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讨论社区团购在抢走谁的饭碗,不如关注传统农业的改造需求

共 4925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0-12-19 15:10

作者丨陆离

监制丨阑夕


今年以来,社区团购炙手可热,相关数据显示,包括兴盛优选、十荟团在内的诸多创业公司在上半年完成总计65亿元的融资,而阿里、拼多多、京东、美团、滴滴等巨头也纷纷孵化产品入局。


在这样一番热火朝天的局面下,整个行业很快就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其中,坊间业界的绝大部分目光都停留在对巨头入局、行业乱战的分析方面,也不乏有声音认为大资本大企业这是在与民争利,威胁到了小商贩、夫妻店的生存空间。


人民日报也在不久前就社区团购热潮发表了一则评论指出,“科技创新并非要求企业不赚钱,而是把投资的存续期延长,不痴迷于急功近利、不热衷于短期变现,而能够在长周期视野下赢得技术变革带来的更大收益。”



相较于此,似乎鲜少有人关注到——这也恰恰是普罗大众期望科技企业做到的——从生鲜电商到社区团购,互联网巨头们能否推动我国传统农产业拥抱数字化、信息化,为国内数亿农民群体带来新的福祉?


换句话说,互联网企业与资本热钱涌入社区团购领域,是否真的危害到了卖菜商贩的利益仍然有待商榷,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这股力量能否普惠传统农产业链条上的更多环节,践行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真正价值。


1
饱受传统农业痛点困扰,
数亿农民需要“被改造”

这么说并非无的放矢。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如今仍有6亿农村人口,其中约3亿是农业生产工作者即农民。

而尽管我国农业总产值常年居于世界首位,这近3亿农民群体却一直都抱受传统农业的诸多痛点困扰。

具体来看,在生产环节,我国首先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发。再加上长期存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分散经营和高度分散的种养殖现状影响,我国传统农产业有着现代化水平低、小农生产作业分散、产品生产非标准化等痛点。


这其中一个相当典型的表现就是所谓的“靠天吃饭”,仅仅是季节性雨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农产品减产的问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产业无论在机械化水平还是在生化技术水平,都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直接带来的是传统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下。以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为例,中国棉花的生产成本约为每亩2178元,而美国的成本仅为每亩820元/亩,中国棉花生产成本是美国的2.6倍。


再比如,传统农业生产链较短,农产品所包含的附加值较低,农业盈利薄弱,我国人均农业增加值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户无法从利益分配中获取较高的收益。

在流通环节,传统农产业则有着流通链条长、损耗率高、加价高等痛点。

这一方面取决于农产品通常具有生鲜特性,易损、易腐,对物流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高,另一方面在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物流基础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保障的农村物流覆盖范围有限,部分地区有着基础设施落后、科技含量低的现状。

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在北京新发地有着“西红柿大王”之称的供销商赵士刚在2013年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彼时他每天要给要给北京的永辉超市和物美超市供近8万斤西红柿。

某天他突然接到超市电话,说收到的西红柿全烂了,要求退款——进货时还好好的西红柿怎么一到北京全烂了?

后来赵士刚才知道,当年雨水量大,导致西红柿的含水量高,西红柿在产地采摘时看起来没两样,但经过长途运输就炸皮,紧接着接着就淌水、腐烂。而因没能保证供货,赵士刚不仅收不到货款,还要罚违约款,仅一天就缴出去了9万元的罚款。

流通环节之于农产品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在农产品价格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根据商务部统计,农产品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比超过50%。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物流成本也远高于发达国家,有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保管费用是发达国家的2倍,管理费用是其3至4倍。


这决定了流通环节对农产品售价的影响很大,多级批发、多级零售现象普遍,每增加一个环节平均加价5%至10%,大部分利润也因此被流通环节所瓜分,相关例子比比皆是。

在河南漯河,大白菜的地头收购价约为每公斤1元,到了上海杨浦区的菜市场,每公斤大白菜的价格接近2元;在东北大米产区,每公斤大米一般不到3元,到了山东济南的超市,一袋5公斤装东北大米的零售价为49元,每公斤约合5元;在山东寿光,西红柿地头价一斤不过1.4元,当这些西红柿到了北京超市和菜市场时,消费者要花费3.8元才能把它们买回家。

农业部在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西红柿从寿光产地农民手中到北京超市再到市民手中要经过六大过程、33个发生费用的环节,而刨除掉各种成本、损耗之后,作为产业链最上游的农户获利不足5%。

这些都使得传统农业始终保持着苦活累活的面貌,也是农业人口脱贫致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让农民群体难以摆脱堪忧的生存环境。


2
信息化智能化加持,
互联网能为农业和农户带来什么?

说完了我国传统农产业的痛点,不妨再看看互联网时代的前沿技术能为改善这些痛点提供哪些可能。

在这方面其实也已有前事之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20年前就已全面推动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成果显著。

以美国为例,到上世纪90年代,服务于农产业的美国互联网商业领域就已经非常繁荣,上百家企业涉及领域横跨气候天气、人工智能、资源监测、冷链运输、食品保鲜等诸多农产业环节。


这其中,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于1975年创建的AGNET联机网络,就可提供200多个不同用途的农业软件,是全球最大的农业中心网络系统,到21世纪初就已经实现覆盖美国国内的4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加以外的7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

仅以此为例,这种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与农产业相结合有何优点?

