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辛庄村

联合创作 · 2023-08-11 22:36

一、基本情况

石辛庄村目前共有385户,总人口1291人,耕地2331亩,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45万元(按2013年年底数据)。村内有2000平米的健身广场,1500平米的综合活动中心,刚修建好的2个景观池塘和一个占地10亩的养鱼池。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干部团结心齐,真心实意为村民,真抓实干谋出路,开拓进取谋发展,多次被评为市级、区级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基层党组织。

为了提高农业的效益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经过考察、学习、反复研究,按照天津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的要求,石辛庄村计划以全体农民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农业产销经营合作社,依托华北生态林的自然景观和区位优势,打造集农业采摘、垂钓、观光、农事体验、特色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园区,与香河县的荷花塘景观区优势互补,形成乡土风情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村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分析

(一)村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村庄土地已经基本流转完毕,以收取土地厂房租赁费为主要经济来源。田地方面有1600多亩地租给区林业局,有600多亩地租给水稻研究所种植水稻优良品种。村内中小型企业主要有木器加工、印花厂、皮鞋厂、饲料厂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村庄没有特色产业,也没有形成产业链。基础设施情况:村庄主干道路、街道里巷道都是近几年修建的,对于照明设施正在进一步进行改造,预计年底前实现全村亮化。村庄绿化率达到20%,排水系统还有待完善,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村庄内的厂房让近十家企业租赁着,有少部分村民在这些企业里打工。目前村内有40个蔬菜大棚,种植各类蔬菜、特色甜瓜等作物,但大部分都比较陈旧,破损非常严重。90年代建有4个养鸡场、有几十家熟悉养殖技术的养鸡户,对养殖行业热情非常高,但没有形成合作经营。

(二)村庄区位优势。

石辛庄村坐落于大口屯镇辖区,位于宝坻城区西南18公里处,西临武清、北临香河,地处宝坻、武清和香河三区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际公路主要有三条:其一沿津围线走青龙湾大堤,穿过生态林可由西侧入村;其二从香河刘宋镇有乡村公路可以由村北入村;其三从新开口方向后纬路可以由村东北入村。村庄水源西有绣针河,西北、南面有水渠,水利灌溉设施完善。土壤土质较好,还有部分是沙性土质,适合种植业发展。从西侧出村是华北万亩生态林,紧靠青龙湾大堤,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北侧临近香河万亩荷花塘,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

从发展休闲旅游村方面,按照驾车行驶的距离,到天津市区74公里,到北京市区87公里,到河北省大型城市大多数都在150公里之内,京津冀绝大部分地区旅客自驾到村时间能保持在1.5小时以内,游客市场很有发展潜力。

(三)村庄发展劣势。

相对于目前具有的优势,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村庄的发展规划还不够具体,村干部这么多年以来也一直对方案进行摸索;上级政府对村庄发展方向没有做出明确的定位,村庄的发展目标还比较模糊;路政设施和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有很多民用设施需要建设;村庄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收入来源单一,没有形成特色产业和产业链,产品的附加值也比较低。

(四)综合分析。

总体来看,村庄发展的目标定位为建设休闲旅游村。在所处区位、自然景观、土壤土质、水利灌溉等方面拥有很大优势;在道路建设、经济基础、村庄设施等方面相对不足。从发展方面来讲首先要对村庄本身定好位,争取从区、镇领导层次上给予关注支持,做好发展旅游村的整体规划设计,按部就班的落实下去。

三、经济发展工作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村一策”要求,结合石辛庄村的实际,计划打造旅游生态村。以开发特色生态健康农产品为核心,拓展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将农业一产、二产、三产有机结合,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无限的价值,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共同致富。到2017年实现每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

分步实施为:在2015年达到村集体年收入65万元,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计划建设完成林下养殖禽舍、垂钓园、农业技术帮扶项目、四个农民合作社。开展乡村公路改造一期工程和林果种植采摘园的初步建设。

在2016年达到村集体年收入85万元,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计划建设完成蔬菜甜瓜大棚。开展乡村公路改造二期工程。

