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下关帝庙

墙下关帝庙

共 147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09:55

历史沿革

墙下关帝庙创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明、清、民国间都有重修或增建。
2015年至2016年,争取到专项经费进行了整体修缮保护。

建筑格局

墙下关帝庙坐北朝南,南北长52.6米,东西宽38.02米,占地面积约3997.6平方米,依中轴线从南至北建有影壁、山门、乐楼、看亭、献亭、卷棚、正殿、寝宫等建筑,以及钟楼、鼓楼、观音堂、土地祠、廊房等附属建筑。现存有乐楼、看亭、献亭、卷棚、正殿、观音堂、土地祠。

主要建筑

乐楼

过路戏台
乐楼即戏台,也叫舞楼,是明代建筑,分上下两层,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墙上有放灯的小洞,梁柱间有木雕龙头。一层中为过道,二层铺设楼板构成戏台。台上分前台、后台,出入的门栏上分别刻有“不大地方可作家国天下,寻常人物能为文武鬼神”“一声占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门楣上是“遏云”“振叶”,中间的墙壁上是“玉振金声点破炎凉世态,清歌妙舞曲传古今人情”。乐楼是过路戏台,人可以直接从台下穿过,不影响上面唱戏。

看亭

看亭
看亭是清代建筑,供老百姓看戏。看亭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看亭的木柱上钉有两个铁环,用来拉布。看亭两侧有明清碑刻8通,记载了墙下关帝庙的重修事宜。其中一通碑上有关帝线刻像,关帝手捋长须,面上有七颗痣。

献亭

献亭也叫献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通间大额枋、象鼻拱、斜拱,都是宋元时期古建的典型特征,尤其象鼻拱,是晋南元代建筑所独有。

卷棚

卷棚三间四檩,位于献亭后檐与正殿前檐之间,将献殿和正殿连在一起,可以遮蔽风雨,利于排水,扩大了空间,便于百姓祭拜。

正殿

石础
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正殿高于前面的几座建筑,明代修建,清代增高。正殿前的木柱下有高约半米的石础,上雕飞龙。正殿外檐柱镂空雕花,正殿内的关帝像头戴坐于正中。

附属建筑

正殿两侧,分别有三王祠和土地祠,都是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前设插廊。三王祠,供奉着牛王、马王、龙王,后因供奉观音,也叫观音堂。在西侧的土地祠中有一石刻,记载了关帝庙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进一步证实了这座古庙的历史悠久。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清康熙年间,墙下村的张润民,小名张学道,每天天不亮就去高家埝上学。别人上学需带灯笼照路,而张学道上下学时都月光明亮,传说是“关老爷给亮灯”。张学道中进士以后,在朝廷为官,其弟妹留在村中,帮着他修建关帝庙。张学道告老还乡后,继续与大家一起参与修庙事宜。

活动建设

活化利用古建筑
墙下关帝庙是墙下村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老人们在墙下关帝庙内打牌、聊天、纳凉。墙下关帝庙曾做过墙下村村委会办公室、卫生所、学校。

科研成果

2011年7月,运城学院中文系主任,在《中华戏曲》2011年7月第40辑发表论文《山西夏县墙下村关帝庙乐楼看亭考述》,通过墙下关帝庙内现存的七通碑文,详细考究夏县墙下关帝庙乐楼看亭。这些碑文蕴含的内容丰富,不仅道出创建看亭的缘由,亦对戏曲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有所说明。

保护措施

1985年,墙下关帝庙被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墙下关帝庙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6月6日,墙下关帝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1月2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墙下关帝庙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