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0 了,我还没飘!
共 2183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03-27 13:10
昨天看了下公众号后台,关注我的读者数超过了 60000 人,一个小小的里程碑达成了。
一直看我文章的读者知道,其实过去这一年我对于涨粉这件事比较佛系,既没有搞互推,也从不花钱去做流量投放。
可以说,我去年是在做一个实验。想看看在没有任何外部导流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内容实现用户增长。
事实是,结果还算在我预期内。
过去一年,我的读者数保持了 50% 以上的增速,这是纯靠内容驱动带来的增长。
这也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你持续用心创作好内容,就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关注。
通过一些增长裂变手法确实能在短期内增加很多用户,但如果没有留住用户和持续运营的能力,这个流失速度同样也是很快的。
所以,我选择了一种宁愿慢一点,也一定要稳扎稳打的方式。
很多人喜欢求快,如何快速提升产品能力、如何快速提升写作能力、如何快速上手一份工作。这些,都是求快的心理表现。说得直白点,急于求成。
跑过步的人知道,如果你是第一次跑步,跑 800 米就会气喘吁吁。但当你坚持一个月每天跑 800 米,这就会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
发现了么,这就是时间和坚持带来的效应。
写了几篇文章、刚刚开始工作、没做几天产品的情况下就想成为高手,怎么可能?
其实所谓的风口和机会大家都看得到,多年前的公众号红利、前几年的短视频和直播红利,这些大家都能看到,也有很多人曾经积极尝试过。
可是,最终做出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
举一个例子。
很多人觉得写作能带来影响力,也能形成变现,于是开始筹划着也开个公众号写文章。
起初几天特别有冲劲,更新的频率和热情也很高。可不超过半个月,有的甚至不超过一个星期就不写了。
原因很简单,没人看,也没人关注自己。然后,就此放弃。所以,这件事的核心根本不在于你是否开了公众号。
道理很简单,跟跑步是一样的。如果你刚跑几天就期待着自己下周成为一个马拉松选手并获得大家的掌声和关注,怎么可能呢?
所以我以前经常说,如今那些在某个领域做得还不错的人并不是多么天赋异禀,而是他们能持续长期坚持做同一件事,慢慢的就变得比别人专业,慢慢的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大牛。
实际上,他们只是做得比你久,用心比你多。
我这个人比较信奉长期主义,我的性格使我能够有耐心、有恒心去做一件长期有价值的事。
我从第一天写作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10 年,我已经享受到了时间带来的回报,这是一个既孤独又美妙的过程。
你们很难想象,在我最初写作的那两年,文章阅读量不超过 100,但我就这么熬过来了。
现在,任何一个人要写文章,随便转转朋友圈或者发发群,都能获得超过 100 个阅读。可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这没啥用,不够快。
我对这个过程的理解是一种修炼,在不被大家熟知的情况下,我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去训练自己。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练习,我就能成为比别人更擅长这件事的人。
事实证明,经过这 10 年的持续训练,我的写作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成长。
不是吹牛,在主题明确的情况下,我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也就是 10 分钟的事儿。
当然,不是说速度决定一切。这种速度背后是长期对思维敏锐度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一个不断构建同理心的过程。
很多人觉得看我的文章比较舒服、不累、像聊天。实际上,深入浅出就是这个感觉。
我无法跟你解释清楚这是怎么形成的,但从文字表达的过程中让我建立了对于他人感知更好的理解。
我知道读者会怎么看待一个观点、我知道读者会做出什么反应、我知道读者喜欢什么内容、我知道读者当前会面临什么问题。这些,都是长期沉淀下来的感觉,或者说是一种直觉。
我每天保持 8000 字左右的输出量,高输出势必逼着你进行大量输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会让你整个人始终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经常看我文章的读者知道,我其实是把对于产品的观察和思考融入生活。我喜欢产品、我热爱生活,所以有一些我的视角和思考。
同时,我写东西就是一种表达,所以它不是一种媒体型文章,你可以当做是一个朋友和你聊天。
有人说,有这么多读者关注你,会飘么?
没啥可飘的,因为每天在这敲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实实在在的交付。只要你们继续看,我就继续写。
过去这些年,感谢你们的持续支持,让我通过文章认识了很多朋友、收获了很多机会、同时也增长了很多见识。
也感谢你们支持我吃饭,只有我活得好,才能沉下心来写出更多对你们有用的文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来到这的都是朋友,既然是朋友,就期待祝福彼此过得更好吧。
时间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能带来的回报超出我们的想象。
愿和你们在这每天陪伴、每天交流、每天精进,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 唐韧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