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共 1855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48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晋绥行政公署)在此成立,一二零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此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暨八路军一二零师师部进驻西院(花园)。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8日,正式称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1949年2月取消建制。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一二零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下半年撤离南下。

建筑格局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分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原为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的宅院和花园,抗日战争时期全部捐献抗日民主政府。建有石拱窑洞六孔,既是贺龙等晋绥主要领导人旧居,又是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路居。西北为当年自建的军区大礼堂,即毛泽东召开晋绥干部会议旧址。西南面为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谈话旧址。
东院为四合院,原晋绥行署正副主任续范亭、牛荫冠长期居住和工作在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石窑洞三孔,紧连东侧又建一孔。东西厢各有石窑两孔。正南原为普通瓦房数间,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砖木展厅。
西院原为牛友兰的后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六孔石窑洞,前带插廊。西北面的大石窑为当时军区司令部增建的礼堂。院子的西南有瓦房八间,为警卫排住房。

文物遗存

六柳亭,位于院子正中,又名“六角亭”,由贺龙亲自设计,亲自栽树。
1997年,六柳亭南面建立贺龙汉白玉石雕像。

文化活动

历史事件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龙与关向应遵照党中央指示,率一二零师从陕北挺进抗日前线,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一二零师在给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广泛发动武装群众,开展兵民结合的武装斗争。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一二零师粉碎了日军对晋西北的“五路围攻”,收复了岢岚、保德、神池等7个县城,奠定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同年11月,一二零师奉党中央之命开赴冀中,与冀中军民并肩作战,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晋绥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晋西北行政公署在兴县蔡家崖成立,续范亭任行署主任。同年6月,成立晋西北军区司令部,贺龙任司令员,军区下设4个军分区。晋绥抗日民主政权和军区的建立,表明晋绥抗日根据地成为的前卫阵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此后数年,晋绥边区和晋察冀连成一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蔡家崖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并亲笔题写了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人物

贺龙(1896—1969年),党和国家、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民国三年(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民国十五年(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1师师长,第20军军长。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率部长征。

文物保护

1996年11月24日,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S218与蔚汾北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210米。

交通路线

上海市——沪嘉高速——沈海高速——长深高速——日兰高速——京沪高速——泰新高速——济泰高速——济南绕城高速——京台高速——青银高速——南绕城高速——阜赞高速——京昆高速——太临高速——217省道——黄榆线——蔚汾高速——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