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共 1868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内景
时期,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在红岩村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20世纪30年代,红岩村是女士经营的“大有农场”,红岩村原名红岩嘴,因其地质成分主要为侏罗纪红色页岩而得名。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武汉被日军占领后,八路军在重庆红岩村设立办事处。中共代表团从武汉迁到重庆后,周恩来以个人名义租下了这幢三层楼房,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城内的主要办公地点,当时被称作“周公馆”。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后这里成为中共四川省委所在。
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一直设于红岩村。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中共中央在重庆组建南方局,周恩来任书记,董必武、叶剑英、秦邦宪、凯丰、吴克坚等为常委,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因为国民党不允许中共党组织公开活动,所以南方局是秘密的,设在公开机关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内,最初在机房街70号。同年5月3日至4日,日本飞机对重庆进行狂轰滥炸,办事处被炸毁。同年5月中旬,饶国模将红岩村13号楼房提供给八路军办事处使用。同年秋天,由办事处同志自己设计并修建的办公住宿大楼竣工,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全部迁此办公。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8日,同志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进行了并指挥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全部返回延安。
195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就开始筹建红岩革命纪念馆。
1958年5月1日,红岩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
1959年,董必武为红岩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

建筑布局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中山三路305号(原263号)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和民生路240号(原208号)《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四处。

主要建筑

主要展览

1958年,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办公大楼为主体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立并对外开放。大楼二层现陈列有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使用过的各种物品和毛泽东同志所著词《沁园春·雪》手稿。各房间内有许多反映当年生活和工作的物品及照片。截至2019年,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藏品超过29354件,其中珍贵文物3955件;展览有5个。

历史文化

红岩村

侏罗纪时,重庆是古地中海的边沿。由于地壳运动,逐渐突出,地中海退缩,留下较多的红色页岩。红岩村背靠虎头岩,面濒嘉陵江,其地到处可见红色岩石,由于突出于虎头岩下,因而得名红岩嘴。

红岩精神

在革命岁月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展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理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培育和形成了“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红岩精神与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新时代的新长征。

革命象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初,机房街70号因日机大轰炸被炸毁,董必武、博古等率领南方局和办事处大部分同志迁往红岩,散住在农场工人宿舍和堆放柴草杂物的几处茅草房里。由办事处同志自己设计并修建的办公住宿大楼竣工,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全部迁此办公。从此,红岩村这片红色的土地就成为革命的象征。

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四(1945年)8月28日,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度过41个昼夜。

文物价值

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周恩来、叶剑英、吴玉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直常驻于此,领导国统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立新中国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文物保护

1956年8月16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被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