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知识区的真实与谎言科技新知共 4340字,需浏览 9分钟 ·2021-08-02 21:14 ©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 | 柠檬 编辑 | 伊页“众所周知,B站是一个学习网站。” 就读于某中医药大学的大三生周子回熟练地打开B站,展示着自己满满当当的收藏夹,作为一个中医专业学生,她的收藏夹里大多都是跟国学相关的内容。“因为学校要求的毕业标准不是当好医生的标准,我想当个好医生,就必须多学一点,不仅仅是专业课,其它的中国哲学什么的多少都要懂一点。” “不仅是我,身边的同学也越来越喜欢去B站找学习资源,我们专业需要的资源都比较小众,但B站上内容特别全,基本上都能找到,最主要的是没广告还免费。” 自2019年起,B站的知识类视频越来越多。据B站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泛知识学习类内容的观看用户数突破5000万,学习类UP主数量同比增长151%,学习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74%,学习类直播有超4600万人次观看,总互动弹幕数超3000万条。 2020年的疫情更是为网络学习添了把火,清华、北大、复旦等多所知名高校都加入了“B站不停学”专题,通过直播进行授课。直播间没有门槛,除了本校学生,还有大批网友涌进直播间,戏称自己“听过清华的课,就是清华的人”,蹭课似乎有了新场景。 不仅有高校课堂走进B站,还有越来越多的名师签约入驻,走进年轻人的世界。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戴建业老师因讲课风格幽默诙谐意外走红,入驻后在自己的B站签名中表示:大家不要叫我老爷爷,我在B站也想变年轻。2020年6月,面对越来越多的知识学习类内容,B站顺势转身,整合相关内容,正式上线知识分区,成功推进“出圈”计划,似乎希望能够从娱乐网站转变为知识平台。 B站董事长陈睿在今年6月份的12周年讲话中提到,过去一年,B站上升最快的五个内容品类分别为社科人文、情感、动物圈、美食和科普,其中科普内容播放量增长最快,高达1994%,目前,泛知识类内容占B站全平台视频总播放量的45%。过去一年,有1.13亿用户在B站学习,这个数字是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三倍多。 但数据背后,作为用户,在知识区真正能够学到的东西到底有多少? “B站里学习资料确实很全,但如果自觉性不强,还是很容易被其它娱乐视频分散注意力。”一直通过B站在职备考CPA的小王表示,每次只要打开这些视频,就会觉得自己在学习,哪怕很快就会被娱乐视频吸引注意力,自己也能够有个自我安慰,“虽然到最后都是玩手机,但好歹能安慰自己学了一点。” 作为一个主调仍为娱乐的年轻人社区,B站的知识区似乎是个伪命题。 01观众不是为了学“去收藏夹里吃灰吧”“看过就是做过”早就成了大量用户的弹幕热梗,在知识类视频中频频出现。 “我的收藏夹差不多就是个摆设。”小白对自己有很明确的认知。身材焦虑似乎是每个女孩都有的烦恼,她也不例外,“美丽芭蕾、马甲线我什么教程都看过,收藏夹里都有,但有什么用呢?每次最多坚持一个星期就放弃了,太累了。” 在小白眼中,B站的知识区并不能说是完全的摆设,但想真正学到东西还是需要一定的自觉性。小白很干脆地告诉「科技新知」,B站的娱乐型视频是她在B站学习最大的困扰。“每次想在B站学习,最后基本上都会变成去看娱乐视频,它们太有诱惑力了,真正想学的内容总会在收藏夹吃灰。” 她表示,“在B站学习需要很强的自觉性,如果没人监督,自觉性差的人实际上很难靠视频学到什么,大部分都是一看就过去了,学到多少不知道,反正收藏夹满了。要么就要有人监督,要么有特别强的意念,比如当初我在B站找课程资源备战法考,当时拿证的欲望特别强烈,就能做到专心听课,全职备考一年之后,我成功拿证。” 作为一个以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内容起家的二次元社区,B站想要提高天花板就必须“破圈”,在保留二次元板块的同时引入更多种类的内容,扩大目标用户群体。但无论怎么转型,“年轻人”的标签从来都是其内核。 作为一个年轻人喜欢的社区,玩梗一直是流量密码,从鬼畜到洗脑神曲,有“梗”的地方就有流量,知识区也是如此。 最火热的科普类UP主无穷小亮,在他的B站投稿中播放量最高的就是“鉴定网传热门生物”系列,已超过900万次。出圈的背后,“玩梗”功不可没,凭借病毒式的传播让科普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仅是浅尝辄止,真正的严肃内容实际上很少会被人记住。 在大部分观众眼中,一大串难记的陌生生物名称远没有“藏狐”“水猴子”令人印象深刻。同理,对于大部分网友来说,知识类视频更多是凑热闹、开眼界,而不是真的为了学习。对于视频内容娱乐性质偏多,大家也并不介意,甚至会对这类视频更加偏爱。 观众不是为了学习,关于这一点,UP主们也心知肚明。 02UP主不是为了教B站知识区签约入驻的名师UP主,视频投稿目的性很强,更多是为了引流,吸引更多的粉丝,内容多会选择是对热点的解读以及跟网友互动等,真正的严肃内容更多还是在付费类课程中。 主讲古代文学的戴建业老师在B站拥有两百万粉丝,因为讲课风趣幽默而早已在网络世界走红。在日常的投稿视频中,戴老师会选择大家更感兴趣的内容来做,比如在袁隆平老先生过世后,戴老师出了一期对袁老先生的哀悼视频,之后又出了一期视频对粉丝写的哀悼诗进行点评,都紧扣当时的热点事件。 他制作的“写诗鬼才”系列视频也有大量网友参与互动,戴老师定期对网友投稿的诗歌进行挑选点评,这种互动性吸引更多观众愿意参与其中,能够保持粉丝的粘性和活跃度。 但他真正的讲台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付费课程。 在付费课程中,干货内容会更加丰富,严肃内容也会占比更多,这是知识区UP主重要的变现渠道之一,也是投稿视频的引流目的之一。 罗翔老师的视频选题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法学老师,他让刑法变得生动有趣,通过一个个案例来讲解枯燥的法律。在他的投稿中,排除首个入驻官宣视频,播放量最高的是《聊聊网络喷子与键盘侠》,播放量超过1000万。