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塔林

共 1448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31

历史沿革

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有位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云居禅院。
唐中和三年(883年),曹洞宗二祖道师于此弘法传宗,树百丈农禅之家风,标新丰顿悟之法门。由此,“云居院”声名远扬,门徒云集,成为四方朗圣之地。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改名为“真如禅寺”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南岳下第十五世法如禅师率众重修寺宇。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北京万佛堂住持诸缘洪断和尚南下云居山,率僧众大兴土木,重建寺宇。神宗皇帝御书匾额楹联赐真如寺,以示嘉勉。
2017年,永修县文物管理所开展云居山真如寺塔林保护规划项目。

建筑格局

真如寺塔林分布在真如寺周围,包含唐至近现代高僧幕塔近百座,分布面积300余平方千米,主要有:唐道禅师塔、北宋罗汉塔、宋心印禅师塔、元喇嘛塔、明顓愚和尚全身法塔、清德胤禅师塔、清元宗禅师塔、清雄庆禅师塔、清古镇禅师塔、清戒显和尚全身塔、虚云和尚舍利塔和海会塔等。僧塔选址大多围绕真如寺,采用坚硬的花岗石为材料,由塔基、塔身、宝盖顶构成,中部为墓塔,四周为栏杆或半封闭墓墙,塔前拜台。僧塔石雕工艺高超,图案细腻精美。真如寺塔林为中国僧塔建筑设的一个典范。
真如寺塔林

主要建筑

唐道容禅师塔

唐道容禅师塔为真如寺开山祖师塔,由顶、身、基三部分组成。塔基为六边形,塔身为六面柱体,塔檐为翘脊六角亭状,塔顶为莲瓣攒尖顶。

唐道牌禅师塔

唐道牌禅师塔由顶、身、基三部分组成。塔基为八边形;塔身为下矮上高两弧边圆形石养合面成;塔檐为翘脊八角亭状;塔顶为头盔状,上饰鼓丁纹。

宋心印禅师塔

宋心印禅师塔,塔基须弥座式;塔身内空心,为六角形;塔檐为斗棋状,采用斗三升式支撑月梁和戗脊檐六角形亭阁式顶。结构较复杂,是僧塔的佳作。

宋心空禅师塔

宋心空禅师塔,塔基为四方形,上为台阶状座;塔身为空心盔状,塔檐为四坡翘脊;塔顶为净瓶状。

元喇嘛塔

元喇嘛塔,塔基为四边形,塔身为圆鼓状,塔檐为翘脊八角亭状,塔顶为头盔状。

历史文化

真如寺
真如寺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玉佛殿、禅堂、虚云老和尚纪念堂、寮房等,多为砖木结构的宫殿式重庑双檐大开间,上盖生铁铸瓦。寺属水田一百馀亩、山林三千三百馀亩。寺中尚存千年古银杏十馀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禅师手植者,直径达二米。寺内还保留著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间铸造的千僧大铁锅等。

文物价值

真如寺塔林保存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年代序列详明,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和建筑艺术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真如寺塔林被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真如寺塔林,位于城东北22公里五脑峰南麓。

交通信息

自驾:自永修县人民政府出发,路程约40.6千米,约1小时22分钟到达。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