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辛庄遗址
共 1890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1984年,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实习,与省、市文博单位联合对大辛庄遗址进行了发掘。
2003年3月至6月,山东大学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济南大辛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2010年3月至12月,由山东大学考古系、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济南市大辛庄遗址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考古发掘。
张光直先生视察大辛庄遗址
遗址特点
大辛庄遗址,发现了一组四个圆形似柱础的遗迹,作东南、西北向排列,间隔距离大致相等,直径50厘米左右,高出生土面50厘米左右” ,可能是大型建筑基址。并最终明确了遗址中心区域,即大约以蝎子沟为南北中线,其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沟的东西两岸;首次揭示了遗址中汉代层→东周层→商代层的堆积序列,证明了商代遗存是遗址的主要堆积这一事实。
大辛庄遗址,M139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直壁,现存墓口距地表0.8米,墓圹长3.22米、宽2.24米,深1.57米,墓向220°。填土为浅黄褐色五花土。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距墓口约0.8-0.9米,平均宽约0.4米。墓底有一腰坑,长椭圆形,长0.82、宽0.39,深0.18米。
文物遗存
综述
大辛庄遗址,获取陶器标本2359件、骨器和骨料1092件、蚌器和角器102件、石器和石料290件、玉器17件、青铜制品206件、原始瓷器标本27件,并采集大量动植物和土壤样品等自然遗物。
大辛庄遗址遗址,出土10多件青铜器,包括鼎、盉、爵、斝、卣、罍、钺、矛,另有大型石磬1件,玉器2件。
大辛庄遗址,出土随葬品18件(不计铜片和金箔),包括青铜器、玉石器和圆陶片,均放于二层台上。其中青铜器14件,包括鼎、罍、斗、卣、盉、爵、斝、觯、钺、镬、矛。玉石器有石磬、玉簪和玉柄形器。此外还有涂朱圆陶片和金箔残片等。
商代圆鼎
商代圆鼎直径约40厘米,通高近60厘米。
兽面纹鼎
兽面纹鼎
兽面纹鼎,折沿鼓腹,腹部饰较窄的带状兽面纹,三足呈截锥形,足上部亦饰兽面纹。
历史文化
大辛庄遗址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遗迹、遗物。证实了遗址以商文化为主体,同时又包含有较多的地方文化因素,提出了商文化的地方文化因素,提出了商文化大辛庄类型的命名;又因大辛庄早期堆积中以素面夹砂红褐陶为代表的一群器物,与岳石文化的陶器有许多一致性,称之为大辛庄第二类遗存。发掘证明,大辛庄是一处集居址和墓地于一体的大型商代聚落、功能齐全的综合性遗址,基本建立起鲁北地区商文化陶器编年体系。
大辛庄遗址遗址,有着非常完善的文化发展序列,约从龙山早期历经岳石文化,商、周直到汉代;文化特征上再次证明商文化“大辛庄类型”的存在,展示了一幅大辛庄逐步商化的画面;还可判定大幸庄遗址是一处集居址、手工业作坊、礼仪中心和墓地于一体的大型商代遗址,在周围商代遗址群中处于核心地位。
文物价值
大辛庄遗址遗址,对研究商代文化在山东地区的特征以及与岳石文化的传承关系方面有重要作用,是山东地区商代文化最具典型性的遗址之一。
大辛庄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是殷墟以外的首次发现的商代卜辞,是甲骨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它或许可以说明大辛庄遗址可能是商代东方的一处中心性聚落,并可能是一处方国都邑。这一发现为重新审视大辛庄遗址的性质,认识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东方地区的关系,以及探索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统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后段至后期早段,为中国东方地区规格最高的一处遗址,在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2010年,大辛庄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3年3月5日,大辛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2日,大辛庄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3年2月17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开公示系统对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一期)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进行批前公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
交通路线
历城区内乘坐K46路,在幸福柳广场站下车步行前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