在2017年达到村集体年收入110万元,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计划建设完成林果种植采摘园、水稻立体种养田、农事体验区和餐饮娱乐区。完成乡村公路改造工程,至此设施全部建设完成。

四、总体布局及主要建设项目

(一)总体布局

村内重点打造八个功能区。同时配套水、电、路等相关设施,并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

(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林果种植采摘区

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林地改造,完善基础生产设施,并成立林果合作社。建设规模360亩,分为种植区300亩,实行集中规模化种植,引进苹果、梨、桃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果树树种,应用绿色种植技术进行种植,供给周边城市的农贸市场,在各市区打响绿色农产品的牌子;采摘体验区60亩,分为温室区和普通区。采取多品种、分季节种植,提高游客的采摘热情,尽量延长适合采摘的时间段。温室区建造高档玻璃大棚,主要以高档草莓、樱桃、葡萄、特种瓜类和一些有特色的热带水果等为主,普通区以苹果、梨、蟠桃、枣等耐寒树种为主。

2、水稻立体种养区

与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合作,计划对研究所承包的160亩水稻试验田进行二次开发,从以前单一的试验田模式转变为立体养殖与游客观光、示范、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实现一地双收。

将其中60亩改造成为稻鳅种养区,选用宝坻本地的黄板泥鳅,提升田间配套设施,实现绿色养殖;将其中100亩改造成稻蟹种养区,按照绿色生产的标准,逐步增加活体饵料投放比例,配套防逃设施,适当减少农作物面积,确定以趣味钓蟹为主、水产销售为辅的经营方向。

3、温室菜果种植区

建设规模110亩。扩大经济作物特色甜瓜、蔬菜种植规模,建成大棚40个,完成修建道路、排水灌溉、自动卷帘机、购置苫盖棉被等配套设施,并成立瓜果合作社。甜瓜种植力求采取分批次收获上市;蔬菜种植实现季节性、多样性,力争每季都能提供时令蔬菜,最大化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4、林下家禽养殖区

建设规模200亩。计划修建钢骨结构大型禽舍15个,小型禽舍5个,计划用于林下养殖。并成立养殖合作社。其中具体分为:

①观赏类珍禽,如鸸鹋、孔雀、鸵鸟、鸳鸯、黑天鹅等没有迁徙习惯的禽类,进行断翅处理后在陆地上散养。需要小型禽舍5个及相应的观赏配套设施。

②经济效益类珍禽,如山鸡、野鸡、火鸡、红(白)腹锦鸡、蓝孔雀等高收益类的禽类,丰富京津地区的禽类产品市场,树立石辛庄村的品牌特色。这些珍禽不但蛋、肉能带来经济效益,皮毛制成的标本在市场上也具有不菲的价格。需要大型禽舍5个。

③普通家禽。主要是家鸡、柴鸡养殖,村里在这方面有良好的基础,许多村民从事这一行业已久,都是全面的养殖人才。计划在现有的基础上,在柴鸡养殖上改造出一部分进行林间散养,回复原生态,提供给游客捡柴鸡蛋,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大型禽舍10个。

5、休闲垂钓休闲区

休闲垂钓区分为两处,一处是村头占地10亩的坑塘,另一处是绣针河沿岸。

村头坑塘初步改造已经完成,需要进行美化和建造垂钓所需的场地设施。计划建造钓鱼台30座,将垂钓园旁边的花园改造成休息区,建设场地,提供餐饮、休息等服务。

绣针河流经村西,近年来河水质量较好,适宜水产自然生长,计划在流域内设置2公里长的垂钓休闲区。在垂钓区两端设置拦截设施,保证水体质量和水产数量;对垂钓区河岸进行改造,设置钓鱼台20座,增加凉亭和休息长廊等服务设施。

6、花卉苗木区

建设规模260亩,采取分区域多树种种植,并成立苗木合作社。主要品种有白腊、国槐、无絮垂柳、碧桃、法桐、玉兰、红叶海棠、太阳李等,根据苗木的生长周期不同进行适当搭配,打造苗木景观长廊,既方便了对客商进行苗木推销,又打造了一处旅游景点。

