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山吴氏祠

陡山吴氏祠

共 170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22

历史沿革

陡山吴氏祠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后来毁于火灾。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重修陡山吴氏祠,后不幸再次失火。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陡山吴氏祠,历时两年建成。

建筑格局

结构

陡山吴氏祠坐南朝北,砖、石、木结构,三进院落,占地面积3000平米,其中建筑面积达1410平米。陡山吴氏祠主体建筑由前幢观乐楼、中幢拜殿、后重寝殿组成,前、中、后三幢之间,有庭院间隔,廊庑相连。

特点

陡山吴氏祠三幢屋顶上均建有龙头鱼尾式飞檐,檐口挂碗口大铜铃,其他建筑构件或彩绘、陶塑、木刻、石雕,其题材广泛,系当地民间艺术流派“黄孝帮”的得意之作,有“湖北民间工艺宝库”的美誉。
陡山吴氏祠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各种古建筑装饰工艺技法齐全,题材广泛,且制作精良是徽派古建筑艺术砖、石、木雕的宝贵遗产。
陡山吴氏祠

主要建筑

牌楼

陡山吴氏祠的牌楼是一座龙头鱼尾式的三层飞檐建筑,屋檐上还悬挂着铜铃,正中的匾额上书写着“陡山吴氏祠”这三个大字。步入大院,大院中还有两株清同治年间种植的桂花树,仍然枝繁叶茂。

观乐楼

观乐楼正面为重檐歇山牌坊式门楼,大门两侧设圆形石鼓,柱坊之间用赤红石浮雕“文王访贤”“大禹耕田”“二十四孝”等先贤人物故事。横梁阳刻隶书横匾“家承赐书”,其正上方有阴刻楷书竖匾“吴氏祠”。观乐楼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后台,前台为单檐歇山灰瓦顶,后台为单檐硬山灰瓦项;明间屋顶高出次、梢间2.5米,分上、下层。

观乐楼戏台

陡山吴氏祠前幢进深6米,分上下两层,明间上层向院内伸出,形成一面积约40平方米的戏台,戏台与两侧钟鼓室,后台连成一体,呈凸字形,由门道干墙和16根圆柱支撑。正中有屏风、旁开上、下场二门,戏台正上方有八角形藻井,彩绘“太极八卦”等图案。其下檐正中豁出,镶“观乐楼”金字横匾。柱间有大枋、悬枋,大枋与悬枋间有券栅。戏楼正面与正殿相对,两侧有回廊,戏台配房与回廊有过道相通,回廊有台阶与正殿相连,中间形成院落。回廊既作通道,亦可作为看楼使用。观乐楼戏台前沿横枋通长8米,高0.5米,采用浮雕与镂空雕技法展现了武汉古镇的壮美景致和繁华景象。

拜殿

陡山吴氏祠的拜殿是宗族议事之处,分为上殿和下殿,里面供着吴氏列祖列宗牌位。

正殿

中幢正殿,原为吴氏族人供奉先祖,处理族中事务之所,由三十根圆柱支撑,进深约12米,殿前有石制栏杆,柱头雕刻瑞兽,栏间浮雕先贤故事。殿中后部有一木制屏风壁,应为摆放祭台之处。殿内遍布各种不同内容的彩饰、雕饰。

天井

绕过中殿屏风,及至后幢寝殿。两殿间有天井,内有一对石砌花台,种植梅树,两侧各厢房两间,雕花隔扇门窗,分别镌刻“鱼”“樵”“耕”“读”四字,以凤首龙纹为笔画,构思奇特,笔画流畅。隔扇上浮雕“西厢记”之类戏曲故事,寝殿进深约10米。正门为通排高5米有余的雕花隔扇门,其内由六匹龙门梁架支撑。门额、立规、柱枋均由上好下江石条砌筑,柱枋之间用赤红石块浮雕“文王访贤”“大禹耕田”“二十四孝”等先贤人物故事。

研究价值

陡山吴氏祠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精巧,装饰极富地方特色,是湖北乡土建筑中的宝贵遗产。陡山吴氏祠现存建筑格局,为鄂东地区乡土建筑的代表作,以它保存的完整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鄂东第一祠”。

保护措施

1992年,陡山吴氏祠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陡山吴氏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陡山吴氏祠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八里湾镇陡山村。

交通指引

红安县人民政府距离陡山吴氏祠32千米,可自驾前往。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