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民国四年(1915年)创办。校园建筑造型均是中国传统宫殿式风格,而建筑材料和结构则采用了西方先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之间以中国古典式外廊相连接,中西方建筑风格在这里达到了有机统一,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文化
文化特点
金女大民国建筑群的三段建设时期,恰逢20世纪初期“中国固有式建筑”、建国初期“民族形式”和20世纪80年代“传统建筑形式”三次复古思潮。虽然历经不同的建筑师,但是尊重了中国固有式建筑风格,整齐协调、古朴统一。不仅为其赢得“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建筑特点
金陵女子大学民国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宫殿格局与美国近代校园空间格局相融合的典型校园,到处可见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与韵味。红墙绿瓦,冬暖夏凉;雕梁画栋,古味留香。除了楼宇间百年沉淀的历史,亦充满建筑本身的特色和人性化的设计。
在当时的构建里,整个校园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以宽阔的大草坪为中心,按照东西向的轴线布置,布局工整,平面对称。造型均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而建筑材料和结构则采用了西方先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之间以中国古典式外廊相连接,中西方建筑风格在这里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历史
建筑历史
民国四年(1915年),金陵女子大学开学时校址初设在南京绣花巷李家花园,此后校长德本康夫人筹划在宁海路随园一带建造新校园。
民国十一年(1922年),开始在宁海路现址建校开工建设。
民国十二年(1923年),金陵女子大学校舍落成,金女大迁入,此时完成了6幢中国古典宫殿式的建筑:100号(会议楼,1431平方米)、200号(科学馆,1541平方米)、300号(文学馆,1492平方米)、400号-700号(3幢学生宿舍,共4603平方米)。
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建成了1幢学生宿舍。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造了图书馆(1397平方米)、大礼堂(1444平方米)。
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迁至成都上课。金陵女子大学办学中设置过16个四年级学科,包括中文、英语、历史、社会、音乐、体育、化学、生物、家政以及医学专科等,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从1919年到1951年,毕业人数为999人,人称999朵玫瑰。
1952年,原金陵女子大学和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合并成为南京师范学院,金陵女子大学随园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校园。
2006年5月,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2月,被列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文物保护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在1992年3月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金陵女子大学旧址里民国时期的建筑显得非常温润优雅,所到之处均是葱郁的树木,岁月年华历历在目。
100号楼
100号楼背后有一塘水池,池子中间架设很简单的几何形曲桥,桥头立着红色神社。池塘里的残荷枝枝丫丫的出入水面;四周围有限的几座假山,再配上一些嶙峋怪石。假山石缝中有不很喧闹的瀑布流出,倡导着“唯有泉头活水来”的意境。
随园书店
书店里面已然是几十年前的古旧低矮的设计,尖顶的平房,简单的家具;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进门这一扇是喝饮料、吃便餐的地方。现代书屋应有的都有了,还有些古风的装饰,墙壁上贴着各式各样的招贴画。
600号楼
600号楼是民国初年时的两层建筑:墙是淡黄色、瓦是灰瓦、木结构为红色,依然是四角伸出来的长长的屋檐。建筑本身带着极其强烈的年代感,破旧是对它的第一印象。然而,保留这种年代感,才是对南师大历史的最大的尊重。
推荐玩法
推荐在金陵女子大学旧址游玩时,参观“随园书店”。书店是很古旧的书屋,屋外右边的石壁上靠着一块“随园”的石碑;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在一块残破的墙壁上。几张桌子摆在外面,最简单不过的平房,保留了原有破旧的风格。书店藏在一栋二层楼和山壁之间,幽静而私密,并不需要很大规模,而且保持着有些暗淡的光线。在历史悠久的最美东方校园里喝一杯咖啡穿越古今,会是奇特的体验。
景点指南
最佳游览时段
四季皆宜
用时推荐
半天
营业时间
全天
占地面积
160亩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
交通
公交:南京市内搭乘20路公交车,至南阴阳营站下车,即可步行到达;
自驾:从南京市出发,全程3.3公里,途经北京东路、北京西路,进入宁海路行驶280米后右转,从宁海路到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再行驶110米,即可到达。
门票/收费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