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村镇
地名由来:此地处于川陕交界地区,交通不便,全靠人行栈道,本地民众义务护路,民风淳朴,享“忠厚仁义”美誉而得名。
仁村镇位于镇巴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2.5公里。面积10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我镇户籍在册人口8090人。长(岭)仁(村)公路过境,青水河纵流镇境。古迹有铁佛寺。周边与该县赤南镇、黎坝镇、长岭镇、渔渡镇以及四川省万源市接壤。呈南低北高地势。
辖区现有一社区四行政村东院社区,庄房村,回龙村,洋鱼塘村,兴隆村,一共23个村民小组,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791户共计2786人。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矿,且储量丰富。 针对仁村林业资源丰富(特别是食用菌)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青花椒以及其他农产品,为当地贫困老百姓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
201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7605万元,同比增长8%,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18550万元,同比增长6%,完成农业总产值9055万元,同比增长9%;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430万元;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890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14100万元,新增私营企业6个;新增个体工商户16户;辖区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9824.84元,同比增长15%。
我镇的青花椒产业在全县乃至全市已小有名气,2019年种植规模扩大至4100亩,挂果600亩,采摘鲜花椒30万吨;注册了“香麻嘴”商标;新建了占地950平米、配有青花椒筛选、冷储、杀青、烘干等设备的加工厂,为做大做强我镇青花椒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脱贫是头等大事”的工作理念,以建设“富裕幸福仁村,平安和谐仁村”为工作目标,筑牢党建基石,狠抓项目建设,加强民生保障,全力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社会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我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巩固成绩、总结经验、提高标准、创新举措,抓重点、攻难点、破瓶颈、出亮点,全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历史沿革:
清嘉庆七年(1802年),设定远厅南乡仁村地。
民国三年(1914年),设镇巴县南区仁村村。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红四方面军建立红花坪、过街楼、环山子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仁村联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仁村乡3、4保。
1950年1月,设置仁村区宝山寺乡和东岳庙乡。
1953年6月,改为宝山乡和雪口乡。
1958年12月,改为长岭公社宝山、雪口管理区。
1961年5月,合并为仁村公社。
1966年12月,改名永胜公社。
1971年,复称仁村公社。
1984年5月,改设仁村乡。
2011年7月,改设仁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