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巢
《織巢》為西西自傳體小說《候鳥》的姊妹續篇
真實與虛擬,小說與時間的重新編織:
1981年,西西於香港《快報》開始連載自傳體小說《候鳥》,一年多後、1982年收結,共得三十萬字;後以主角「姊姊素素」自述起首的十八萬字,做為《候鳥》上卷,1991年印行初版(洪範書店);而其後關於「妹妹妍妍」的十多萬字,幾十年來,一直並未成冊。
2017年,西西在原先《候鳥》餘下、以「妹妹妍妍」主述的十多萬字當中,繼續添加、揉合入「姊姊素素」新的敘事,以及「西西母親1960年代寫就的自傳小說」,加上「西西二姨寄自河南的萬言自傳式家書」── 於是,四部合唱,內文分別以四種字體呈現── 這些兩代間、不同家族親人,以各異角度發聲的自傳素材,讓西西以細膩高超的虛實交錯手法,打破時空的樊籬,魔幻般全部編織在一起,如織巢鳥築窩成家,成為一部既獨立於時間內外、亦與《候鳥》相繫互涉的嶄...
《織巢》為西西自傳體小說《候鳥》的姊妹續篇
真實與虛擬,小說與時間的重新編織:
1981年,西西於香港《快報》開始連載自傳體小說《候鳥》,一年多後、1982年收結,共得三十萬字;後以主角「姊姊素素」自述起首的十八萬字,做為《候鳥》上卷,1991年印行初版(洪範書店);而其後關於「妹妹妍妍」的十多萬字,幾十年來,一直並未成冊。
2017年,西西在原先《候鳥》餘下、以「妹妹妍妍」主述的十多萬字當中,繼續添加、揉合入「姊姊素素」新的敘事,以及「西西母親1960年代寫就的自傳小說」,加上「西西二姨寄自河南的萬言自傳式家書」── 於是,四部合唱,內文分別以四種字體呈現── 這些兩代間、不同家族親人,以各異角度發聲的自傳素材,讓西西以細膩高超的虛實交錯手法,打破時空的樊籬,魔幻般全部編織在一起,如織巢鳥築窩成家,成為一部既獨立於時間內外、亦與《候鳥》相繫互涉的嶄新小說:《織巢》。
西西
原名張彥,廣東中山人,1937年生於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曾任教職,為香港《素葉文學》同人。
1983年,〈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獲《聯合報》小說獎推薦獎,正式開始了與台灣的文學緣。著作極豐,包括詩集、散文、長短篇小說等近三十種,形式及內容不斷創新,影響深遠。
2005年獲《星洲日報》「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2011年為香港書展「年度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