  • 简单的说,其所具备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可以更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市场信息,克服了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弱势问题;
  •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为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可控性和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 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相结合,实现了对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变化、生物灾变等多个影响农业生产的要素数据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彻底解决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痛点。


互联网科技赋能下的现代化农业,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也有着更低的成本,这都帮助农户们有效减少了农业经营的生产风险,提升了产业效益。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入局,我国农产业也在逐渐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在包括生产和流通模式在发生改变、拉动农民创业就业、构建新型互联网品牌等多方面发生着积极转变。

以阿里为例,2017年8月,阿里打造了兴农扶贫频道,采取政企共建模式:县级政府负责推荐当地优质农产品及运营企业,阿里则负责在淘宝、天猫、农村淘宝等线上平台和盒马、大润发、银泰等线下渠道销售农产品。

截止到去年4月,这一计划已经落地1368个县城地区,造福全国近半县域。

整体来看,截止今年9月,阿里旗下的阿里云农业大脑帮助近2.6万农户和企业实现科学种养,AI技术覆盖农田、果园和牧场超过10万亩;菜鸟乡村联合主要快递公司,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打通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通道,已服务全国3万个村点,未来一年还计划建设1000条农产品上行高速公路;淘宝天猫则与盒马、饿了么等联动,构成线上线下的数字化销售网络,帮助搭建农产品零售新渠道。

再以拼多多为例,通过持续投入资金和技术重构农产品供应链环节,拼多多先后推出了“农地云拼”、“农产品中央处理系统”、“多多果园”、“多多农园”等一系列产品和模式,惠及超过1200万农户群体,累计扶贫人数超百万。

这其中,拼多多构建出的一套农产品物流体系,让农产品运输采取全程冷链等多种方式由原产地直接发往消费地,实现“产地一公里”直连“消费一公里”大幅度缩减了流通中间环节,压低了损耗和加价率。

例如吐鲁番哈密瓜从田间直达消费者餐桌最快只需48个小时,河南中牟大蒜打包卖到北京,价格只有超市的四分之一。


拼多多还在今年下半年发起了“多多农研科技大赛”,邀请众多青年科学家、顶尖农业人士参与进来,结合劳模经验与前沿技术,探索更加本土化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京东、腾讯、快手近两年来在直播电商、农业新品牌建立等方面不断的发力,不仅实在助推传统农产业改革,也为精准扶贫、为农民谋福利带来更多可能。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实现1109.9亿元,同比增长29.5%,高出农村整体增速7.1%。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16.4亿元,同比增长33.1%。电商带动贫困地区产品上行规模的不断提高就是互联网渗透改造农产业,造福农民群体的一个有力佐证。

3
不是与商户争利,
更无必要和外国科技创新相对立

回过头来看,有一种声音认为互联网巨头布局“买菜”会威胁到小商贩的工作岗位,这何尝不是一种卢德主义?

首先我不认为社区团购会彻底“消灭”卖菜商贩,而是会“优化”,就如同网约车的诞生壮大的确冲击了出租车行业,但不会对后者造成毁灭性伤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出租车行业改进服务质量一样。

另一方面,社区团购的目标用户群体和卖菜商贩也有所区分,前者主要服务于年轻消费者,他们不爱用下班时间逛菜市场,对生鲜蔬菜产品质量要求更高。

卖菜商贩则更多对接中老年人群,这一群体闲暇时间更多,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擅长用手机购物——我在几天前休假回了一趟家乡,在这座四线城市中,随处可见提着菜篮子、坐免费公交车进市区采买的老年人。

退一步讲,社区团购的确会对卖菜商贩造成冲击,这是因为新的生产力诞生总会伴随生产关系革新的阵痛。

要知道,社区团购并非简单的卖菜,其背后是互联网渠道、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产业流通环节的颠覆改造,帮助更多农民农户从农产业中受益。

会有人因为纺织机的诞生威胁到了手工纺织者的饭碗,所以反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吗?


卖菜商贩也并非毫无回转余地, 彼时手工纺织者可以转型学习操纵机器,成为工厂雇佣工人,卖菜商贩同样可以利用自身积累的渠道、人脉优势,转型成为社区团购的站长。

还有一种声音是,外国科技企业都在上天入地,中国科技企业去卖菜实在太LOW了。

其实这种观点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早在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时就有这样的声音,但最终是会下棋的AI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并不是,是移动支付、外卖平台、直播电商这些乍一看不够高大上——其实同样对技术能力有着高要求——的科技创新。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社区团购是一个只需要资本烧钱补贴、沉浸于野蛮生长就能健康发展的行业。

无论哪个行业的乱象都值得警惕、纠正,只是不应该简单的把社区团购和“卖菜”划上等号。

这个世界也从来都不是单线程的,你不能只看到社区团购可能对身边的卖菜商贩造成冲击,就忽略了为数更为庞大的农民农户们——如果互联网巨头们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拉动产销,帮助这一群体改善生存环境呢?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这些握有先进技术与社会话语权的科技企业们,应该透过社区团购,进一步上溯至农产业最上游,用科技和资本的力量改造农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造福3亿农民群体。

我认为,能否让包括但不限于弱势群体在内的任何人都有权力、平等、方便的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普惠成果,将决定文明社会的最终高度。

文章参考资料来源:

【1】《农产品销售环节冗杂繁多中间商获利超农民7倍》,人民网
【2】《我国流通成本有多高?每个环节加价5%以上》,人民日报
【3】《2020年上半年我国蔬菜生产形势分析》,柴立平、戚如诗、张慕明、贾会娟、彭彪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4】《拥有300亩菜地、帮助390个贫困户、扛过新冠疫情,我是新发地“西红柿大王”》,唐山,显微故事
【5】《国外发达国家和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的比较研究》,俞菊生,谢坤生,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6】《减少冗余环节、提高农户收益 电商“超短链”模式为农民增收提供新机遇》,央广网
浏览 1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