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
地名由来:境内古迹大观亭与武昌的黄鹤楼、江州的庚楼相媲美,是“宜城八景”之一。
独秀园景区
独秀园景区
独秀园景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观区人口数量为21.41万人,位列安庆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144位。
2020年10月,第三批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名单出炉,大观区榜上有名。
2020年4月,大观区上榜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名录。
2016年2月,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大观区为2014—2015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12,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大观区为首批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11年5月,中国科协命名大观区这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07年,中国科协命名大观区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大观区是安徽省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区,南濒长江,东沿龙山路、菱湖南路、湖心中路与迎江区毗邻,南与东至县隔江相望,西至皖河农场与怀宁县接壤,北抵集贤北路与宜秀区相连。全区土地面积235.5平方公里,人口27.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53万人。区辖7个街道和3个乡镇。大观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及周边地区风景秀丽,景点众多,处在景盖五岳的黄山、洞齐云旖的庐山、佛山之首的九华山、水石相搏的石钟山和古南岳天柱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几何中心。
行政区划
大观区辖7个街道、1个镇、2个乡:德宽路街道、玉琳路街道、龙山路街道、菱湖街道、集贤路街道、石化路街道、花亭路街道、海口镇、十里铺乡、山口乡。
历史沿革
大观成立于1949年,又名西市区,是安庆市的始源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拥有2000多年的灿烂历史。清末曾国藩在境内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军械所,试制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在中华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0创始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曾在这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京剧鼻祖陈长庚、书法家邓石如、黄梅戏宗师严凤英等在此留下足迹。境内古迹大观亭与武昌的黄鹤楼、江州的庚楼相媲美,是“宜城八景”之一。大观区即由此而冠名。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大观区的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区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以“一区三园”建设为抓手,凤凰科技工业园、十里机构工业园、茅岭工业园初具规模,吸引了一批工业项目入园建设;以房地产业、餐饮娱乐业为带动,商服业正迅速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大观区多项工作特色鲜明,独树一帜,荣获全国、全省先进。2001年至今,大观区先后赢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全省拥军优属模范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省科普示范区”、“全省老年工作先进区”、“全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城市建设
交通十分便捷,南频长江“黄金水道”,北接206、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西以皖河大桥与怀宁、望江县相通,上接赣鄂湘,下通苏浙沪,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明显,是安庆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市政府、安庆石化、华茂集团、曙光化工、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大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市区大型企业事业单位。近几年来,城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先后拓宽改造了五条主干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区交通网络已经形成。新建的一批现代化的商务综合楼拔地而起。长鑫花苑、龙门小区、宏祥山庄、集贤庄苑、宜城水岸、锦银花苑等环境宜人的居民小区遍布全区,形成城市亮丽的新景观。
历史沿革:
清时,境地为怀宁县在城和渌水乡。
1930年,怀宁县乡改区,设区公所,区内设署,下设乡、镇、保、甲。
至解放前夕,安庆城内共设有4镇、37保,其中大观镇下辖9个保。
1949年4月23日,以大观镇为基础,设立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
1952年5月,大观区改称城西区。
1955年9月,城西区改成西市区。
1960年5月22日,西市区改称大观区。
1961年,大观分社改为安庆市大观公社,街道委员会改为分社,管理区改为街道委员会。
1963年10月,由区委直接管理。
1968年8月28日,成立安庆市西市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撤销12个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9年2月27日,撤销西市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建立西市区人民政府。
1980年,西市区复名大观区。
2005年5月,原郊区(后更名宜秀区)的十里铺乡和怀宁县海口镇、山口乡3个乡镇划归大观区,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