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将来的你不埋怨现在的自己?

程序视界

共 2986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1-13 17:51

最近有件事,让我颇感沮丧。
女儿笑笑决定放弃羽毛球课,打死也不再续了。
我苦口婆心劝她说,学会一种运动,现在对身体有好处,等将来步入社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多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
可是她就是不听,说教练一直让练发球接球,从不让对打,一点意思都没。她还说,这个羽毛球课,她本来也不喜欢,是妈妈给报的,不喜欢的事,为什么要做。
我想想她说的话,竟然觉得很有道理。
可是转念一想,还是觉得她就这么放弃了不合适——她至今还没有喜欢上任何一项运动,游泳、跆拳道、足球,全都放弃了,这个再放弃,谁知道还会不会喜欢上别的运动,谁知道会不会养成“半途而废的坏习惯”。
然而我居然想不出来有力的理由来说服她,只是脑海里不断翻腾着一句话——明明这事儿将来很有用,为什么她现在就不愿意在这上面花功夫呢?
翻来覆去把这句话念叨了几遍,我忽然一惊——啊,我不也是这样子吗?
2017年7月,自由职业伊始,我就觉得必须要掌握几种写作框架,并且学会故事化写作,把写作能力提升一个层次,可直到今天,也没有持续、系统地练习过,写作水平还停留在高级新手的阶段。
2018年底,深觉思维导图对阅读转化成输出以及提炼写作大纲很有帮助,决定2019年要看完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一书,练熟至少三种场景下的使用方法,结果2019年底回顾时,发现书只看了前几页,练习一次也没做。
一念及此,惭愧至极。
◇◇◇
同时,心里也升起一个大大的疑问——为什么明知一种技能将来会有大用,现在却无法持续投入时间进行练习呢?
结合女儿的案例,和我自己的几件事情,思来想去,我发现,排除掉客观情况(比如没有客户),还有四点常见的原因会导致这种现象。
第一点,我们知道某种技能有用,是从逻辑上推演出的结论,并没有觉得自己真的已经拥有了这个“财富”,并不能真的感受到这种技能发挥作用时自己的样子、情感、状态等等,这样就既无法从正面产生足够的动力,也无法因为损失厌恶而从反向产生动力。
比如我觉得写作能力提升后可以帮助我在几年之后写出一部畅销书来,但那时我会变成什么样子,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并不能深切的体会,所以,我的想象,也仅仅是觉得,嗯,那样蛮好的,值得,然后,就觉得要持续进行写作练习。但这种走脑的分析带来的动力,并没有强烈到推着自己非要天天练习不可的地步,一有紧急的事情找上身,就会把它挤掉。
第二点,这些技能练习的效果,往往不能即时显现,而要等到很久之后才能有所体现,这就导致我们感知不到必要的反馈,体会不到成就感,就会慢慢丧失动力。
比如我女儿练习羽毛球,上了一个学期,天天都在发球、接球、练动作,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和某个人打上几个回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过某个人,这就让她觉得练来练去没效果。
第三点,练习往往需要大量单调、重复的过程,比较枯燥,而我们天生喜欢新奇和刺激,遇到无趣的东西会本能地想要回避。
比如我2019年的一个目标是写15篇SCQA结构的文章,但真执行时,就发现每次都按这个结构写,真的好没意思,于是写了两篇,就又随心所欲了。
第四点,总觉得时间还早,隔三差五兴致来了练一下来得及,就算现在不练将来再练也来得及,于是就总是延后,延后。
其实,像编程、写作、讲课、咨询等等技能,往往需要3000小时以上的有效投入,才能达到胜任者水平,而在有学业或有工作的情况下,一天能投入3个小时,就非常不错了,这样就需要1000天,也就是三年左右,才能小成,可以做事,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很快就要用到某个技能时再开始练习,就会发现,哎呀,怎么就来不及在十天半个月内搞定了呢……这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那么,既然知道了原因,怎么才能做到“从现在开始就为将来有用的技能进行练习”呢?
笑笑从幼儿园到现在小学五年级,放弃过舞蹈、围棋、跆拳道、游泳、足球、象棋、古筝、书法等等兴趣班,但有一个叫番茄苗的班(教绘画和陶艺),上了三年多,前阵子又主动要求续费了一学期。
从她这个行为上,我找到了三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创建即时反馈。
笑笑所上的番茄苗兴趣班,课程设计很有意思。陶艺的课,最多两节,就会让你做出来一个小物件,还帮你烧制出来。绘画的课,每节课结束,你都能创造出自己的作品。笑笑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上了几年,现在家里已经摆满了她的陶制物件和绘画练习作品。
这种设计,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给孩子即时反馈。这个和她上的羽毛球课就大不相同。
创建即时反馈,是我们在学习各种技能时都可以采用的策略。
比如你要利用业余时间成为专业的钢琴弹奏者,可能需要5000小时以上的学习与练习,每天3小时,需要五年左右,那就可以把五年的目标,拆到三年;把三年的目标,拆到一年;把一年的目标,拆到一个季度;把一个季度的目标,拆到一个月;把一个月的目标,拆到一周;然后,给每一周的练习,都设计一个肉眼可见的成果。这样,反馈周期就足够短了,你就可以经常体会到“小胜利”,小胜利能带来成就感,能提升自信和胜任感,可以推着你继续前进。
第二种策略,设计更有趣的练习。
笑笑上幼儿园大班时,在缤纷鸟学过将近一年的画,因为后来每节课都要画几何图形、涂色、练手法,她觉得枯燥,没意思。而在番茄苗这边,这次会让你画小人国,下次让你画老师或者画自己,再下次又可能让你画一个动漫人物,于是笑笑就觉得新奇、有趣,在完成这些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也循着老师们的教学设计,练习了相应的技能。
有趣,是能吸引我们尝试的有效元素,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技能类的课程,会引入游戏化的方式。我们自己在练习某种技能时,也可以尝试着去设计一些比“每天拔刀2000次”这样更有意思的方式。
第三种策略,让自己现在就体会到所学技能的意义。
笑笑有一个小小梦想,将来出版自己的儿童故事书,自己写故事,自己画插画。她每年寒暑假都会写故事,然后自己动手画插画,装订成册,放在飘窗上、书架上或者书桌一角。这些小册子,让笑笑有种感觉,一旦她有了画画的能力,就可以创作出比我的文字书更有意思的“作品”,所以她会有把画画这件事持续做下去的动力。
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尽管有些技能得等将来练到一定水准才能真正为我们创造成果,但如果当下就能体会到它对于我们的意义,那我们就会有直接的动力来练习。
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形象化的方法,来让自己切实感知到某种技能的意义。像创造0.1版本的作品、制作愿景板、拍摄封面故事、COSPLAY未来的自己……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我们把用这些方法生成的资料,放在自己每天都可以看见的地方,就能时时提醒自己,强化动力。
◇◇◇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想起接下来几年要精进的技能——写作,我告诉自己,接下来一定要落地行动,用好这些策略。所以,接下来的两年,你一定会在这里看到各种不同风格的文章,那是我为了“不让将来的我埋怨现在的自己”而做的练习。

推荐阅读

书单 | 12本职场成长书,给想精进的你

或许你正在做拿命换钱的事

当你在对的地方工作,机会就会慢慢显现

快手将全员开启大小周,你怎么看?

欢迎添加安晓辉老师微信a32352937

一对一咨询识别上图二维码

文字咨询请戳阅读原文

浏览 4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