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观星台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主持建造而成。其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是科学、宗教与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因其独特的设计而成为元代天文学高度发达的历史见证。
文化
建筑特点
登封观星台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该建筑是砖石混合建筑结构,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
历史
建筑历史
元朝至元十三年到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观星台为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建,是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其中之一。
明嘉靖七年(1528年),观星台增建台顶小室。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观星台石圭重刻。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观星台遭受炮击,台身东壁及台顶小室中炮弹十余发,致使东室倒塌,东壁严重剥落,女儿墙、梯栏几乎全部损毁。
1975年,观星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整工程并对测景台进行了粘合补修。
2003年7月,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在观星台量天尺北30米复建帝尧殿的基建过程中,于地基内发现了成段砖砌房基。
2008年6月,为配合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报上级部门批准,对元代大殿基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历史传说
周在灭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洛阳,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也为了寻求营建东都洛阳的准确天文依据,周公姬旦才修建了“测景台”。中国传统的节气划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从而使“春”“夏”“秋”“冬”四时得以划定。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观星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8月1日,包含观星台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封观星台,则被定为二十四节气核心发源地,自此,它有了“双遗产”的殊誉。
主要景点
周公测景台
周公测景台,学名“八尺表”,俗名“无影台”,最早是西周(约前1037年)为测日影定地中而建的土圭,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天文官南宫说奉诏在其旧址仿旧制建成了留存现在的石圭测景台,是古代测量日影、验证时令季节、计年的仪器。其用青石制作,分台座和石柱两部分;台座上小下大,呈梯形锥体,四边稍有偏斜,各边宽窄不等,台底最宽面1.88米,最窄面1.68米,台座上沿四边宽在0.96米左右,台座上面成正方平面,石柱置中间,高1.96米,宽0.46米,厚0.22米,连同台座通高3.91米,石柱为表,台座为圭,石表南边刻有“周公测景台”五字,正楷书,大小尺许,石表距台座北沿连同台底边在内约0.7米,是中国古代立八尺表,土圭测景的遗制。
元代大殿
观星台元代大殿考古挖掘出土有陶器、瓷器等。陶器均为建筑用陶,有砖、板瓦、筒瓦、瓦当等;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盘、杯、盆、罐、缸类,釉色分白、青、黑褐三种。
推荐玩法
从登封观星台景区正门而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约4米,由石质台座和上面矗立的石柱共同组成的景观,为“周公测景台”。接着可以到元代大殿观赏当时挖掘的陶器;最后登上观星台,可以看到日晷,原本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可惜指针已经丢失。指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圆盘南高北低,平行于赤道面,与“圭表”的原理基本相同。晚上的登封观星台是观星胜地,看点点繁星近在眼前,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