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税费收入。全市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1989.6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829.91亿元,下降11.9%;非税收入727.96亿元,下降6.4%;其他收入23.11亿元,增长9.7%。全市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301.82亿元,下降0.3%,其中:出口退税246.4亿元,增长0.3%。
价格指数。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0.4%,涨幅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六涨二降”,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9%,衣着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0%,居住价格下降0.3%。(各类价格指数详见表1)。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1%,购销价格差为3.4个百分点。
林业。全市完成造林1.6万亩,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施工30.58万亩;新增“一村万树”示范村27个,“一亩山万元钱”基地7个;省级森林人家10个、浙江森林氧吧11个;获评省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示范镇(村)5家。全市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48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国家口径)为56.28%。加强湿地生态保护,拥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2个,数量居全省首位,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
畜牧业。全年猪肉产量11.82万吨,牛肉产量1814吨,羊肉543吨。生猪出栏141.38万头;家禽出栏1952.79万羽;牛奶产量6.29万吨。
特色农业。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3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9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4个;全市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5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6个。全市累计推广设施栽培47.73万亩,新增绿色食品79个,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主体合格证实施率100%。
图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十大行业情况
图3 “2+4+X”产业集群产值比重情况
重点建设项目。全市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3个,年计划投资308.2亿元,其中新增省重点项目16个,全年完成投资468.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52%,开工率为100%,竣工投产项目3个。列入市重点建设实施类项目432个,年计划投资1152亿元,其中新增项目170个,全年完成投资1403.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2%,开工项目430个,开工率为99.5%。
全市累计完成城市更新投资1161亿元,其中启动1平方公里以上重点片区项目50个,完成投资812亿元;累计拆除面积 418.7万平方米。全市共有20个城乡风貌样板区、28个未来社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房地产业。全市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3845.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7%;竣工面积578.32万平方米,增长187.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08.16万平方米,增长10.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72.11万平方米,增长18.3%。
全面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完成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209.27 万平方米。全市共建设筹集保租房3.67万套(间),稳妥实施棚户区改造,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2845 套,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 1914套。全市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02万户,开工建设老旧小区25个、218栋,完成加装电梯55台。
电子商务。全年网络零售额4773.3亿元,占全省网络零售额的15.6%,总量居全省第2位。全年培育电商专业村547个,居全省首位。
商品交易市场。全市共有各类市场218家,市场总成交额4176.35亿元;拥有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3家,十亿级以上市场27家,百亿级以上市场6家,千亿以上级市场1家。全市累计在册市场主体183.15万户,新增市场主体40.53万户。
表2 2023年货物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外商投资。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41家,实际使用外资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2亿美元,增长103.0%,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0亿美元,下降61.8%。
外经合作。全市新批备案境外投资项目93个,境外投资总额9.89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9.5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8%。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方投资额8.89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92.8%。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2.14亿美元。全年设立境外营销网络项目93个,中方投资额9.58亿美元。
邮电业。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548560.5万件,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完成1369413.7万件,增长16.0%。全市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1167.4万件,增长11.1%;包裹业务累计完成47.7万件,增长18.3%;报纸业务累计完成14709.1万份,下降2.3%;杂志业务累计完成539.2万份,增长17.4%。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417.8亿元,增长9.5%;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72.3亿元,增长8.9%。
旅游业。初步测算,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接待游客5135.3万人次,增长34.0%。
表4 2023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证券。全年境内新增上市公司4家,居全省第5位,占全省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8%。年末全市上市公司40家。当年上市公司新增融资54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7亿元,再融资27亿元。
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103.27%、净入园率99.93%,省等级幼儿园965所,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为99.56%;全市104个乡镇建有234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建有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乡镇比例为100%。十五年教育普及率为99.89%。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为99.61%,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为1:0.6371。
科技。全市财政科技支出 33.34亿元,比上年增长 18.8%。列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569项,其中,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61项(主动设计类10项、工业类141项、农业类32项、社会发展171项、公益类307项);省级科技项目836项(省“尖兵”“领雁”项目1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762项,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7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项);国家级科技项目7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项)。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67亿元。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8家,累计2566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6家,累计7872家。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73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2家,省企业研究院28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41家)。市级研发机构备案1447家。新增省级各类创新载体10家,全市累计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5家(国家级5家、省级10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6家(国家级5家、省级51家)。
品牌创建。全市新增“品字标”企业129家,累计651家。新增注册商标3.98万件,累计52.57万件;驰名商标累计7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累计32件。全市新增发布“浙江制造”标准70项,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436项。统筹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质量提升攻坚行动,12个项目入围全省2023年制造业百个特色产业质量提升攻坚项目。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已完成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小微企业224家。推进绿色认证集成改革,新增绿色产品认证证书55张,培育绿色认证企业100家。新增7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完成验收的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6个。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5.8%。特种设备定检率为100%、登记率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全市在用强制检定目录工作计量器具9.46万台件(不含民用三表)。
体育。成功协办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完成男子足球项目12场小组赛、2场淘汰赛以及藤球项目73场比赛;产生6枚金牌,完成6场颁奖仪式、12场新闻发布会;共接待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贵宾、观众等各类群体超12万人次。圆满完成170名火炬手7.8公里传递,超过42万名市民沿途观看传递仪式。传递当日主流媒体报道及转载733篇,央媒36篇,省媒92篇,传播量约3363.96万次;亚运火炬传递—金华站视频的总传播量超1.77亿次。
新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02个,完成率100%;完成“环浙步道”建设433.83公里,完成率166.86%。金华气排球队代表浙江省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获1金1铜。成功举办2023全国电动冲浪板锦标赛,获10枚金牌。
