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村古建筑群
流坑村古建筑群
共 198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35
历史沿革
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
元代,流坑村遇兵燹,村子遭毁。
明清时,村中有识之士接续祖业,兴教办学,修谱建祠,并发展竹木贸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从宋初到清末,村中书塾、学馆,历朝不断,明万历时有26所,清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达28所。
1990年秋,江西省历史学家周銮书到流坑考察,写下《初访流坑村》一文。
1996年初冬,国家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考察流坑村,认为流坑村“是中国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地区保护的一个重要发现”。
1997年8月初,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专程考察流坑村,为流坑题词:“千古第一村”。
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0年,乐安县政府投入160万元对文馆、武当阁和状元楼等进行维修,抢救修缮古建筑面积达5300平方米。同时利用村民捐资对环中公祠、乐善公祠、“高明广大”坊等13处宗祠、庙宇古建筑进行修缮。
建筑特色
格局
流坑村中,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巷道内鹅卵石铺地,住宅、宗祠临巷而建,占地361万平方米。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计有戏台、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古村门等遗址32处。
明代中叶,从南京辞官回乡的刑部郎中董燧带领族人,在村子西南方用人工挖掘出“龙湖”,将湖水与乌江联为一体,使乌江和龙湖像护城河一样把流坑环抱其中,既利于居住,又利于农耕。村子经董燧重新规划、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逐渐形成“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较宽街巷,使整个村子形成“七横一纵”的梳子形状。每条巷的巷口都直对乌江河岸,并且都建有一个码头。码头使河风顺畅地进入村中,从而调节村子的温度。
特色
流坑村内有颇多的由于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形成的建筑群组,重要的有18组,如“大宾第建筑群组”、“星第门建筑群组”、“思义堂建筑群组”和“处仁门建筑群组”,数幢建筑前后相连,左右相通,合纵连横,曲折多变,出入是门,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给人形成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
明代中叶,董燧等人在流坑村地下建设了一套十分科学的环保排水系统,这些水道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巷口首尾皆设门及望楼,用于村人关启防御。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分区居住,一如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各房派宗祠与各房派族众结合在一起,全族大宗祠则建于村北,其他宫观庙宇均建于村外。全村外有乌江、龙湖环绕,内有村墙门楼守望。
文物遗存
历史文化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
文物价值
流坑村古建筑群是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是代表着流坑文化的遗产和积淀,也是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价值。
流坑村古建筑群集建筑、环境、传统文化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古建筑群,深入挖掘其内涵,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对抚州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1996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江西千年古村流坑,中国古代文明缩影》一文,引起全国轰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李铁映同志当即作出重要批示,使流坑村的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和省文物局的重视与支持。
1997年8月22日,江西省政府特批流坑村为江西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布21处古建筑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流坑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址
流坑村古建筑群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
流坑村古建筑群
交通
从南昌出发,经生米大桥上昌宁高速,走乐安(丰城)方向,从“流坑南互通”下高速,路口有去流坑古村和牛田古樟林的指路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