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城遗址

梁王城遗址

共 5788字,需浏览 12分钟

 ·

2024-05-24 10:28

历史沿革

1957年,南京博物院考古调查发现梁王城遗址。
2004年,由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以及邳州博物馆有关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对梁王城遗址进行了第一次科学主动的发掘,初步了解了遗址的文化堆积及文化内涵,确定了城址的文化性质。
2006年,由于沂沐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中运河扩大工程将会破坏掉遗址的西部,由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以及邳州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梁王城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抢救性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梁王城遗址位置图
梁王城遗址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面积有100多万平方米。遗址上现保存有高出周围农田1~2米的城墙,平面近长方形。南、北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的南部大多已在挖运河时被破坏,南城墙现残长900多、北城墙残长800多米,南北城墙相距约1100米,遗址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从断面观察文化层厚度达5米多。

2004年

综述
2004年,发掘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深厚(普遍在4米左右,最深处达5米),内涵丰富,地层堆积从早到晚依次为大汶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周文化层、春秋战国文化层、北朝—隋文化层以及宋元文化层等。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房址6座、儿童陶棺葬6座,龙山文化时期的浅地穴房址1座、墓葬1座、周代墓葬14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夯土台基1处、北朝—隋的大型石础建筑基址1处,发现各个时期的遗迹计灰坑122座、灰沟6条、井5口、道路3条等。通过对南城墙的解剖和东、西、北城墙的调查钻探,确定了梁王城城址的始建年代为战国时期,梁王城是一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战国古城。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主要遗存包括大汶口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有房址、道路、灰坑、墓葬等。
在大汶口文化地层中共发现陶棺葬6座。M6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口长1米、宽0.5米、深0.35米、距地表3.7米。埋葬一儿童,以陶鼎作为葬具。陶鼎系打成大块的陶片,在墓底以鼎口沿、腹片相叠并排铺垫一层,然后把儿童放置其上,再以打碎的陶片盖满全身。人骨侧身,头朝东,面向北,下肢稍弯曲,骨架保存较完好,经鉴定其年龄在5岁左右。随葬有一件小器盖。葬具经拼对、复原,为2件器物,一件为折沿敞口深腹扁凿形足鼎,另一件为折沿敞口球形腹扁凿形足鼎。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地层中还发现了5座房址。F7为一座浅地穴房址,分布于T8、T9的东部及扩方内,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4.55米、南北宽2.6米、深0.25米、距地表3.3米,面积11.8平方米。门道朝南。共发现柱洞9个,由2个中心柱及7个边柱组成。房址的东南大部被G6所破坏。在房内发现了6具非正常死亡的人骨及1个头骨,且多有挣扎和叠压现象,多俯身。F8,浅地穴房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红烧土倒塌堆积不仅覆盖地穴,还向外延伸。地穴东西长5.4米、南北宽3.24米、深约0.4米,面积达约17.5平方米,正方向。房内发现中心柱洞1个、边柱7个。在房址的里面及北边各发现一件折沿垂腹扁凿形足陶鼎。房址之间有红烧土道路相连。
龙山文化时期的主要遗迹有墓葬和房址等。 M20,土坑竖穴墓,平面为圆角长方形,墓口长1.7米、宽0.2~0.3、深0.25米、距地表3.3米。墓内填土为灰黑土,土质紧密,坚硬,含有少量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片。墓内埋葬一成年女性,俯身直肢,两手置于腹前,下肢交叉,左侧下肢叠在右侧之上。在头骨两侧的耳部分别发现有一件玉玦。其中一件径长2.5厘米、另一件径长2.1厘米,玉质一般。人骨架保存相当完好。
城墙
城墙主体底部宽约25米、顶部现宽约12米、高度现存约3米。在南城墙体的南面15米处有护城河,护城河宽约50米、河面距地表约3米。在城墙的夯土里出土有较多的陶片及部分原始瓷片,有锥状绳纹鬲足、绳纹鬲卷口沿、小高领直口厚唇罐口沿、折腹豆盘、豆直柄、内底有水波纹的原始瓷片等。在城墙主体下的灰坑里亦出有相类似的陶片。总之,出土陶片单纯,时代特征明显,表明城墙的建筑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

