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
地名由来:西华之名起于春秋,时为宋国大夫华氏封邑(宋大夫正考父,食采于华,为华氏)。据《西华县续志》载:“长平县城西北有宋华氏,其族既大,且居住宽广,乃分东西,东者有东华城,在今太康县治南,西者在汉时置县”。又据《水经注》载:"有东,故言西矣。"东即东华城,西为西华城,故得名。
2023年3月,西华县被确定为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3年1月,西华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西华县入选。
2021年9月,西华县上榜2021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位列第97。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西华县人口数量为66.28万人,位列周口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位列河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5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86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西华县位列第361名。
2021年1月,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名单出炉,西华县上榜。
+查看更多西华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西华县处于豫东平原黄泛区腹地,隶属河南省周口市,总面积1194平方公里,耕地110万亩,辖22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农(林)场,450个行政村(社区),22个民族,97万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华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研判经济发展大势,紧紧围绕“生态西华、宜居西华、创业西华、魅力西华”建设目标,强力推进“经济开发区、临空经济实验区、特色商业区、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园”四区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县、全国安全饮水工程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全国一事一议规范管理县,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十快县”、全省产业集聚区产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省“美丽乡村”工作先进县、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六五”普法先进县、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县、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省技防建设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生态之城。西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747毫米,无霜期216天,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西华地势平坦、水盛林丰,海拔47.8米~55.8米,年平均降水量747毫米,沙河、颍河、贾鲁河、双狼河、新运河、清流河、洼冲沟等14条骨干河道蜿蜒境内,总排水面积1072平方公里,林木总株数2600余万株,林木覆盖率25.6%,是全国绿色小康县、全省林业生态县;西华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黄桥鲜桃、奉母粉条、红花苗木、田口木耳、迟营青茄、东王营葡萄、清河驿甜瓜等享誉海内外,形成了新优杂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无公害蔬菜和优质食用菌五大特色农业品牌,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全国商品粮主产区。特别是近年来,西华在全国率先创建过程农业示范县,开展农药残留降解、化肥减量和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创新研发奈安生物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已通过农业部检验认定,相继在8个省区得到推广,被认定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漫步西华大地,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景色怡人的沙颍河畔,风光旖旎的万亩桃园,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宜居之城。西华在全省率先开展并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与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村共建”等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服务群众、锤炼干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之路。西华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中心城区为核心与小城镇适度集聚相结合,科学推进就地新型城镇化。积极谋划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以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四城联创”为抓手,提速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高标准编制了以中华路为南北中轴、东至大广高速、西至城西工业园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创新谋划并大力实施了“两桥、三场、四城、四区、五河、五湖、五园、六馆、九城、十公园、三十路、三十小区和三十游园”等一系列打基础、惠民生、谋跨越的带有“四梁八柱”性质的基础设施工程,宽阔整洁的城市街道、和谐宜居的生活小区、清新亮丽的游园广场、功能完备的服务设施,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文明与活力!尤其是随着贾鲁河、双狼河和东风运河三大城市生态景观带建设全面启动,全民体育活动中心、群众艺术活动中心、博物图书中心、科技展览青少年活动中心“四馆”相继建成开放,太平洋五星级酒店城市综合体的魏晋风格、博物馆群项目的北宋风格、奥特莱斯国际文旅小镇的明清风格与上亿城市综合体的民国老上海石库门风格等“文化商业”景观群,与行政新区、特色商业区、经济开发区共同构成时空隧道般的靓丽风景线,一座和美温馨、别具风韵、生态宜居的现代新城将耀世中原!
创业之城。近年来,西华县委坚持“领导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就是作难的、就是担责任的”定位和“抓具体、具体抓,亲历亲为、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要求,以创新为引领,培育新业态,厚植新优势,汇聚新动能,初步形成了“四大发展平台”:以“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为目标定位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以“飞机制造维修、航空物流、应急救援、飞行员培训、观光旅游、农业服务”为发展方向的临空经济实验区,以“高端酒店、电子商贸、休闲娱乐、餐饮美食”为核心功能的特色商业区,以“创世文化、非遗展示、禅修养生、生态农业”为发展主线的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园区。在“四大发展平台”四核发力的强劲驱动下,县域经济全面提档加速,二三产业空前活跃,城镇就业大幅增长,城镇化率提升至38.61%;富士康、福喜、中电建等500强和行业30强企业相继落地西华,奥特莱斯国际文旅小镇、红星美凯龙住建集采中心、润商西华新中心等项目强势入驻,特别是随着国内县级第一例通用机场、国内最大的无人机产业集群、豫东最大周口首家电商产业园的成功谋划和创新建立,随着郑合高铁西华设站、沙颍河航道通江达海,机西高速、大广高速、商周高速、宁洛高速穿境而过,S102、S213等5条省道互通互联,西华已经成为全省具备高铁、高速、航空、水运“四位一体”交通网络独特优势的县,正式融入“郑州一小时经济圈”,成为豫东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
魅力之城。西华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汉代(公元前202年)置县,历称华邑、娲城、箕城、长平、鸿沟等,唐代复名西华至今。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世代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肇立乾坤,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神话故事,与西华现存的盘古寨、盘古墓、女娲城、女娲宫、女娲陵等历史文化遗迹,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华原点文化遗址群。被中国大众文化学会认定为“盘古女娲创世文化传承基地”,中央文史研究馆在西华设立盘古女娲创世文化研究课题组。盘古女娲创世文化景区顺利晋位“AAA级”,成功举办“丁酉中华文化论坛暨世界易经大会中国·西华盘古女娲祭拜大典”、“2016·海内外杰出女娲走进西华”系列文化活动。西华文物众多、遍布古迹,千年古刹龙泉寺景致清幽,中兴之帝商高宗陵原始古朴,箕子读书亭衍畴台波光环绕,杜岗会师纪念馆纪念碑庄严肃穆,原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岚清等在此工作过的国家计委五七干校旧址荏苒如初。中华名吃逍遥胡辣汤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成功走进央视《舌尖上的中国Ⅲ》;黄桥万亩桃园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美丽田园;西华还被誉为中国“书法之乡、杂技之乡”。
西华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期,作为中欧空中丝绸之路郑州航空港配套物流港、郑合高铁沿线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周口连接郑州的桥头堡、创世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必将成为经济建设充满活力、社会发展具有定力、文化生态富有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必将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陶冶情操的净地、观光旅游的乐园!
生态、宜居、创业、魅力的开放西华欢迎您!
历史沿革:
夏属豫州。
商属王畿。
周归陈,陈灭归楚。
秦属颍川郡。
西汉始置西华、长平二县,属汝南郡。
东汉因之。
三国魏属汝南郡。
西晋省西华入长平,属颍川郡。
南朝宋复置西华、长平二县,属陈郡。
北齐省长平入西华,属信州。
隋开皇元年(581)改为柳城。
十八年(598)改名鸿沟,徙治颍水北(即今娲城街道)。
隋大业元年(605)复称西华,属淮阳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为箕城。
贞观元年(627)省入宛丘。
长寿元年(692)改武城县。
神龙元年(705)复称箕城。
景云元年(710)复名西华,属陈州。
北宋初仍属陈州,后属淮宁府。
金置清水县(治所今逍遥镇)。
元至元二年(1265)废清水县入西华县,属陈州郡。
明属开封府。
清属陈州府。
1914年属豫东道。
1927年道废,直属河南省。
1932年属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淮阳专区。
1953年划入许昌专区。
1965年划入周口专区。
1969年属周口地区。
2000年属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