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生产变更管理初探

共 2144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1-12-23 17:40

一、基本概念

1.1 定义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技术、设施资源、操作流程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换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保障系统SLA指标运行。

1.2 目的

    为了规范研发与运维人员对生产环境的操作,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加强对变更过程有计划的控制,避免或减轻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研发生产变更管理流程。

1.3 适用范围

  • 技术研发:负责日常生产迭代和系统优化等变更操作。

  • 技术运维:负责业务参数相关配置操作


二、现状分析

2.1 生产问题根因分布

  • 故障整理平台统计集团全量生产故障根因归类

  • 2021上半年部门故障根因归类

总结:根据对生产故障的分析可以看出,由生产变更操作造成的生产故障占集团的12.20%,占部门的9.52%。对于这个高占比的风险点有必要进行管理,降低其风险系数,提升安全生产质量。 


2.2 生产变更操作方式分类 


总结:

问题一:目前来看生产配置推送是最大的风险点,配置更改没有审核卡点,完全靠人员自觉性,这是十分危险的。任何一个极端的念头都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生产故障,安全生产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不能相信人。同时配置推送也是制造生产故障成本最低的环节,值得关注。

问题二:online工单都是与运维团队的交互留痕,一个online工单无法体现出一次生产变更的整个生命周期。比如服务器缩容,当有online工单到组长审批时,实际开发人员已经完成了机器下线等生产操作,最后的online缩容工单只是为了让基础运维回收机器而已,对于服务器下线这个变更没有完整的闭环流程,操作过程黑盒,缺少监控验收手段。

问题三:预发环境和生产环境即使无法做到物理隔离,但也要做到完全的逻辑隔离,即可以避免生产操作影响,也可以避免一些生产脏数据的处理。目前缺失预发变更的管控能力,如果真的做好全面的逻辑隔离,其实倒也可以不进行管理。 


2.3 生产变更场景分类跟踪

跟踪周期:2021/12/13 -- 2021/12/17【部分数据设计公司敏感系统,故模糊处理】

分析:

总结:

问题一:对于每周二、周四晚间统一变更的习俗是否合理,在此提出疑问。同行业中目前只有银行还保持夜间变更的流程,且对银行类系统来说是有必要的,而对我们来说是否有必要却是一个未知数。

问题二:以上的变更跟踪数据是人肉统计,对于团队(C3/C2)内的整体变更情况缺少跟踪管理的途径。 


三、支付产品生产变更流程规范

3.1 变更原则

  • 任何发布都需要通过测试验证(含测试允许的自测),有回滚计划和灰度环节。

  • 上线代码必须经过非本人外的研发人员code review,核心系统可选择多人。

  • 发布过程或者发布完成后,服务端和测试必先留观30分钟以上;相关核心服务发布需要持续关注30分钟以上(监控和舆情),并提前通知发布关联方或受影响方;

  • 资金类关键业务点上线前必先验证及分版本监控;

  • 核心和敏感服务的数据库变更务必选择和业务低峰时间操作;

  • 禁止一切未经变更授权和一切变更方案外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变更方案执行

  • 禁止非变更窗口(周二、周四为变更窗口)执行变更(紧急变更需要向上申请报备) 

备注:上线过程建议使用三屏无脑原则进行发布,研发人员打开发布屏、监控屏、回滚屏三屏,如有异常直接操作回滚 。

3.2 丰富技术设计方案

    所有的研发需求变更都要有对应的研发卡片(研发人员直接在团队空间下创建即可)和技术方案,并应通过组内评审(每周三举行的设计方案评审)。

业务需求变更应在技术设计方案中体现,需要明确评估变更影响范围、变更时间、操作人和复核人。变更结束后需在设计方案中补充验证截图留痕。

  • todoList :上线前的所有前置准备公司以及上线步骤。

  • checkList:上线后的对应验证步骤,需要留下验证痕迹(比如截图)。

  • 最坏影响分析:每个变更都要考虑影响范围,并说明监控方式和应急处置手段。

3.3 配置变更

    统一配置推送在不具备线上审核的情况下,必须双人复核(A:提交人 , B:推送人),且配置推送后要持续留观30分钟。

3.4 online工单变更

    在online工单没有明确实现自动化验证能力的情况下,需尽量实现人工验证覆盖。


四、All IN Online

    按照传统的生产变更流程来说,每次生产变更都需要填写变更工单并通过评审,但考虑到我们迭代周期的紧凑性,详细的变更申请工单投入太大,整个变更流程过重,但为了对生产变更进行有效管理,还需通过简单的流程进行变更管理。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建议所有的生产变更都通过online来管理,在online上建立本部门的生产变更类型工单,根据不同的变更场景填写必要的变更要素,其本质为了多思考变更的影响,统一控制变更节奏,降低变更的影响范围。

具体执行工单模式可参考下表: 

我们目前最缺少的其实是变更前的思考,要多想影响范围,考虑到回滚机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常规变更,也要有思考、思考、思考的过程。 


浏览 8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