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山遗址
团山遗址
共 1579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1981年,发现团山遗址。
1984年,铁岭市文物工作者再次对遗址进行了调查与测绘。
团山遗址
1994年,在团山遗址的复查中,发现了一块代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压印“之”字纹陶片。
遗址特点
团山遗址
团山高度只有几十米,其南侧、西侧皆是缓坡,北面与后方的山梁相连。20世纪80年代,在其周围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了丰厚的青铜时期遗物,因而被确定为青铜时代文化遗址。团山南距清河不足1500米,中间相隔着平缓的农田,地势开阔。
文物遗存
综述
团山遗址夹砂陶片、器耳、网坠等
团山遗址内发现大量的夹砂黑、黑褐、红褐色陶残片。其中,陶器残片有豆、罐、盆、网坠、纺轮;石器有斧、刀等。地表遗物中还有陶器的器耳,这些器耳形制多样,有柱形、鸡冠形、舌形、环形等若干种,尤以环耳居多。其中,鸡冠耳有一种呈窄长条形的,上饰一排戳点纹,状如水饺,说明戳点纹是当时人们喜爱的纹饰。
高柄豆类遗存
团山遗址器皿棱柱形耳、腿等
团山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高柄豆和制作粗糙的环耳、四棱柱。高柄豆为团山文化的标型器物(高柄豆原是一种流行于战国时代巴蜀和长江三峡地区的陶制盛食器)。在团山遗址地表遗物中,类似托盘一类的器物高把“豆”发现最多。另外还发现了安装在青铜短剑柄部的加重器,这证明该遗址与青铜短剑文化有关联。高把“豆”的制法是先用一厚厚的泥片卷曲成筒然后再在上边安上碟状的“豆”盘,底部再修成喇叭状以立足,高把“豆”在团山遗址中所占比例较大,个别高把“豆”的“豆”身上还饰有米粒形的戳点纹来装饰。高柄豆类遗存是铁岭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存,高柄豆反映当时居民席地而坐吃饭的习俗,而四棱柱形器形发现与新乐文化遗址棱柱形器皿发现类似。高柄豆类遗存广泛分布在铁岭市境内的寇河、碾盘河及清河上游区域,对分析和判断燕秦时期中原对辽北的文化影响意义重大。
网坠
团山遗址发现的各种纱轮、网坠等
陶制生产工具中,较为多见的是网坠,样式也很多:有的如茧形,在中间穿一透孔;有的似矩形,在上下两面刻上沟槽;有的还是用圆形的石片做成的,在石片两端打上缺口,用双系绑渔网。网坠的多见,说明捕鱼在原始人的经济生活中占很大比重。一些陶纺轮也在遗址中采集发现,这些纺轮是原始纺织业出现的说明。
枕状加重器
团山遗址出土陶片
团山遗址制高点上发现石制或陶制的枕状加重器。这些加重器是安装在青铜短剑的柄端用以加强突刺力量的。加重器的形状有的象枕头(因以器名),部分陶制的加重器则在器身上塑制了若干个乳突状的小尖。有人推断,这种形状的加重器并非实用,而是用于陪葬的冥器或是小孩子们的玩具,这两种可能尚无充分证据予以否定。但石制的枕状加重器确为实用器。
研究价值
团山遗址是辽北地区青铜时代遗址中较有代表性的遗址,其所处的时代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早期直到战国时期。团山遗址所代表的文化族属在学术界的意见基本一致,即普遍认为属于古籍中所谓的“貊人”遗存。貊人是东北古老民族秽貊族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民族形成的时间很早,到战国以后逐渐分化成、高句丽等民族。团山遗址对于了解和探讨与夫馀、部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团山遗址是铁岭市境内一处比较典型的青铜文化遗址,对研究辽北东部山区青铜文化的性质、类型以及当时的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团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团山遗址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陈家村东团山子的山坡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团山遗址,路程约32.7千米,用时约56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