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桥乡
地名由来:龙桥土家族乡因境内龙桥河而得名。
2023年3月,龙桥乡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蔬菜)。
2021年11月,国家民委公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名单,龙桥乡上榜。
龙桥土家族乡位于奉节县以南的渝鄂交界处,0驻地含瑞坝,海拔1400米,离县城112公里。龙桥土家族乡东、南与奉节县兴隆镇接壤,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板桥镇相邻。幅员面积118.5平方公里。辖6个村94个社,3003户,11185人,其中:农业人口11035人。土家族人口占2998人。
龙桥土家族乡的地形属峰丛地貌,千山竞秀,万木峥嵘,有一凤、二淌、三窝、四寨、五子、九槽、十坝、十二坪。
该乡现有耕地14097亩,退耕还林地10535.41亩,天然林地87260亩。2007年,全乡经济总收入2880万元,人均纯收入2316元。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正在开发的龙桥河旅游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坑地缝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景色神奇秀美而享誉中外。中外探险家多次到此探险和科考,极大的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保持良好的森林资源,使全乡118.5平方公里的土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龙桥因生态环境极佳,成为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目前,到龙桥河的中外游客每年已达数万人,不少于到天坑地缝旅游的人数。物产资源丰富。平均海拔1400米的高山气候,为龙桥带来了特有的种植条件,广泛适合种植烟叶、药材、高山蔬菜等经济作物,全乡6个行政村,94个社,农民每年自发种植白肋烟6000亩以上,蘑芋3000亩以上,党参3000亩以上,白菜1000亩以上,成为龙桥群众重要的增收项目,仅此几项,给龙桥11185人人均带来纯收入900多元。三是劳动力资源举足轻重,全乡在外务工劳动力2007年达到2800人,加上在外经商办企业的,每年为龙桥人带回产值近千万元。
近几年来,龙桥土家族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交通通讯条件相对便利。龙桥河风景区旅游硬化路2002年已修通,横贯大半个乡。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乡100%的村、90%的社和95%的农户都通公路。
扎实推进场镇建设,促进全乡经济发展。2004年至2005年,由0共完成投资34万元,建成了500立方的场镇饮水工程,完成投资50万元,完成长200米的街道标美路新建及长120的街面硬化。场镇发展迅速,2005年,新建成场镇居民住房达30余户。目前,新规划的土家族风情街正在建设中。
通讯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网络覆盖率达95%以上,与外界的沟通极为方便。广播电视覆盖面积达80%以上,奉节县网络传输加密电视的安装在已正式启动,场镇范围的安装工作已全面完成,下一步将向纵深发展。预计收视户将达到400户左右。
龙桥土家族乡境内流传着比较丰富的民族文化,除土家饮食外,还有土家摆手舞、哭嫁、送丧、车车灯等土家文化活动。每逢红白喜事,因事而异的土家文化都会被请上台面,得到演绎和传承。土家摆手舞已成为云龙希望小学的课间操,2005年并开始在全乡学校推广。正在争取建设乡级文化站,对土家文化进行全面挖掘和传承。
近年来,龙桥土家族乡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目前我乡有中心小学2所,民办小学2所,在校学生近1600人,教师68人;项目、农村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程运行正常。
龙桥土家族乡党委、0决心带领全乡一万一千多干部群众,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远、中、近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热忱欢迎有识之士,能人智者,光临龙桥,考察、旅游,发展项目,携手共创龙桥美好的明天。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属南岸都里。
清朝时期,属寒水坝乡。
民国八年(1919年),军政合一,属山字总团。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山字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山二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三区山二联保(驻寒水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属兴隆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含瑞乡。
1949年后,属朝阳区含瑞乡。
1953年9月,含瑞乡分为含瑞、黄金、龙桥等乡,属第十区。
1955年12月,属兴降区含瑞乡(原含瑞、黄金乡合并)、龙桥乡。
1958年1月,含瑞乡、龙桥乡撤乡建公社。
1983年10月,含瑞公社、龙桥公社分别改为含瑞乡、龙桥乡。
1992年9月,龙桥乡并入含瑞乡。
1995年10月,重置龙桥乡。
2001年4月,撤龙桥乡,成立龙桥土家族乡。
2004年7月,含瑞乡并入龙桥土家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