从视频简介中可以看出,这期的选题来源于网友,换句话说,这期视频实际上是跟网友的互动。 这些用脱口秀、玩梗、讲故事等方式进行高质量知识输出实际上门槛很高,头部UP主的得心应手源自于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 然而对于大部分普通知识区UP主来说,自身能力并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无法平衡娱乐性和视频质量。为了有充足的流量,在视频选题上也会优先考虑可能会有更多人感兴趣的,而不是真正有价值的。 换句话说,他们可能并不是根据知识选择选题,而是根据选题选择知识。 知识区UP主有山先生曾多次在自己的视频中谈到这个问题。他表示,作为知识区UP主,可能三个月时间就把自己三十年的积累输出殆尽,这是一个入不敷出的事情。 B站有一句话,说生活区UP主没有生活,知识区UP主知识很贫瘠。很多UP主会更多地考虑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弹幕和流量,而不是视频内容是否有“干货”。 不少中小UP主在自身能力无法达到的情况下,会通过“整活”“炫技”等方式来吸引用户的注意,也有很多UP主会追热点,对热点新闻进行点评吸引流量,比如目前在知识区排行榜位列榜首的视频,就是与当下的奥运热点事件有关。 这种情况下,与其说是对热点事件的科普或分析,倒不如说是吸引更多的粉丝进行流量变现。 有些知识区UP主甚至知识很贫瘠,但流量很富庶。 03泛娱乐氛围的知识区是个伪命题观众不是为了学,UP主不是为了教,事实上,对于B站来说,知识区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从B站用户群体来看,大部分用户都是年轻人。据12周年的演讲中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B站的月均活跃用户达到2.23亿,其中35岁及以下用户占比超过86%,中国一半的年轻人都在使用B站。 作为一个年轻人社区,B站的娱乐氛围一直很浓厚,“娱乐至死”不仅仅是一句戏言。 相较于深度的严肃内容,观众明显更喜欢看浅显的、不用思考的娱乐性内容,只要视频有梗、有段子,就有流量,甚至不用关心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反观严肃内容,因为娱乐性不强、内容较为枯燥,受众范围有限,也很难引起“路人”的注意。如果严肃内容无法吸引到足够的流量支撑知识变现,就会倒逼UP主们主动追求娱乐性内容,从而吸引流量进行变现。毕竟“用爱发电”的UP主数量不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他们很难持续产出相关内容。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领域被称作劣币驱逐良币。如果单纯地依靠观众的选择,知识区只会越来越娱乐化,真实的知识内容也会逐渐被驱逐出去。 从大环境来看,B站想从娱乐型转为知识型确实是一步好棋,相较于单纯的娱乐,“学习”无疑更符合当前社会宣导的主流价值观念。虽然B站在布局上已经开始动作,在内容方面也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吸引更多专业人员入驻提供优质内容,但却忽略了最主要的一点,用户并没有转型。 在大多用户心里,娱乐依旧是首要目的。 比如曾经在人们眼中遥不可及的中科院,在进入B站后迅速适应,昵称改为“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视频内容也非常“接地气儿”,很少有枯燥的理论科普,大部分都是一些大众更感兴趣的娱乐性内容。如果对比有干货的视频和单纯的展示视频,能够明显看见播放量的巨大差距。目前的知识区更像是一个披着知识外衣的娱乐区,最接近知识的板块还是需要付费的“课堂”。 这种付费模式面对的目标群体是真正想学习的那部分人,在这一板块中,视频内容也有更多的干货,不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诞生,相对的,能够从这类视频中学到的内容也比普通的视频更多,更有针对性。 能够有这种效果的原因就在于“付费”筛选了出那部分有意识要学习的用户,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让B站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平台,需要改变的并不只是内容,对于用户的习惯也需要进行培养。 想要在泛娱乐化的氛围中建立一个真正的知识区还需要时间。对于当前的B站来说,也许用户习惯才是那把真正的钥匙。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往期好文推荐END「科技新知」腾讯科技新锐自媒体钛媒体十大自媒体作者新浪科技创事记十大年度作者 浏览 7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分享 举报 评论图片表情视频评价全部评论推荐 真实与谎言真实与谎言0真实与谎言真实与谎言0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培文书系·法兰西文化译丛: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是一本介于哲学、社会学和文学批评之间的著作。作者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编辑推荐֎呼唤已久的学术经典再版֎一部让人看透“爱情本质”的文学批评读本,一堂西方文学名著课。֎一本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0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0真实谎言真实谎言0真实谎言真实谎言0谁在追寻真实与谎言?游戏打的亮点是每个男主都有表里两面的人格,通过游戏探讨所谓的[里人格],游戏中采用双女主角的方式。 谁在追寻真实与谎言?谁在追寻真实与谎言?0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