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

联合创作 · 2023-07-21 13:28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毗(pí)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其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

文化

建筑特点

明孝陵同其它皇陵一样,陵宫平面十分规整,中轴对称,气势恢宏,然而它的神道蜿蜒曲折,一改历代帝王陵墓平铺直叙的庸常格局,显示出不拘成式、依山抱水、顺乎自然的理念。陵寝位于京城城墙和外廓之间,成为大明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设计中大胆突破了唐宋帝陵为上下宫的传统模式,实行了“前朝后寝”和阳间三进院落制度,既突出了皇权观念,又合于儒家的礼制秩序,同时又给这些地理地形特征赋予了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帝陵制度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中国帝陵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历史

建筑历史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qiān)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

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享殿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清鼎革,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

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初,豫亲王多铎(duó)平定江南,本月中旬进驻南京城,二十七日就“谒明陵,命灵谷寺僧修理”。七月,又“遣内官正副二员,陵户四十名,守明陵”。

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下江南拜谒孝陵,题“治隆唐宋”碑于碑亭。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御碑倒地破碎。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奉诏祭陵,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治隆唐宋”御碑被扶起粘合。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fū)的后面。

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于文武方门前竖立特别告示碑,用来告诫相关世界各国游客不要在此乱涂乱画。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7月,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周边的明功臣墓,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文物保护

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

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2009年2月,明孝陵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新馆外观采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白墙、灰瓦、雕花木门、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等典型元素的运用,使得整体建筑与周边明孝陵遗存的大金门、四方城等文化遗址和草木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与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谋而合。

2018年6月8日,明孝陵入选“十大最受欢迎中国世界遗产景区”。

主要景点

神道石刻

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其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

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600年来没有下沉。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xiè)豸(zhì)、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明孝陵石象路

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像路,全长615米。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长250米。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云龙纹。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也是朱元璋的独特之处。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文武方门雪景

文武方门

文武方门是明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

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liú)金大字。

正门东侧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所立,以六国文字书写,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

治隆唐宋碑

明孝陵碑殿中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

“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yìn),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这是因清朝刚统治中国,康熙执政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故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谒明孝陵。

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清朝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六国文字碑

该碑是由清政府所立,意在对喜好在明孝陵“涂鸦”的外国游客以警示,以六国文字书写。

碑文的大概意思是“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毁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有人越栏参观或者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