2006年

综述
2006年,发掘地点在梁王城遗址“金銮殿”高台上,发掘面积共计约2100平方米。从已揭露的情况看,主要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大型制陶作坊1座、窑址2座,西周时期的墓葬29座、马坑5座、牛坑1座、狗坑1座、猪坑1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夯土台基1座,以及各个时期的灰坑150座、灰沟7条水井2、房址6座、灶坑2个等遗迹。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1处大型制陶作坊以及2座窑址。遗存位于“金銮殿”高台的东北缘,呈南北向分布,总面积约200平方米。2座窑址均为双室窑。
Y1
Y1,除局部被后期破坏外,保存较完好,其平面形状略早南北向长条形,由双火口、双火膛、双窑室三部分组成,南北总长约2.5米、东西宽约1.4米、残高0.45米。火口南向,前有一半椭圆形浅坑与之相连,应是为方便烧陶而挖的小浅坑。东侧火口圆角梯形,上宽0.3米、下宽0.26米、高0.36米。西侧火口近圆角方形,宽0.34米、高0.36米米。从火口往里即是火膛,经过火膛分别进入两个窑室。窑室平面形状均呈圆角长方形,左右对称室内南北长约0.95米、东西宽0.31~0.56米,面积约0.5平方米左右,两窑室之间有隔墙,窑顶已坍塌,两窑室内填满了倒塌以后的红烧土堆积,在西窑室底部发现一磨光黑陶残片。窑壁由于长期烧烤形成较为细密的红烧土层,厚0.02~0.11米窑壁规整,其上部向内微收略呈弧顶状,以便于封窑。从Y1规模及其内发现的陶器残片可以推测该窑用于烧制一些小型的精致陶器。
Y2,破坏严重,仅存双火膛下部及部分隔墙窑室底面。整体形状呈圆形,东南西北向,窑门朝东南,窑前有一半圆形坑与之相接。残长3.3米、宽1.44米,窑室残深0.2米。窑室为双室,两室左右对称。单窑室呈椭圆形,长2.1米、宽0.6米两室之间有隔墙,长1.6米、宽0.3米、高0.2米。窑壁由于烧烤形成较为致密的烧结面,窑壁厚0.1~0.3米。Y2内堆积为灰黑色土,夹红烧土颗粒及炭屑。出土少量夹砂红陶片,可辨器形有鸭嘴形鼎足等。
F17
F17,在窑址的北面,仅存大片的红烧土堆积基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米、南北宽5米,总面积约60平方米。在红烧土堆积面上发现有较多的柱洞,尤其是房址北部的两长排柱洞,排列规整有序,南排与北排间距约1米,每排柱洞间距约1米。由于两排柱洞间的空间较窄在里面活动的余地很小,表明不是一般的居住址,由这两排柱洞支撑的应是凉干陶坏的台子,与制造陶器的建筑设施有关。与南面紧邻2座窑址属同一层面、同一时期。另外在房址的东南发现有一个小灶,反映了F17成为制陶作坊其附属设施的完整性。经过解剖得知,F17是一处浅基槽式的建筑,在构筑房子之前,先将地表略微整平,挖一浅坑,填以红烧土堆积作为基础,然后在其上立柱搭建。发掘和钻探显示,在F17、Y1和Y2的东边紧临断崖,落差达6~7米,断崖下是一条大水沟,在水沟边建作坊、筑陶窑,便利制陶和烧陶,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利于遗址的环境保护。
商周时期
西周墓地
发现各类西周墓葬33座,其中包括土坑竖穴墓26座,马坑5座,牛坑1座,狗坑1座。这些墓均位于发掘区的东部,各类墓葬较为集中的杂错在一起。在26座竖穴墓中,除M29、M40、M49外,其余墓葬方向基本一致,在85~135之间,墓葬平面形状均为长方形,长度在1.8~2.5米之间,宽度在0.5~0.8米之间。有随葬器物的墓葬共12座,约占发现墓葬总数的40%。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的年代从西周早期一直到西周晚期,而主要集中在早中期阶段,个别墓葬甚至可以早到商代晚期。
M25,位于T11的南部,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长2.30米、宽0.68米、深1.1米,方向105°。头部两侧有棺痕宽0.34米、残长0.36米。墓内人骨架保存完整,葬式为仰身直肢,面向上双手相对置于下腹部,人骨经鉴定为一成年男性。随葬品主要放在墓主的头部有鬲1件,簋1件,罐1件。在墓底中西部有一个腰坑,坑内葬一只狗。
M31,位于T12的东部,墓口距地表约1.65米,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方向97°,墓口东西长2.55米、南北宽0.75米、深0.35米,底部近平,没有发现葬具,亦没有二层台。墓内葬一人,人骨架保存较好,墓主人仰身直肢,头向东,面向南,两手相对置于下腹,在左侧脑骨上部发现朱砂痕迹。经鉴定,人骨为一壮年男性。
马坑
马坑,平面形状多近圆形。这些兽坑与西周墓葬混杂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埋萍规律。多数兽坑都遭到破坏,残缺不全。S1马坑,位于T12的东南,坑口距地表1.7米,平面形状呈圆形,长径长2.1米、短径长1.7米,坑较浅,底部不平,由西向东渐高,深0.1~0.45米,坑底铺有一草席作为葬具,草席的东北部保存尚好。在草席上葬有一马,马头向北面向西,四肢稍屈,作漫步状。坑内无任何随葬品。
大型夯土台基
大型夯土台基TJ1,位于梁王城遗址“金蜜殿”高台的东北部,由于遭后期的扰乱破坏,夯土台基上的建筑遗迹已不存在。台基保存状况不一,有的地方距地表1.5米,有的地方距地表仅0.4米,总体看,台基平面形状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近15米,四壁近直,现存最高处约14米,方向北偏东3°,总面积约360平方米。在夯土台基西边中部,夯土向西延伸出探方外,宽约2米,长度不清,推测该处夯土可能是台阶或是回廊所在。
TJ1采用挖基坑和版筑相结合的办法修筑而成。台基采用了挖浅基坑的做法,坑深约0.2米,在坑内对底面进行整平,略加夯实,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台基底部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另一方面又作为基槽使用,增加台基的坚固性。底部向上采用版筑的办法,层层向上夯筑,在台基东壁外侧发现有明显的木板痕迹。台基的夯层清晰,每层厚0.15~0.25米,现存土最厚的有8层,最薄的仅1层。整体上采用平的办法,夯面平整光滑,极为坚硬,局部夯窝明显,直径0.04~0.05米。夯土灰绿色,夹红烧土颗粒及碳屑等,土质结构紧密细腻,夯土内出土有陶片、骨头等,陶片均比较碎小,有绳纹筒瓦残片、绳纹灰陶残片泥质灰陶残片及印纹硬陶片等。从土内出的陶片看,台基的建筑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
大型石础建筑
大型石础建筑F5,位于T7及T9的西半部。整体平面呈东西长方形,与TJ1的方向保持一致,其南侧紧邻TJ1,F5与TJ1均修筑于距地表约1.6米的6层面上,两者关系密切,应该属于一个整体,F5应该是夯土台基TJ1的附属建筑。务土台基T1、大型石础建筑F5等遗迹的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梁王城遗址城墙的建筑年代相同,也就是说这些遗迹与城墙是同一时期的遗存。

