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诗全编
1980年3月,拙编《鲁迅诗歌注》修订本出版后,接到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胡秉之先生1983年1月23日来信,提到“迄今发现的鲁迅全部诗歌共有多少首?有的注本说是六十题七十五首(西北大学中文系《鲁迅诗歌选注》),有的说是六十题七十七首(江西大学图书馆《鲁迅诗歌选注》),有的说是六十一题七十八首(临沂师专中文系《鲁迅诗注析》),您的注本则为六十二题七十九首”。这是说我的注本比人家最多的注本多一首。这多一首即鲁迅《斯巴达之魂》中的《战哉歌》,他们认为这是鲁迅的译诗,所以不收。我是作为附录收进去的。这首诗究竟是译诗还是创作,因为《斯巴达之魂》的原本是从哪儿来的,鲁迅说“再也记不起它们的老家”,因此作为创作收在《鲁迅全集》里,所以把《战哉歌》作为附录。但这首《战哉歌》是否为鲁迅的创作,虽得不到证实,却得到旁证,应该是鲁迅的创作。因为鲁迅在1903年写《斯...
1980年3月,拙编《鲁迅诗歌注》修订本出版后,接到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胡秉之先生1983年1月23日来信,提到“迄今发现的鲁迅全部诗歌共有多少首?有的注本说是六十题七十五首(西北大学中文系《鲁迅诗歌选注》),有的说是六十题七十七首(江西大学图书馆《鲁迅诗歌选注》),有的说是六十一题七十八首(临沂师专中文系《鲁迅诗注析》),您的注本则为六十二题七十九首”。这是说我的注本比人家最多的注本多一首。这多一首即鲁迅《斯巴达之魂》中的《战哉歌》,他们认为这是鲁迅的译诗,所以不收。我是作为附录收进去的。这首诗究竟是译诗还是创作,因为《斯巴达之魂》的原本是从哪儿来的,鲁迅说“再也记不起它们的老家”,因此作为创作收在《鲁迅全集》里,所以把《战哉歌》作为附录。但这首《战哉歌》是否为鲁迅的创作,虽得不到证实,却得到旁证,应该是鲁迅的创作。因为鲁迅在1903年写《斯巴达之魂》时,还译了法国凡尔纳的《地底旅行》,是据井上勤日译本转译的。在《地底旅行》第六回末,有一首歌,首句“进兮进兮伟丈夫”,钦鸿、闻彬两同志称它为《进兮歌》.两同志找出凡尔纳法文原本来对’也找出中译本来对,都没有这首歌。证明这首歌是鲁迅改写凡尔纳原作时加进去的,是鲁迅的创作。那末在同时写的《斯巴达之魂》,可能也是根据日译本来改写的,在改写中可能也创作了《战哉歌》加进去的。这两首歌都用《楚辞》体’都反映爱国主义精神。有了这一旁证,我更倾向于认为《战哉歌》是鲁迅的创作。胡秉之同志又指出七十九首还不是鲁迅诗的全部,还有一首《宝塔诗》,一首《进兮歌》,没有收进去。
浙江文艺出版社李均生同志,要求把这两首轶诗补进去’把书名改为《鲁迅诗全编》,原版本的附录、后记等仍保留’再加刊行,盛意极为可感。我因此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去找从事《鲁迅全集》校注工作的同志,问他们《鲁迅全集》新版本出版以来,有没有发现鲁迅的轶诗。他们说鲁迅的轶文有’书信漏收的较多,轶诗没有。那末这个本子’说它是《鲁迅诗全编》,在目下大概还可以.在这里,仅向胡秉之同志和李均生同志表示深切感谢。
周振甫
1991.3.21
周振甫 (学名麟瑞)(1911.2~2000.5) 浙江平湖人。中共党员。编审。1931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翌年进入上海开明书店编译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60多年的编辑生涯。1953年至1971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工作。19 71年借调到中华书局,参加整理“二十四史”,随后,在文学编辑室工作。1989年从中华书局退休。
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他一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在认真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又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著述。解放前,编写出版了《班超》、《东汉党锢》、《严复思想述评》等专著。解放后,编写出版了《毛主席诗词浅释》、《鲁迅诗歌注》、《李商隐选集》、《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论漫笔》等书,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1971年,参加《明史》的点校整理工作。1981年参加《鲁迅全集》注释的定稿工作。长期致力于《文...
周振甫 (学名麟瑞)(1911.2~2000.5) 浙江平湖人。中共党员。编审。1931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翌年进入上海开明书店编译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60多年的编辑生涯。1953年至1971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工作。19 71年借调到中华书局,参加整理“二十四史”,随后,在文学编辑室工作。1989年从中华书局退休。
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他一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在认真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又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著述。解放前,编写出版了《班超》、《东汉党锢》、《严复思想述评》等专著。解放后,编写出版了《毛主席诗词浅释》、《鲁迅诗歌注》、《李商隐选集》、《诗词例话》、《文章例话》、《小说例话》、《文论漫笔》等书,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1971年,参加《明史》的点校整理工作。1981年参加《鲁迅全集》注释的定稿工作。长期致力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先后编写了《文心雕龙注释》、《文心雕龙今译》和《中国修辞学史》、《中国文章学史》,并主编《文心雕龙辞典》,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赞誉。他的主要著作已结集为十卷本《周振甫文集》。退休以后,他仍孜孜不倦地奋力撰著,为弘扬与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写出了《周易译注》、《诗品译注》、《诗经译注》等多部古籍今译稿。直到病重住院前夕,还在计划为青年人编写一本《礼记选译》。
他毕生致力于学术文化和出版事业,人品学问堪为师表。他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1987年获首届“中国韬奋出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