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区
地名由来:“西工”之意源于西工兵营。由袁世凯组织于1914年兴建,1956年3月,正式成立西工区。
西工区
2022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确定西工区为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2022年4月,教育部确定西工区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西工区人口数量为36.9万人,位列洛阳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位,位列河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12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461位。
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出炉,西工区上榜。
2016年2月,西工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洛河北岸,美丽西工,是洛阳市经济、商贸、金融、文化、交通和通信中心,也是洛阳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古老文明和现代气息交相辉映,传统经济和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齐头并进,区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城市区前列。
基本情况。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工区,两年后并入原洛北区,1975年又分设至今。西工区地处洛阳市中心,总面积55.95平方公里,人口40万,现辖河南洛阳工业园区(省级产业集聚区)、洛阳火车站地区管理处、9个办事处,65个社区,是全市经济、商贸、金融、文化、交通和通讯中心。
西工,文化底蕴历史悠久。古今兴废看洛阳,“六朝”存亡读西工。自西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在这里建王城后,先后有东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6个朝代30个帝王在此建都,历时达382年之久,全国五大都城遗址中的周王城和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均位于西工区。
西工,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西工山水相依,洛河、涧河、金水河、中州渠、邙山渠穿境而过,王城公园、洛浦公园和50公里亲水“乐道”、31个小游园在全区星罗棋布。城市公共文化、教育、卫生、养老、体育等配套服务功能齐备,是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市、区各类图书馆和全区17座城市书房打造了“15分钟城市阅读圈”,211家医疗服务机构,构成“15分钟医疗健康服务圈”。功能齐备的商业服务、多元高效的生活网络,绘就城市优美宜居“底色”。
西工,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中州中路、九都路、王城大道等13条主干道与50余条次干道纵横交织,洛阳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分布辖区。洛阳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2号线在辖区交会,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穿境而过,连霍高速公路近在咫尺。拥有全市唯一的内陆口岸,输送货物可以东至港口,西达中亚、欧洲,沿“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是洛阳乃至辐射豫西、晋南、陕东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地。
西工,商务中心繁华兴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7年蝉联全市首位,特色商业区连续7年荣获河南省十强服务业“两区”称号。全市唯一省级商务中心区顺利申报,服务业龙头地位获省级认可。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占全市50%,保险、证券营业部各类金融机构占全市1/3。西工小街获评全市首条数字街区,“西工老字号”首批授牌仪式成功举行,王府井百货荣获“省品牌消费集聚区”称号。信息产业实现营收近20亿元,增幅超过25%。“西工转转”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加力,区域消费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提升。
西工,现代工业蓬勃发展。612、613、黎明化工研究院等一批实力雄厚、享誉全国的科研院所位于辖区,高新科技蓬勃发展,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地企合作签约项目数量稳居城市区第一。河南洛阳工业园区地处洛阳工业产业带核心位置,总规划面积13.15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全市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德国采埃孚、泰国正大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园区规划智能制造产业园、凤凰谷产业园、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园、贸易总部基地、跨境电商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等专业产业园区,拥有洛阳一拖、中收机械、国机重工、华荣生物等一批大中型科技创新企业,4个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与智能车间,产业发展的含新、含金、含绿量不断提升。
西工,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历史文化游、红山生态游、都市商务游”三大板块叫响洛阳文旅品牌。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上阳宫文化园坐落于辖区,西工兵营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和“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应天门成为“历史文化游”新晋“打卡地”。洛阳“音乐之城文化工程—国风计划”落户西工,西工小街特色文旅商业街区“百家姓”华灯点亮,汉屯路特色文旅商业街区古今辉映、美轮美奂,辖区高品质商务酒店、文旅产品体验店、品牌餐饮连锁店等服务业态完善,不断丰富“都市商务游”新体验。红山西部开发提质加速,洛阳红山樱桃文化节、洛阳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文旅活动成功举办,樱桃沟休闲观光园区获评“河南省特色休闲观光园区”,金水河生态湿地公园、金水河植物园等景点,为“红山生态游”再添“新坐标”。
西工,发展活力持续迸发。辖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2家、央企科研院所3家、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19个。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示范基地坐落于辖区,优秀科技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创新团队总数居全市首位。成功获批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辐射区、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洛阳信息科技城入选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恒凯信息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洛阳跨境电商产业园获批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9710、9810业务申报通关,跨境通关平台已累计完成通关60余万单,产品远销56个国家和地区,本地企业可足不出户“买全球,卖全球”。
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西工区,正在以强劲的态势和开放的胸襟,期待携手四海宾朋共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周成王五年(前1038),周公姬旦在此建王城。
平王元年(前770),迁都洛阳,至后晋天福三年(938),先后有东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6朝在此建都。
1913年,始有西工之名。
1928年,冯玉祥驻洛,更名新柳营。
1941年,改为柳营镇。
1948年4月,属洛阳市第五区(乡级区);9月,改属第三区。
1953年,改属第二区。
1955年,并入老城区。
1956年,升格为县级市区。
同年,北窑乡划入老城区,老城区的马路街街道划入西工区。
1958年,与老城区、郊区邙山公社合并为洛北公社,后改称洛北区。
1975年,复置西工区,同时将原属郊区的关林镇和龙门镇改称关林街道和龙门街道,划归西工区管辖。
1984年,将西工区关林街道和龙门街道,改属郊区管辖。
2000年6月,西工区安乐街道改属洛龙区管辖,原郊区的红山乡和洛北乡的8个行政村改属西工区管辖。
2010年9月,西工区管辖的道北路街道划归老城区管理,将老城区邙山镇管辖的大路口村、史家屯村划归西工区洛北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