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形势报告: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
大数据DT
共 8133字,需浏览 17分钟
·
2021-08-29 03:56
导读:从七普数据看人口五大新特征。
总人口14.1亿,低速增长,“十四五”时期将负增长,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 老龄化加剧,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 劳动年龄人口大幅下降,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 少子化加剧,新出生人口大幅下降 家庭小型化、不婚化成新趋势,2020年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 人户分离人口比2010年增长88.52%,户籍制度亟待改革 2020年性别比为105.07,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 人口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东北、西北人口持续流出 受教育程度提高,但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突出 放开生育刻不容缓,先放开三胎,加快构建生育支撑体系
分省看,2020年西藏、新疆、广东、青海、宁夏等5省老龄化率低于10%,西藏仅为5.67%; 海南、云南、福建、贵州、江西、广西等13省介于10%-13.5%; 河北、湖北、天津、湖南、安徽、山东等13省高于13.5%,其中,辽宁、重庆、四川、上海、江苏、黑龙江、吉林分别高达17.42%、17.08%、16.93%、16.28%、16.2%、15.61%、15.61%。
第一,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家庭成员间空间距离变大,年轻人更可能离开父母独立居住,一人户和“空巢”家庭数量、比例均会增加。 第二,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进程明显滞后于人口流动趋势。流动人口无法享受与户籍人口均等的教育、医疗资源与公共服务,降低生育意愿。 第三,年轻人不婚不育观念日趋普遍。90、00后不向往结婚生育,向往独立、自由、享受。我国结婚率日益走低,离婚率逐渐升高。2013-2020年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1987-2020年离婚登记对数从58万对攀升至373万对。不婚导致大量单身人口的出现,民政部预计2021年独居单身成年人口将高达9200万。
第一,男女比例自计划生育后严重失衡。00后男女性别比达119,男性比女性多近1300万,90后男女性别比达110,男性比女性多近900万。 第二,女性多偏好不低于自身条件的男性,男性多偏好不高于自身条件的女性。农村婚姻成本越来越高,男性在婚姻市场的主动性受家庭资源、财富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和受教育水平提高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社会地位上升。高学历女性往往偏好不低于自身条件的男性。
一是在地区层面,从向传统工业主导的铁锈8州集聚,到向能源、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西海岸、南海岸集聚。 二是在城乡层面,人口在城市化中后期明显向大都会区集聚。日本人口随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在1973年左右从向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三极”集聚转为向东京圈“一极”集聚。
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 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发放补贴。 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四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
一是加快推推动社保全国统筹,发挥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三支柱的重要作用。 二是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企业留用和雇佣年长劳动力,适时适当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三是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四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