7、农事体验区

建设规模50亩,营造农家的生活场景,提供给游客体验农业劳作的乐趣,忆苦思甜;还能起到教育作用,帮助游客家长对其下一代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中包括由村内老人传授剪纸、手工纺车等传统手工技术;锄头、镰刀、犁、石臼等农具供游客体验;现场还原石磨面粉、石臼舂米、风车挑米、手工脱粒、石磨豆腐等农事劳作模式;另外还有踏水车汲水、果木嫁接、捡柴鸡蛋、瓜果采摘、禽羽贴画、捉泥鳅等体验项目分布在其他大区,都可以提供给游客体验。

8、餐饮娱乐区

建设规模60亩,为游客提供旅游接待、停车、餐饮、住宿、农产品认购、农村特色娱乐等各项服务。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建设四个生态停车场共计6000平方米,分布在村庄四周,靠近公路和主要景点,计划满足700辆家用轿车的停放需求。

②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共计15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区200平方米、库房600平方米、农产品加工车间200平方米、保鲜库300平方米、稻米作坊200平方米。

③建设商贸中心共计2400平方米,其中包括10家农家乐每家200平方米规模共2000平方米,商业街400平方米,对游客提供餐饮、农产品便捷购买服务。

④进行街道绿化,栽种景观树木、建造绿化带。

9、配套设施

①道路改造:旅游乡村公路拓宽改造7.5公里,对路肩进行硬化并增加排水沟,整条道路达到砂石路标准,使三条进村公路更加便捷。村内计划搭建葡萄长廊、葫芦长廊、南瓜长廊各一条,每条800米,搭建种植所需支架,对长廊两侧土地进行平整和绿化美化。

②河道坑塘改造:对绣针河河道进行清淤,对河坡进行固化、种植草皮,对河岸进行绿化美化工程。对现有坑塘进一步改造、美化。

③加设100KV变压器一台,低压线路4000米。

五、培训需求

(一)面向全体农民,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36期、600人,主要培训作物种植技术和珍禽养殖技术。

(二)面向种养能手、农产品经纪人、休闲农业骨干人才等,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8期、120人,主要介绍农产品销售、休闲农业经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经验。

(三)面向村“两委”、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经济组织单位负责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36期、24人,主要学习合作社经营方法、企业发展模式,并与村两委班子多碰头、多交流,促进村庄经济腾飞。

(四)面向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期、300人,主要介绍旅游项目经验和培养种养新技术人才。

六、资金需求

(一)林果种植360亩,平整土地、修建水利灌溉设施、科技研发、购置各类树苗、农药、化肥等资金200万元。建设高标准水果采摘区,园区美化60万元,玻璃采摘温室90万元。共计350万元。

(二)水稻育种160亩,修建水利灌溉设施包括:修建斗渠1600米(资金9.6万元),毛渠3600米(21.6万元),购置各类水稻种苗1.28万元,农药、化肥等资金6.4万元,购买稻蟹防逃设施、活体饵料、蟹苗、泥鳅苗15万元。以上共需资金54万元。

(三)林下养殖200亩:修建大型钢骨结构禽舍15个,投资900万元;小型钢骨结构禽舍5个,投资200万元。引进各类珍禽初步统计350万元。共计1450万元。

(四)特色甜瓜、蔬菜大棚110亩40个,修建道路、排水灌溉、自动卷帘机、购置苫盖棉被、科技研发等资金80万元。

(五)景观树培育种植260亩,购买树苗、农药化肥150万元、平整土地5万元,建设观光长廊、育苗设施45万元。共计200万元。

(六)旅游乡村公路拓宽改造7.5公里,642万元;建造三条景观长廊共2400米,需安装3米高4米宽的钢铁骨架30万元、大概7000棵秧苗14万元、平整土地2万元、长廊旁种植景观树绿化等20万元,共计708万元。

(七)垂钓池塘改造及垂钓台建设,15万元、休息服务区建设,25万元、绣针河清淤改造30万元、河坡固化美化15万元、垂钓区建设25万元、河堤美化15万元,共计125万元。

