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
共 2147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30 15:58
历史沿革
1997年12月,新洲县人民政府将修建新洲博物馆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决定兴建新洲博物馆,馆址选在城东十字路口北侧,划地40亩。
1998年2月,下达投资计划的立项批文。
1999年7月,动工修建。
2004年7月,基本竣工,总投资499万元。同年12月,正式开馆。
建筑布局
综述
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含代征路面),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460平方米,文物库房(含技术培训场所)150平方米,其余均为办公等用房。博物馆主体建筑由门楼、主楼和展厅3个部分组成,坐东朝西。中间主楼一至二层以公众接待为主,三层为文物库房及技术培训场所;两翼分别为二层各二个展览大厅;前院为广场式花园,后院为假山、亭台休闲场所;南北两边为观众服务区和职工居住区。
展厅
场馆特色
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建成了武汉市城区第一座区级博物馆。该馆为框架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主楼为歇山项重檐兰色琉璃瓦仿古建筑,楼内回廊环绕,两翼配硬山平顶圆型展厅,整体建筑平面呈“凸”字形。
馆藏文物
综述
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藏品来源主要通过征集、考古发掘、捐赠、上缴(交)等途径取得。该馆的文物藏品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征集、捐赠、上缴(交)的文物,其中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除少部分馆藏外,绝大部分因馆藏条件太差而寄存在武汉市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市博物馆。出土文物均未定级。该馆文物藏品分为传世文物、出土文物、革命文物和工艺品四大类。其类别有石器、陶瓷器、铜器、铁器、木雕、玉器、字画、金银器等。
截止2009年底,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除寄存在武汉市考古所和武汉市博物馆近万件出土文物外,馆现藏文物藏品总数为508件。其中传世文物和出土文物398件,革命文物12件,古字画98件。国家一级(乙)文物4件,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127件。
截至2019年末,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有藏品394件/套,珍贵文物138件/套。
重要藏品
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重要藏品有西汉羽觞狮龙纹铜灯、南宋莲花瓣绿釉瓷碗、战国镶金铜剑、唐三彩陶马等重要文物。
藏品保护
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建有专门的文物库房和配备相应的保护设施,严格按照《藏品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进行管理。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一、二、三级藏品,实行专柜存放,并建立文物藏品建档备案和电子文本;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按照《博物馆安全保卫规定》和三级风险等级安全防护规定要求,馆内设有保卫部,配有专职保卫干部。重点要害部位安装监控报警系统设施,落实完善了各项安全保卫制度,配备专职保卫人员,坚持24小时执勤。
文化活动
宣传活动
2019年9月19日,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主办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书一一连环画中的红色经典”展览活动在新洲区新建社区展出。
合作办展
2021年4月14日,武汉革命博物馆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联合武汉市国家安全局、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和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推出的“安邦基石——武汉国家安全教育展”“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图片展”主题巡回展览在新洲区邾城街向东小学启动。在武汉市范围内进学校、进街区、进乡村、进社区、进机关,让红色文化在基层群众中落地生根,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凝聚起磅礴力量。
重要活动
孔子使子路问津专题展
2004年12月,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五十周年举办的系列图片展、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举办的系列图片展、为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等等。尤其是在继续展出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展》和《科普知识专题展》,并成为广大青少年校外活动的教育基地。
所获荣誉
武汉市新洲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社会公益性质的国营文化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地方财政(区级)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设有办公室、文保部(含保卫部)、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后勤部等5部1室行政、业务机构。
人员编制、组成:截至2009年底,在岗人员19人。其中:在编在岗人员13人;无编在岗人员6人。文博专技术人员12人。其中:馆员4人,助理管员8人。
观众接待:年接待观众人数50000人次。
参观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