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桥镇
地名由来:嘉靖年后期,南漪湖水产丰盛,碧溪河通畅,航运发展,人流量增多,初步形成小集镇,俗传有毕氏在此募捐造桥益众,民感其义,名此桥为毕家桥。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毕桥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郎溪县毕桥镇位于皖南边陲,全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辖5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近2万;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圩的鱼米之乡。
该镇水、电、路、学校、医院、幼儿园和集贸市场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整,功能齐全。318国道贯穿全镇,可直达南京、合肥、杭州、上海等地;水路由南漪湖经水阳江直达长江,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该镇生态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全镇茶园8000亩,盛产水稻、油菜、茶叶、山芋等农作物。水资源丰富,黄沙储量大。鱼、虾、蟹、媒鸭等水产水禽养殖历史悠久,产量较高。水蜜桃和吊瓜种植等规模项目。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为契机,先后引进苏浙沪等地资金逾千万元,开发水面5000亩,进行毛蟹、珍珠养殖。2004年渔业总产值突破3000万元。近几年,镇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明确相关部门狠抓落实,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现有各类企业34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8家,特别是服装加工和玩具加工企业有较快的发展,花炮及其它产业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工业企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强劲发展势头。
小集镇建设进展迅速,集镇面积由原先不足0.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2平方公里,并进行了绿化、亮化,一座现代化的小集镇已初具雏形。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实行为企、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及首问负责制和督查督办制,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毕桥镇实际的优惠政策。
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
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位于宣城市郎溪县毕桥镇,年代为民国。2019年,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朝嘉靖年间名曰圣家墩,属临湖乡,义平保。
清更名为毕家桥村,属临湖保。
清末为南区自治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毕家桥乡改为碧溪乡。
1952年,碧溪乡划分毕桥乡、施宏乡、十井乡三个乡级政府,属飞鲤区人民政府管辖。
毕家桥乡正式定名为毕桥乡,集镇定名为毕桥。
1956年9月撤区并乡。
1958年成立毕桥人民公社。
1983年7月毕桥人民公社又改为毕桥乡。
1994年12月撤销毕桥乡,设立毕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