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山山城遗址

卧龙山山城遗址

共 1759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卧龙山山城系高句丽时期所建。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修娘娘庙。
山城内偏南处原有大型墓葬,时被盗掘。
山城北墙在20世纪50年代因修水库被破坏,其它部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破坏。
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卧龙山山城遗址。

遗址特色

卧龙山山城遗址俯拍全景
卧龙山山城遗址,所在的山是一座独立的高山,整体呈簸箕形,西、北两侧山梁较高,南面略低,东面为山口,地势最低。山下卧龙河由西向东经山城注入由北向南流的大洋河,河的两岸有多处冲积小平原。
西南角城墙外侧
卧龙山山城遗址分内、外二城。内城城垣沿山脊而建,呈环形,周长2.8公里。城垣材料主要以人工修凿的青石筑成,残留的城墙高矮不一,残高3~5米,墙基平均宽5米、顶宽约3米,墙体外侧均用长50厘米,宽30厘米,厚20厘米左右、经过加工的楔形石(三角形)砌筑,立面整齐、横面叠筑有序、缝隙严密,中间用毛石插接、碎石填实。
东北角瞭望台台基护石墙
卧龙山山城遗址东、南两面城墙外壁石被拆毁,内壁尚存、外露楔形石的小头,西墙、北墙和南墙西段有部分完整。损毁原因是1958年修水库到山上取石砌坝及后来当地百姓拆取城墙石修建学校、商铺、家宅所致。
山城的南墙外向西依次有三个马面,北和西边也各有一个马面,均已倒塌。山城北峰制高点有一座圆形烽火台,直径10米,高约3米,外侧四周用人工修凿的石块砌筑,内侧用土石填实。此外还有蓄水池、瞭望台等遗址。
内城设有东、南、西、北、西南五门。东部谷口为正门,南偏东35度,东门宽约2.6米,进深4米,两侧门基由大长条石砌筑,十分工整,至今保存较好。东门是山城人马主要进出口,东门墙基北侧底部有石砌的泄洪口。东门南侧墙高约8米;北侧城墙倒塌严重,南北长约50米,顶宽约2米,此道城墙是分隔内外城的主要标志。
从东门进入内城,进门的右手边有一块面积约150平方米的耕地,其余地方则被高耸茂密的树木遮蔽。内城南、北、西三面环山,东西狭长、西高东低。东门外东南约200米处有一台地。1987年,此地曾发生泥石流,露出与山城同时期的建筑遗址和红板瓦残片。
卧龙山山城遗址
内城中部有一条山泉形成的溪流隐没在草从中流出城外。东门北侧墙底有泄洪口、墙外有泄洪沟,沟内树木茂盛,向东北方延伸并联通河水。东门城墙距沟底目测约15米。在内城的东南部有一座半圆形外城,长2.3公里,墙体小而低平,南北两端与内城相接,是内城的外围城,以增强城防作用。
卧龙山山城遗址不仅具备了高、坚、险的军事特点,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西距海城的营城子山城100公里,东至凤城的乌骨城95公里,形成遥相呼应、互相支援之势,是隋唐时期高句丽在西线营建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

文物遗存

卧龙山山城遗址内曾出土较多的红陶绳纹板瓦、莲花纹瓦当、陶罐、铁环和铁镞。
卧龙山山城遗址内有古墓一座,墓室用块石垒砌3层,每层高度约20厘米,长10米,宽5米,高约1米(已塌陷)。
卧龙山山城遗址内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修的娘娘庙,本名凌云寺,庙内有盖苏贞(高句丽国的宰相之妹)的塑像。早年倒塌,现仅存墙基和石碑一甬。

文物价值

卧龙山山城遗址对考查和研究岫岩及辽东地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历史文化

诗词
卧龙山山城旧志有载。《》艺文志载,清道光时诗云:登小湖岭游娘娘城,“我来寻古迹,山头见古城,古碑字隐灭,古墙石纵横。野老谈往事,荒地辟檬荆,山拗环石垒,当年空驻兵,土皆杂瓦砾,疑是将台倾”。可见早年该城当石壁高垒,遗迹宛然。

保护措施

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4月12日,卧龙山山城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2月20日,卧龙山山城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卧龙山山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杨家堡镇杨家堡村卧龙村民组北山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出发,大约用时27分钟,路程约20.4千米。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