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泊古城

共 139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2:14

历史沿革

十四年(640年),朝廷置庭州于可汗浮图城,并置金满、蒲类二县,后增置轮台、西海,共领四县。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建立了包括军、守捉、镇戍、烽铺等在内的军事防御体系,逐步实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天山以北广袤地区的管辖。
2009年7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公布了乌拉泊古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建筑格局

乌拉泊古城城址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450米,周长约2000米。城墙夯筑,残高2~6米,基厚10米.四面墙体均修有马面,间距约50~60米,城内以三道夯筑土墙将城池一分为三,隔成东北、西北和南面三个子城,城址外围有护城河。城池东、南、北三面开城门,并建有瓮城,有的子城也开有瓮城和角楼。在南子城内,还保留着一处已被破坏的夯筑土台。
乌拉泊古城

文物遗存

乌拉泊古城城内地面上曾发现辽、元时期的文化遗物,城内地表散见有多量的马、羊、驼等枯骨,还有大量文物如陶罐、陶盆、莲纹方砖、古钱币及玉器等。
乌拉泊古城内曾陆续出土过双耳灰陶瓮、泥质庆陶瓮、双耳灰陶盆、三足铁火盆等文物。古城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器,以红、灰陶为主,多泥质灰陶,亦有少量黑陶,完整器物较少,多为陶片。器形有双耳罐、三耳瓶、瓮、壶、盆等,瓶、瓮类器物均为小口、深腹、平底、腹部划波纹或弦纹数道。

历史文化

“轮台城”是唐代北庭大都护府下辖的一县,处天山进入北疆四道之要塞,是“丝绸之路”新北道必经之地,因而这里发展成唐在西域的交通商贸重镇和军事防守要地。唐代著名将军诗人曾于“轮台城”居住三年,留下了一批讴歌轮台格调高扬的诗作,诸如《白雪歌》、《》、《走马川》等,爱国主义主题突出,气势豪迈,被历代评论家视为佳品。

研究价值

乌拉泊古城的存在,不但证明乌鲁木齐的历史和丝绸之路的商业文化交流史,同时表明,早在一千多年前,当时的中央政府就在新疆乌拉泊古城驻军屯守。它是现已发现的乌鲁木齐市辖境内一座时代最早和保存最完好的古城。而它离市区又如此之近,可以说是乌鲁木齐市的滥觞,因而对研究乌鲁木齐城市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

历史争议

轮台县治所所在目前学界尚存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是乌鲁木齐市乌拉泊古城遗址,林必成、 陈戈、苏北海、孟凡人等均持此说。但薛宗正曾撰写多篇文章反驳乌拉泊古城说,并论证昌吉古城遗址方为轮台县所在。王友德早年曾提出轮台县治所位于米泉(今乌鲁木齐米东区)的观点。李树辉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中段路线及唐轮台城考论》中,提出阜北古城遗址为轮台县所在。

保护措施

1957年1月,乌拉泊古城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布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乌拉泊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信息

乌拉泊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红雁街道乌拉泊村乌拉泊湖畔。

交通信息

驾车自天山区人民政府出发,经京新高速、沪霍线到达乌拉泊古城。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