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

共 1884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萧城遗址
据记载,萧城遗址建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主要用于驻马歇兵,囤积粮草。
196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该处发掘出明隆庆年间山西按察司杨师震的墓志铭,铭中有“葬于肖城之源字样”,故命名为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考察队来萧城遗址,进行了两个月的勘探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又名驻马城、歇马城,南与黄河故道毗邻,北距北馆陶镇(旧馆陶县城)约3千米。萧城虽然是座空城(不是人口众多居住城),却有突出的防护特点。
城墙与城门
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为正方形,东西南北各设一门,相向对应。城门居中而设。四面城墙各长约1340米,底宽约26米,城墙顶端宽窄不一由于长期风雨剥蚀,残垣断壁,城墙高处有11.4米,原高应达13~15米。城角各凸出城墙6米设角楼,均残缺,角楼形状大小是从东北角楼地基探知的。四门设瓮城,扭头门,东瓮城外弧半径50约米,内径约30米,瓮城城墙底宽约20米,残0.8~1.2米。南城门外弧半径约57米,内弧半径约36米,墙宽约21米;北城门外弧半径约48米,内弧半径约24米,墙宽约24米。城门直简状,应为砖砌券顶。南、北、东三瓮城基础保存基本完整,道路基础更好,路宽8~10米,瓮城门均左扭头,出扭头门后直对护城壕,应该是从对应扭头门的城壕设桥直接出入瓮城。这种形式与聊城古城瓮城扭头门方向不一样,设桥的位置也不一样。其他城市古代修墙时,是在平地上挖出基槽,然后回填土一层层夯打,地基坚固。萧城是平地起夯,没有挖城墙基槽。平地起夯,也就是从地平面夯打墙基的形式。城墙基现地面以下0.8米,是历年城墙塌土造成的。
萧城夯打城墙的夯具是木棍痕迹,这种夯具在大汶口、龙山文化到商周春秋时期较为普遍,战国时期见小平底金属夯具,汉代见石制大平夯具,大平石夯具一直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木棍夯具是一种就地取材、比较原始的夯具。萧城的木棍夯痕窝径0.5~11厘米不等,小夯窝成组,像是成捆木棍夯打的痕迹,大夯窝单体,应该是单棍夯打形成。在萧城夯层内,只发现木棍夯具一种,没有见到其他夯具的痕迹。
城壕
萧城的城壕围城墙一周,修城墙取土形成。城壕规整,在城墙外20米左右,由于瓮城外凸,城壕至瓮城也外弧,距瓮城16米左右,城壕宽度勘探数据80米左右,底距现地表6米余。从原地表算起,约4~5米。
烽火台
萧城每一个城角外约300米,即护城壕以外约150米,筑有高台,均夯打而成。夯筑方法和夯具均与城墙一样,仅存城西北角外一处,其余三处均破坏无存。据当地群众回忆局面高台毁于20世纪70年代。西北角外土台残高约3米、长约17、宽约10米。当地人在其上建了一座小庙,称其台为烽火台。
点将台
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城内西北部有一个夯筑土台,当地人称之为点将台。据明万历年间《馆陶县志》记载:城内有两个点将台,东西平行分布。东边点将台已不存在,考古勘探在有可能的位置加密了探孔,没有发现台基遗迹。东边点将台可能是平地起夯,当地人已取土平地。西北部夯土台也受到人为破坏,残存夯土台东西长约32米、宽约26米、高约5.5米,筑方式、具都与城墙、烽火台一样。
马槽
另外,在城西北部探出了三个马槽,马槽用三合土制成,即用石灰、土、糯米汁拌匀拍打形成,完整坚硬。东北角早年发现过一具完整马骨,所以群众认为此地是养马场。
萧城遗址传说有72眼井,考古勘探也发现了6眼井,均为砖井。直径大小不一,有的1~2米,有的达近5米,井口距现地表比较深,均在现地表2米以下。
萧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发现遗迹很少,除去城的防护功能建筑外,其他均很少见,人们居住的建筑基础一处也没见到。

文物遗存

萧城遗址北瓮城采集几片白瓷碗片,白瓷碗圜足底施白釉,碗底圜足露胎,是宋代典型定窑器;从夯土层内出土多枚北宋祥符通宝铜钱。

研究价值

萧城遗址,保存有比较明显的城墙轮廓,夯层清晰可辨,是辽代城池,城中还有多处历史古迹,有着较高的考古与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萧城遗址
2013年5月,萧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萧城遗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南萧城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萧城遗址,路程约17.9千米,用时约30分钟。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