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古城墙

共 184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16

历史沿革

北宋皇祐年间,开始建土城墙。
明万历四十二年(1113年),肇庆古城墙扩筑为砖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江西行省郎中摄府事黄德明主持了首次修葺肇庆古城墙。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先后6次修葺,增加了串楼810间,加厚了城墙厚度,并刻了4门石匾额,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明崇祯十四年(1614年),肇庆府总督张镜心将肇庆古城墙体增高3.5尺,改建4门月城。
清顺治八年(1651年),总兵许尔显、知府张之璧增建炮台6座,窝铺148间,水城炮台2所,拆除城墙附近的房屋,增修楼、蝶等。
民国十三年至民国十五年(1924~1926年),肇庆古城墙城门楼、角楼、雉蝶、瓮城被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肇庆古城墙遭到破坏。
肇庆古城墙
20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整旧如旧、恢复原貌”原则,肇庆市政府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恢复朝天门、墩台和雉蝶,重建披云楼。

建筑格局

肇庆古城墙为砖石构造。基础条石,墙身两面砌砖,中间用黄土碎石夯实。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周长2801.2米,东城墙长403.4米,宽8.47~9.14米;西城墙长376.9米,宽16.1~18米;南城墙长992.3米,宽8~10米;北城墙长1028.6米,宽8~11米。制高点在城北披云楼地段,高达10米。历代修筑时,砌城用砖尺寸大小不等。明代城砖较大,宋元较小。据1986年拆开一段城墙测量,城砖最大的为38×20.5×7.5厘米,最小的为15×11.2×6.5厘米。

主要建筑

东墙

东墙北接城门墩台南壁,外包边墙伸入墩台东侧约0.35米,局部被现代房基叠压。方向4°,南北长约14.9米,宽约2.7~3.1米。外包边墙宽0.6~0.7米,墙体以长方形青灰砖平铺叠砌,砖缝用白灰勾缝粘合,内壁揭露高度约0.9米,砌法未见明显规律,外壁较规整砌法以三顺一丁为主。内包边墙宽约0.85~0.95米,墙体砌筑方法与外包边墙大致相同。内、外包边墙间距1.55~1.60米,中间填黄灰色沙土,土质松疏,夹较多碎砖、瓦片。

南墙

俯瞰
顶部近完全揭露,局部被现代砖墙、砖柱叠压或打破,总体保存较好。方向169°,长26.4米,宽3.45~3.95米,外侧高出现地面约3.5米。内包边砖墙宽约0.75、外包边砖墙宽0.8~0.85米,间距2~2.4米,包边墙平面所见砌砖结构以及其间填土与东墙基本相同。

西墙

北接城门墩台南壁,外包边墙伸入墩台东侧约0.35米,局部被现代砖柱打破。方向1°,长约10.7米,宽约3.05~3.95米,外侧高出现地面约4.5米。外包边墙宽0.8~0.95米、内包边墙宽约0.6~0.75米,间距1.65~1.7米,用砖常见规格20×10厘米。墙体北端内外墙间填土之上,残存砖铺面一处,保存较差,主要为长方形青灰砖东西向平铺,以碎砖居多,完整砖常见规格20×10厘米。

月城门

城墙
位于月城西侧近北端。门道废弃后以砖墙封堵,为安全考虑,仅揭露门道外侧入口。方向84°,净宽约2.4、净高约2.15米。两壁以长方形砖顺向错缝平铺叠砌,净高1.4米处向上起券,券砖三层。门外两侧对称竖立一长方形石条,南侧石条高出地面约1.65米,宽0.34、厚0.26米。北侧石条因镶入晚期砖墙内,仅知高约1.6、厚约0.3米。

研究价值

肇庆古城墙基本保留宋代形制、位置,是广东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而包括肇庆府衙在内的历史遗存对于研究肇庆府城历史、建筑文化与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遗址
肇庆古城墙已揭露的城门包含土、砖、石、木构建筑等,组成完整、结构复杂,保存较为理想,填补了肇庆古城城门建筑资料的空白,为研究明清时期城门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89年6月,肇庆古城墙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肇庆古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肇庆古城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宋城路。

交通路线

郑州市——郑栾高速——许广高速——二广高速——肇庆古城墙
上海市——沪昆高速——京台高速——莆炎高速——肇庆古城墙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许广高速——广连高速——肇庆古城墙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