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彻寺南塔

共 102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01

历史沿革

唐贞观元年(627年),建此塔。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二月地震时,塔身开裂,顶端两层崩塌。
1953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拨出专款,对该塔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1984年,维修塔基,处理排水系统。

建筑特点

慧彻寺南塔的构造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十层,残高36米,底层每边长7.22~7.29米。塔基为甃砖方台,高0.83米,底边长11.6米,周设砖扶栏。塔身单壁中空。此塔是完全用砖依照木结构的形式在塔的外表做出每一层的出檐、横梁、方柱、斗拱、墙体与门窗,外形上则塔檐紧密相连,层层重叠,各层之间的距离很短,几乎看不出檐层。一、二、三层叠涩出檐多至15层。塔底层较高,南面辟券门,北面饰一假门,南券门高2.45米,宽1.68米。二层以上每面作仿木结构三间,塔身四面均仿照佛寺建筑,以砖隐出倚柱、阑额、栌斗(其中二层檐下施单栱),上承横梁和迭涩出檐,分别用条砖和方砖彻成,塔缝为糯米汁粘结,各塔层之间均有棂窗,雕兽等。二层以上每层当心间对开二券门,逐层上下位置交错,次间砌出卧棂窗(仅第三层无),倚柱、阑额及卧棂窗皆施朱彩。层间叠涩出檐,下砌菱角牙子。一至三层通有踏梯。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瓶式塔刹。塔整体向东北倾斜。
慧彻寺南塔

文物遗存

慧彻寺南塔的第一层南面券门内有唐代石佛立像一尊(缺头与手)。第二层北面中嵌石碑一方,上面刻有“诸佛舍利宝塔”六字。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慧彻寺南塔对于研究唐代的历史、宗教、美学、建筑、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了可信的珍贵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57年5月3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以“蒲城南塔”的名称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5月,成立蒲城南塔文物保护小组。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蒲城南塔”的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塔;一般保护区为重点保护区外延36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一般保护区外延72米。
201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慧彻寺南塔”的名称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