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业务的初期,获客效率低和成本高也属正常;但如果是效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那就不正常了。很多公司请我去做SaaS销售培训,都抱着一个巨大的期望:培训后所有销售都能提高做大单的能力。这个要求固然没错,但我都会事先说明:SaaS销售培训的目标顺序,是销售效率、客户质量和方法能力。简单说,就是以最短时间,签下高质量客户,这是对SaaS销售的基本能力要求。实际上,合理获客是所有生意的常识。但在SaaS销售,“合理获客”还有不同的含义,重点是销售价值观、获客效率和获客质量。先说SaaS的销售价值观。SaaS销售的目的,并不是把软件卖出去就完事大吉;而是找到未来可以持续为之服务的客户。所以,销售关闭的意义不是签单成功,而是获客成功。因为后面跟着是服务的开始。反之,老想着做高客单价,签个大单。结果往往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这种销售价值观指导下的获客,客户质量也不会太高,道理都懂。找一批销售高手,再做几期大客户销售培训。干倒一家SaaS公司,只是早晚的事。再说获客效率。SaaS公司一旦融到钱,首先就是以增长之名,扩大营销和销售体系,提高ACV。其实有钱没什么不好,趁着有钱跑马圈地、扩大获客数量,在市场初期也算是一个合理的策略。提升收入这件事,如果不考虑获客成本和质量等限制因素,本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实际上,对于SaaS业务,ACV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获客的效率。做传统软件业务,为了一个大单,可以跟上几个月甚至几年。但用这种效率做SaaS业务,恐怕公司都撑不到签约那天。获客效率,就是SaaS企业的生命。最后说获客质量。SaaS销售的目的,就决定了必须考量所获客户的质量。因为只有对的客户,才可能有长的LTV,获客才有意义。一个SaaS销售团队,只有练就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获客能力,才是SaaS销售的成长之道。那么,怎样的获客才算是合理的?这需要有评价指标。关于获客有很多衡量的指标,比如CAC、LTV、毛利率、S&M占比等等。但这些指标要么就是太现实、要么就是太长远;总之没有反映出当下的能力趋势。所以我比较推荐用CAC Payback Period (CPP),即CAC投资回收期这个指标来衡量获客效率。CPP解释起来比较复杂(我也不太赞同它按MRR计算)。用白话解释一下:假如一个SaaS业务的获客投资要十年、八年了才能收回,那还谈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