出台《金华市振兴游泳项目十条举措》,成功举办2场中韩国际足球邀请赛、亚洲藤球锦标赛、全国青年足球U19小组赛和5项省级青少年赛事。金华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全国比赛获得25金,参加省级比赛获得63金。向省队输送运动员21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124人,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357人。完成省注册1.8万余人。全市体育彩票销量35.51亿元,全省排名第4。
卫生。全市医疗卫生机构4977家,其中,医院158家;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家;门诊部294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2家,其中妇保院10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家,卫生监督机构10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家;其他卫生机构19 家;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共4291个。
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40086张。卫生技术人员65331 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098人,注册护士28906人。全市艾滋病实验室191个(快检点127个,筛查中心实验室6个,筛查实验室54个,确诊实验室4个)。
年末全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1.1辆;拥有计算机69.5台;拥有移动电话241.7部;拥有彩色电视机170.4台、电冰箱99.0台、洗衣机93.0台、空调165.9台、热水器101.2台。
表5 2023年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
全市共有社会组织5966家,其中,社会团体231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624家,基金会32家。全年发行各类福利彩票 20.56亿元(含义乌),比上年增加6.06亿元,筹集公益金5.85亿元。全市低保对象有40785人(其中城镇1798人,农村38987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22亿元;城乡低保标准1100元/月。全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对象44765人,发放抚恤补助33345.27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0737.42万元,发放困难退役军人生活援助经费45.16万元,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5549.04万元。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26.67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9.4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4.7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4.4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76.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7.25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2796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412元。
医疗保障。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7.87万人,其中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原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0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二档、三档(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6.82万人。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上升5.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1.2%。其中,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上升3.4%。
生态文明。全市47个干流地表水断面和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获考核全优,成功夺取3座“大禹鼎”金鼎。金华市区PM2.5平均浓度31微克每立方米,AQI优良率91.26%,全市6项主要空气质量指标连续5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域创成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捧获“无废城市”清源杯6座。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积极探索建设“无废供应链”,11个“无废细胞”入选省级百优名单,4个案例入选省“无废之窗”典型案例,“无废指数”跻身全省第3。高规格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浙江论坛,高标准完成亚运环境质量保障,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获得优秀,美丽浙江建设考核居全省第2位,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2年提升。
全市城市污水排放量49108.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 城市污水处理量48187.03万立方米,增长4.9%,城市污水处理率9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市新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3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体系综合提升覆盖的自然村比例为50%;累计创建省和美乡村示范县7个、共同富裕示范带8条、和美乡村示范乡镇85个、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317个、示范庭院30余万户。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建成绿道43.96公里,建设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42公里。完成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70个,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2个,4个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80个,农污标准化运维设施3987个,完成燃气管道更新改造70公里,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456个。
安全生产。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9起,死亡69人,比上年分别下降10.2%和8.0%;其中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53起、死亡31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市总量的75%和65.3%。
(2)户籍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年报数;
(3)公报中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5)限额以上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
(6)保险数据来源于市金融办,邮政及快递相关数据来源于邮政管理局;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华考察调研,赋予金华“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为金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以示范引领姿态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全年经济整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持续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好转,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 RAG-ES | 2024-10-23 |
一、综 合 | RAG-ES | 2024-10-23 |
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01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经最终核实,2022年GDP现价总量为5592.02亿元)。全市人均GDP为8413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939美元),增长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6.4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367.4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3487.45亿元,增长8.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29.9%、68.5%,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6:39.4:58.0。 财政收支。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5.80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52.48亿元,增长10.3%;其中增值税189.53亿元,增长37.8%;企业所得税67.66亿元,下降3.3%;个人所得税22.80亿元,增长5.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8.48亿元,增长2.2%。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7%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教育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1.5%、5.7%、12.2%、9.6%。 税费收入。全市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1989.6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829.91亿元,下降11.9%;非税收入727.96亿元,下降6.4%;其他收入23.11亿元,增长9.7%。全市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301.82亿元,下降0.3%,其中:出口退税246.4亿元,增长0.3%。 价格指数。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0.4%,涨幅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六涨二降”,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3.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9%,衣着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0%,居住价格下降0.3%。(各类价格指数详见表1)。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1%,购销价格差为3.4个百分点。 人口就业。年末全市拥有户籍人口497.97万人,比上年增加1.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50.60万人,女性人口247.37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13:1。全市出生人口30367人,出生率为6.10‰;死亡人口38940人,死亡率为7.83‰;自然增长率为-1.7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6.3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6‰,死亡率为6.1‰,自然增长率为0.5‰,与上年相比,出生率下降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上升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7个千分点。全市城镇化率为70.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0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66万人。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