楼,建于1553年,是方状北斗七星阵的起点,也是河坑土楼群最古老的方形土楼。在1923年失火后重建的朝水楼只有三层,楼高11.3米,楼底墙厚1.66米,没有石砌地基,仅在墙体外嵌砌卵石1米高。朝水楼坐北朝南占地729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通廊式方形土楼。

绳庆楼

绳庆楼位于河坑土楼群的最东侧也是最高处,建于1644年,坐东朝西,占地2310平方米,建筑面积1968平方米,高3层,每层28间,为土木结构通廊式方形土楼。绳庆楼在河坑土楼群里面,应该是结构最特殊,面积最大的,绳庆楼后高前低,楼中建有“庭槐”上下厅式砖木结构的祖堂,楼外还建有37间两层护厝,形成楼包厝,厝包楼的景观。

推荐玩法

河坑土楼群相较于其它土楼群是最具有原始气息的,商业化并不严重,在这里可以看见最质朴的土楼风貌,推荐自驾游或者包车去游览参观各个土楼,也可以上狮子山观景台,去俯瞰整个河坑土楼群,将“北斗七星”收入眼底。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全年皆可

用时推荐

1-3小时

营业时间

8:00-18:00

占地面积

17.4万平方米

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曲江圩河坑自然村

交通

自驾:从书洋镇出发,全程11.7公里,经入X562、S318、河坑隧道,最后沿梅塔线行驶30米即可到达。

门票/收费

40/人(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联系方式

0596-7880111;0596-7670701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