(八)农业体验区场地建设20万元,所需农业生产体验设备采购5万元,共计25万元。

(九)完善和成立4个合作社,一是养殖合作社,二是景观树培育合作社,三是甜瓜蔬菜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需资金50万元。培育一个果木种植科技示范合作社,需资金20万元。共计170万元。

(十)建造配套设施:四处停车场共计100万元;农家乐10家200万元;村内栽种观赏苗木500株,25万元、建造绿化带,20万元;商贸街250万元;综合服务中心1000万元,其中包括:接待区180万元、保鲜库400万元、库房100万元、农产品加工车间150万元、稻米作坊150万元、稻米加工设备15万元、农产品加工包装设备5万元;100KV变压器一台,20万元;低压线路4000米,8万元;共计1623万元。

(十一)农产品商标注册、绿色食品申报、广告宣传、网页制作好其他不可预见经费,共计75万元。

共需财政资金4860万元。其中,4376万元用于贷款贴息,484万元直接补贴。直接补贴主要用于:林果种植项目141万元、林下养殖项目55万元、大棚项目80万元、景观树项目108万元、合作社项目100万元。

七、组织管理模式

成立合作社。由村“两委”班子领办,全村农户全部入社。合作社成立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副董事长2名,董事2名,会计1明,生产管理人员5名。实行股民代表大会制度,董事会成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由股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社员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

合作社实行股份制运营模式,社员以土地和资金两种形式入股,土地每亩作价800元,资金入股每股800元。

合作社经营方面,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按照公开、透明、民主方式选举或聘用总经理,推行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实现合作社运营安全高效。

合作社财务收支实行报账制,合作社生产支出和收入金额及其他各项开支,须由合作社理财小组审核批准后,才能生效。

利润分配方式:每年进行一次利润分配,在确保社员每亩800元固定股金分成的同时,对利润进行再分配,每年按利润的5%提取出保障金(用于合作社流动资金,数额充足后,可用此资金为社员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其余利润再按股进行分红。农民在合作社工作,可领取相应的工资薪酬。

八、建设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间:2015年4月——2017年12月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休闲旅游村建成投入使用后,年可创效益1409万元。其中:

生产收入方面,特色农业区亩平均收入4000元,扣除成本,亩效益3000元,108万元/年;立体种养区亩平均收入4700元,扣除成本,亩效益3700元,75万元/年;温室种植,亩效益3万元,330万元/年;苗木种植,亩效益6万元,按每三年一次产出计算,平均520万元/年;林下养殖珍禽每个大型禽舍效益15万元,75万元/年,普通珍禽每个大型大型禽舍效益5万元,50万元/年,;产品加工销售按亩增加1000元计算,73万元/年,立体种养亩效益800元,13万元/年,珍禽产品加工按每大型禽舍3万元计算,15万元/年.

休闲旅游方面,按年接待游客5000人计算,每人服务性消费300元,150万元/年。

(二)社会效益

项目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可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引进现代企业竞争、激励机制,走共同致富之路。拓展发展途径延长产业链条,为全区及全市开创合作社发展新模式。休闲旅游村的发展将为大中城市居民提供新的度假观光场所,带动当地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间接增加经济收入200余万元。

旅游村建成后,可创造150个就业机会,按每人每年3.6万元计算,年可创造社会效益540万元。

(三)生态效益

项目生产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除草剂,使用生物有机菌肥、生物农药,采用诱虫灯诱虫、生物杀虫、频振灯杀虫等生态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将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源头把关杜绝农药、化肥、除草剂的面源污染,生产处安全健康的农产品。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对生态保护的投入,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努力建成天蓝、地绿、水净、安居、增收的美丽村庄。

石辛庄村附近有舍夫德、海达勒德木板教堂、布罗斯动物园、布罗斯纺织博物馆、纳斯城堡、布罗斯等旅游景点,有小站稻米、宝坻大蒜、大港冬枣、宝坻大葱、宝坻天鹰椒、宝坻黄板泥鳅等特产,有京东大鼓、评剧、林亭口高腿子高跷、天津葫芦制作技艺、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等民俗文化。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