文物遗存

梁王城遗址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青铜器、玉器、骨器及琉璃器、铁盔甲、兵器、铁工具农具等共1600多件。
F7,的西南部有2大堆炊食器,多数比较完整,其中一堆陶器有罐形矮足鼎、折沿鼓腹罐、觯形杯、单把罐,另有平底罐、卷沿盆各1件,覆碗形器盖3件;另一堆陶器有鸟喙形足鼎2件、折沿鼓腹平底罐3件、觯形杯2件、铲形足鼎、宽扁形足鼎、带流罐、覆碗形器盖、陶匜、双耳盆各1件。其中一件鸟喙形足大陶鼎内盛放着1件带流罐、1件折沿鼓腹平底罐、2件觯形杯等小器物。出土陶器组合较完整,时代特征明显,为龙山文化早期的典型器物。
梁王城遗址出土文物
M31,墓主人身上佩戴有一海贝串饰,挂在脖子上,从头部经胸前直到下腹部,总长约0.7米,有约160枚海贝,两两相对,串在一起。在墓主人左侧髌骨附近发现有一圆形小陶器,形制略小,用途不明。除此之外,随葬品主要集中在墓主人头部,陶器共7件,包括有陶鬲1件,陶簋、陶豆、陶罐各2件,在这些陶器内均发现有兽类小骨骼,经鉴定,有小猪下颌骨、鸡骨和鱼骨头等。

历史文化

梁王城
梁王城,又叫良城、良王城。位于艾山之阳,徐偃王墓离此不远。《佐传》中记了其两条与其相关的史事:一是《佐传·昭公十三年》中载:“晋将以诸侯来讨。叔向曰:诸侯不可以不示威。乃并徵会,告于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晋侯在良城约会吴王”说的是周景王十九年(前529年),晋侯联络吴王馀昧等诸侯在良城结盟,计议伐著邾国的政治大事。二是《佐传·哀公十五年》中记载:“复,楚子西、子期伐吴,乃桐汭。陈侯使公孙贞子吊焉,及良而卒,将以尸入······”这是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年)楚王派西、子期伐吴,陈闵公造公孙贞前去调解的外交活动。近年在良王城附近九女墩墓中出土徐国编钟,上面铭文刻有“徐王之孙尊”字样。梁王城遗址规模巨大,城高池深,堆积深厚,自下而上依次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战国、六朝等时期的文化堆积,自岳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堆积大致与徐国及其后裔活动持续的时间相当,地望与古徐城的位置相当,周围分布有徐国贵族关系密切的大型墓葬,这一切都说明梁王城遗址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方国徐国的关系至为密切。

研究价值

梁王城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内涵极为丰富通过两次考古发掘,进一步廓清了对梁王城遗址文化堆积、文化内涵的认识,其中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房址、作坊、窑址以及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聚落形态、生产力水平提供了重要资料,西周墓地的揭露为黄淮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以及徐国史的研究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春秋战国时期宫殿基址的揭示对探讨梁王城城址的平面布局指明了方向。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梁王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梁王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李圩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开车前往梁王城遗址,路程约37.2千米,用时约48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