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窝镇
地名由来: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移民实畿,有章姓汉子随军迁张家窝村东一高埠之处(今张家窝粮库),搭窝铺居住,故名章家窝铺,又称章家疙瘩。嗣后,章家后人或迁走或亡故。然而,民间“章”“张”两姓音偕,混淆不清。再者,“章”姓为少见姓氏,远不如“张”姓显然。 年湮月远,遂用“张”取代“章”。该村亦有自山西洪洞县迁居的少数张姓移民于此落户。因 此,俗呼章家窝铺为张家窝村。
2022年12月,张家窝镇被认定为2022年天津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复审)。
2021年10月,张家窝镇被认定为2021年天津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张家窝镇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2020年天津市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出炉,张家窝镇上榜。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张家窝镇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7月,张家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6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张家窝镇第四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2005年10月,张家窝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张家窝镇地处天津市西南部,面积44.5平方公里,人口3.1万,共有16个自然村,2个居委会。多年来,张家窝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999年,张家窝镇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2年,被市文明委授予创建文明城镇“五个一”活动先进城镇;2003年,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天津市环境卫生红旗单位,田丽社区被评为天津市先进社区党组织,镇机关连续两届被评为市级文明机关;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窝,巢也。巢,家也。家,放眼天下之处也。张窝处渤海之滨,占京津冀要略之地,居于此,顾四围,破岑寂,酬壮志。
相传,明燕王朱棣扫北,同时迁洪洞等三县百姓充实京畿。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一章姓军官奉命率军围剿河间沧州一带叛逆,行军路上,天降大雨,多日不停,江河溃堤,洪水淹没许多村镇民宅,该章姓军官带领士兵和逃水百姓逃至一制高地驻扎,搭窝铺居住,幸免于难。后人们便习惯称此地为章家窝铺又称章家疙瘩,后因“章”与“张”读音相同,此地逐渐俗称张家窝村。据传,当时很多难民和士兵因为腹中无食面临饿死的危险,章姓军官派人四处寻找食物,后在该高地的西南部,发现两颗果实累累的枣树,人们纷纷以枣充饥,度过此劫。后人也因此把这两颗枣树说成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神树,同时为了纪念章姓军官带领祖辈逃过劫难,在两颗神树附近修建了疙瘩爷庙,至今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