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要读这6本书

共 4749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0-10-28 11:33

10月份,要读这6本书。

每一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画外音:长文,慎入。

第一本:《追风筝的人》,关于亲情


为你,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义无反顾,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来自《追风筝的人》一书。


这本书中,除了讲述父子亲情之外,还讲述了阿米尔和哈桑一主一仆两个少年关于友情的故事。


这个自我救赎的故事,发生在阿富汗,在我们印象中,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家,充满了暴力和灾难。


可这两人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美丽和温情,这也是人性中令人动容的一面,如同哈桑一样。

然而,书中的阿米尔却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有着人性中自私怯懦的一面。

他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却在一次风筝比赛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悲剧发生在哈桑身上,懦弱的阿米尔没能挺身而出,反而想尽办法将哈桑赶出了自己家,不久后,他也跟随自己父亲去到了美国。


成年后的他因为自己的愧疚而痛苦,选择回到故乡,想要弥补过错,却意外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关于儿时的一切,噩梦再度重演,再一次面临相同境地的他,究竟会作何选择?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


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


罪行只有一种,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爸爸说,"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你懂吗?"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看书,扫码自己买


听书,扫码直接听


第二本:《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一条不寻常的纽带。
 
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赤野沙漠中,或是在茫茫大海上,一程一程传递着文明的薪火,引出了无数传奇故事,也点亮了东方和西方的世界。
 
这条纽带有一个浪漫的名字——丝绸之路。

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这四个字,并不陌生。
 
然而我们对于丝绸之路的认知,却往往仅限于新闻和课本。
 
每当聊到这个话题,大家可能都能说出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但如果追问更多,大部分人就开始迷茫了。

“丝绸之路到底是从哪里出发的?到达哪里?沿途会经过哪些国家?这些国家里都发生了些什么样的故事?”
 
“为何国家要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政策?它对于我们国家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而在这条路上发生的历史对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条神秘的道路,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好奇。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今天分享的这本《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找到。

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批阅了世界知名图书馆1000多本文献之后,向我们描绘了丝绸之路上几千年来的文明进程。

三大宗教的兴起,罗马帝国的崛起,美洲大发现,美苏冷战,两次世界大战,一带一路,这一切的一切都包罗在这本史诗级巨著中。

作者告诉我们,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多文明的穿行与交流之路。

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

即使放眼21世纪的今天,世界重大事件无不发生在“丝绸之路”——伊拉克战争、ISIS恐怖主义、克里米亚危机、导致英国脱欧的欧洲难民问题……

都发生在丝绸之路这座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世界中心舞台上。

丝绸之路不仅主宰了人们的过去,也必将决定世界的未来,它一直都是世界运转的轴心。
   
中国人对于丝绸之路总是怀着别样的情感,当然也包括我,这本书让我见到了这条道路千万种不同的面孔,原来丝绸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的多。

看书,扫码自己买


听书,扫码直接听


第三本:《贫穷的本质》,关于努力

薛兆丰说过这样一句话:

“贫穷其实是两个词的组合,是指你当前财务状况差,而是指穷尽、没有希望了。

很多年轻人人力资本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只是还没到收获大量资产变现的年纪。”

可让人惋惜的是,有很多人正在浪费自己最大的财富,逐渐的走向穷尽,没有希望的深渊。

他们一边抱怨着自己的工资低,整天哭穷,一边又心安理得的浪费时光,把时间花在娱乐上。

看着自己微薄的收入,忍不住要碎碎念:“为什么我会这么穷?”

但却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没有努力的结果。

我们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状态的权利,可如果你自己安于现状,不愿前进,就不要责怪别人不给你留情面。

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贪图安逸和不思进取。

《贫穷的本质》就向我们揭示了这个道理,导致我们穷尽的绝不是身外因素,根本在于思维。

逃出“贫穷陷阱”的“梯子”是存在的,但并非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而且人们似乎不知道怎样踏上“梯子”,或者他们甚至根本不想那样做。


我们和穷人思维上没有本质区别。


去医院看病,明明看不懂,但主观会觉得医生肯定做不必要的检查了,在我们认知水平达不到的领域,我们也喜欢按直觉和情绪去理解很多东西。


它通过研究这个世界上最为贫穷的人群,找到了贫穷背后真正的原因,总结出了为什么他们无法摆脱这种可怕的贫困?



看书,扫码自己买


听书,扫码直接听


第四本:《思考,快与慢》,关于思维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去店里买12寸的披萨,此时恰好12寸的都卖光了。


于是店员问你,能不能换成三个6寸的披萨?

第一反应,你会答应还是拒绝呢?

