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化成为文化遗产的“活化剂”
文化遗产能“永生”吗?答案是能——在数字化技术的焕活之下。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节点上,如何利用数字化之力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活”起来,成了不少人关心的问题。
“考文献而爱旧邦,睹文物而知传统”,文化遗产是文化的沉淀,是文明的留存,它刻入了传统的DNA,体现着民族的神韵,既能凝聚文化认同与民族情感,也具有历史教育和美育价值。正因如此,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指向的是薪火赓续、接续记忆、留住文脉、继往开来。
但文化遗产的“遗”,有时候对应的是遗失。体现在实体层面是遗落,有些古建砖瓦、亭台楼阁在风吹日晒雨淋下受损严重;体现在精神层面是遗忘,附着在部分文物上的文化记忆因传承断层而变得失落。
文化遗产之遗,该是遗传而非遗失,保护与传承是接续文脉的应有之义。这就需要让文化遗产真正地活起来。唯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才能让传统连接现在,用文明根系唤回人们的文化认同,用文化活水滋养社会的文明土壤。
01
数字技术可以多方位焕活文化遗产
5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而数字化就是激活焕活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能为文化遗产活化创新提供新动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明确提出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更早之前,中办国办2018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
数字化保护传承,是文化遗产面向未来、永续利用的内在要求。文化遗产若只有传统味,没有鲜活感,那显然算不上“活”;文化遗产若只有束之高阁,没法大众的体验参与,那也谈不上“活”。就此看,文化遗产的活化涵盖了两点要求:文物本身要“活”;跟大众的连接要“活”。前者要求文化遗产融入时代,后者要求文化遗产走近大众。
而数字技术和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焕活文化遗产:一是强化对文化遗产存量破损的针对性修复与增量破损的前瞻性预防,让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实现数字永生;二是将文化遗产跟大众以多重形式连接,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了解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结果,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共766722处,但其保存现状不容乐观,保存状况较差的占17.77%,保存状况差的占8.43%,两类相加超过总数的1/4。在此形势下,提升文物保护效能,避免人为破坏、自然耗损与文物自身形变,迫在眉睫。
数字技术就为文保提效提供了强力支撑。就修复来说,通过AI技术对大气环境、古建病害、展厅温湿度、观众流量等方面的高效监测和动态分析,也将神经网络算法、交互动态图像设计、数字三维可视化等技术融入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和智能生成,可以为既有破损提供科学性系统性修复方案,也为预防性保护撑起科技保护伞;就复制而言,凭着数据采集、三维数字化存档等技术,可以让文物以全新方式得到永久保存。
无论是敦煌通过防病害算法和远程会诊技术,避免了壁画残损、颜料脱落等情况,还是不少文化遗址通过虚拟方式拼接、复制、修复被毁坏的文物,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了昔日风貌,都彰显了数字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积极价值。而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建设涵括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在内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也是有的放矢。
藏莫如传,传莫如用,可在以往,很多文化遗产由于容易损坏,很难以实物形态示人,只能束之高阁。随之而来的是其社会、文化、科学和美育价值无法得到体现,遑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为人们缺乏了解它们的机会。
数字技术无疑为文化遗产与大众的连接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数字化的呈现,可以将文化传播变成新兴文化产品形式与高效互联网触达能力的结合:知识图谱构建和线上活态展示,让文化遗产变成了有厚度也有温度的文化产品,AR、5G、全息投影等高沉浸感技术带来的云游览等场景化体验,又提升了其感染力吸引力,继而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可以近距离感知文化遗产的魅力。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微故宫”小程序云游故宫,还可以通过购买文创产品、数字藏品等方式将文化遗产“带回家”,这切实增进了公众文化传播传承的积极性。文化传承,要传于形承于心,也只有让文化遗产变得更新潮、更好玩、更可感,人们才能在充分了解、激起共鸣之后,自觉用传播古迹文化、挖掘文物深层次内涵、消费文化遗产衍生品等方式对其加以传承。
02
文化遗产唯有活起来,才能传下去
既可以重现,又可以沉浸式体验,既促进了保护,又带动了传承,某种程度上,数字化无异于文化遗产的“活化剂”。可以看到,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古遗址、古建筑、古石窟、古村落等物质文化遗产和许多古乐曲、传统剧目、民族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数字影像与档案,都在二进制世界中获得了“永生”。3D打印还原的西安兵马俑,AR还原的莫高窟壁画,以全真三维模型呈现的泉州出水宋船……在数字技术“以今入古”后,人们可以穿越古今去感受大量文化遗产的美与魅。
值得注意的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不能只留住形,还要留住魂;不是简单将它搬到网上,而是要将以适应性开发复现其魅力、呈现其内涵。作为中国体量最大文化遗产的长城,就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方面的范本,去年7月,长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被认为给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就在昨天,长城数字化保护又有新进展。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共同打造的“数字长城”正式上线。借助腾讯在数字技术,特别是游戏技术的优势,通过渲染、建模、交互、PCG生成、云游戏等技术能力,他们不仅在云端1:1还原了一段1公里长的数字长城,而且还充分借鉴了游戏的操作模式和激励机制,不管是双轮盘的基本操作模式,还是攀登长城时的脚步音效,都让用户更能够沉浸式体验。这也是全球首次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最大规模文化遗产毫米级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数字还原,也成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标杆。
长城并非只有八达岭,长城也并非“万里永不倒”。在绝大多数段落长城都遭受自然吞噬风化的背景下,对长城进行数字化高清复原,并基于前沿技术打造超写实沉浸场景,吸引人们云游,显然有益于长城的文化保护传承。
让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活”起来,让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活”起来,这正是“数字长城”的价值所在。这对更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不无借鉴意义:加载数字化基因,加速融入时代潮流、走进民众生活也该是必选项;对数字技术善用也颇具启示性:在文保等领域,诸如游戏常用的精密三维数字化扫描建模、近景摄影测量、虚拟漫游技术(VR)等适配性数字技术,不妨“应用尽用”,最终将文化遗产IP融入聚合化技术应用场景,增加人们对文化遗产的情感连接与认同。
“祖先的,我们的,后代的。”文化遗产属于过去,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它们唯有活起来,才能传下去。而数字化是文化遗产的“活化秘诀”,善用数字化之力,才能真正让文化遗产永葆活力,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才能更好地留住文化根脉,向传统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