如果你同意,那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你,你亏大了!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下意识地用直觉判断问题。

因为这样快捷又省力,不用做复杂的思考活动。

我们累积记忆,让大脑给我们形成一套习惯的认知模式,冠上一些常规的印象。

但是,我们这些由直觉与记忆产生的想法,不仅草率,而且会产生很多偏见,甚至是错误。

更糟糕的是,我们常常察觉不到这种偏见与错误。

今天分享的这本《思考,快与慢》就揭示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我们的大脑太容易上当了,常常高估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根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性。

原来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两个系统,作者将它称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是快思考,类似我们常说的直觉,帮助我们在生活琐事上快速作出反应,比如怎么穿衣服、怎么刷牙等,这能节省日常生活的脑力损耗。

它可以让我们快速回答2+2等于多少,但面对“28*46”这种稍稍复杂的问题,就要交给系统2,也就是慢思考处理,它更理性、更谨慎。

但是人实在是太懒惰了,快思考就成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主宰。

这种直觉式的思考会经常让我们在判断与决策中产生偏见,错过了更好的选择。

改变一个人对人性的看法很难,改变一个人对自身阴暗面的看法就更难了。


我们能相互交流,因为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文字的运用水平都相当。


我们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书里不仅详细阐述了这种思考模式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来引导我们认识习惯性思考模式的弊端。

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会让我们变成直觉的奴隶。

看书,扫码自己买


听书,扫码直接听


第五本:《错误的行为》,懂一点经济学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每次买回来一堆东西,就算派不上用场,也宁愿闲置在家里。


直到房间变得越来越挤,不得不挂在网上转卖时,我才拖拖拉拉地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一个一个的打包,可一想到这些东西就要到别人手里了,我就不想打包了,总觉得卖掉太可惜了。


这些东西无论是一双鞋、一件衣服还是一套化妆品,无论我们花了多少钱买回来的,一旦失去它,我们都会非常的不舍。


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物品如此看重?就算它不值几个钱,我们也要把它们当作宝贝一样看待呢?

这种情况在我们今天要解读的《“错误”的行为》这本书中,被叫作“禀赋效应”的典型表现。

它告诉我们:当我们拥有某件东西时,会比没有的时候更高估它的价值。

所以我们的房间里就算堆满了没有用的东西,我们也不舍得把它们卖出去。

作者理查德·塞勒,作为行为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把这种做法叫作“错误”的经济学行为。

在书中,查德·塞勒将这个看似复杂难懂的经济学行为化解为有趣的故事,用诙谐幽默的文字教我们如何判断这些“错误”的行为。

除了禀赋效应,在书中,理查德·塞勒还讲到了其他常见的行为。

比如交易效用:明明是同一瓶酒,为什么我们能接受的价格就会比较比街边小店的价格要高得多;


比如心理账户,为什么我们花85块吃一顿自助餐,一定要吃到撑才满意呢?


认清了这些“错误”的行为之后,他还教我们如何去修正和回避那些错误的经济行为。

让我们能够在面临各种外界因素干扰时,仍然能够做出理智的决定。


看书,扫码自己买


听书,扫码直接听


第六本:《菊与刀》,了解一点日本

《千与千寻》,在中国重新上映了。


电影MV的一句配文让无数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十八年久等了,请多多关照。”

小时候看,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小女孩去异世界救爸妈的故事。

而现在会发现,这是第一部教会我们成人世界并不美的动漫。


说到《千与千寻》,其实最值得关注就是它的作者——宫崎骏。

这位老人,把“工匠精神”这四个字,演绎的淋漓尽致,堪称动画界的“巨匠”。

从创作《天空之城》到现如今,宫崎骏已经七次退隐,又七次复出。

他始终放不下的就是动画,他对动画的“疯魔”程度,是世人有目共睹。

在他最后的作品《起风了》中,一个长度仅四秒的镜头,画了17万张的手稿,据说制作长达一年以上。

而这部作品的问世,他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这部作品,宫崎骏在日本国内被右翼骂成卖国贼,在国际又被质疑为二战招魂。

他原本可以做一部合家欢,安度晚年,但老爷子还是选择二战这种有争议的题材,没有回避矛盾。

他将自己对时代的思考融入这部收山之作中;将自己的反战思想,用作品展示给世界。

他甚至可以为了反对战争,拒绝领取奥斯卡大奖。

宫崎骏的匠人精神和反战思想,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可同时也促使着我们又一次思考日本这个国家。

为什么日本在二战期间给我国人民造成了那么深重的苦难,却至今不肯承认战争罪行?

偌大一个国家,像宫崎骏一样认为日本需要赔罪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日本首相还要到供奉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去参拜,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所了解的日本,仿佛是无数矛盾的结合体,他们既保守又激进,既儒雅又狂暴,到底哪一种面貌才是真实的日本?

这一切的答案都在这本《菊与刀》中,他向我们全面的展示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矛盾感。

一个人要是有所畏惧,那么他就不是神,也不是不可触碰的存在了。


虽然每个灵魂原本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如同一把新刀,但是,如果不勤于磨砺,它就会失去光泽。


人们只有自己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


日本人鞠躬意味着施礼者明白别人的权利,原本由自己处理的事情承认别人有权干预;受礼者的一方也认识到自己'要承担与其地位相当的责任。


在日本,人们在做事时就是这样一分为二的。一个正派的人在接受他人的恩惠时,他对这份恩情是记忆犹新的;而当他受到别人的侮辱时,那种耻辱也将是刻骨铭心的。


一个岛上的小国,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甚至非洲,真是令人深思,想了解这个国家,可以从《菊与刀》开始。

看书,扫码自己买

听书,扫码直接听

扫码加入“架构师之路”读书会,1年100本书

读一本书,不难。
坚持读书,不简单。
今天起,让我们相互督促,一起读书。
浏览 2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