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道城址

严道城址

共 2218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1:44

历史沿革

公元前316年,秦在今荥经设置严道县,隶属于蜀国守。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的异母弟樗里疾战功显赫,还从楚国夺取汉中,被封爵于严道,号为“严君”。公元前306年,樗里疾任秦国相。
公元前285年,秦废蜀国守设蜀郡,严道隶之。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并评价,“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里智,故颇采焉。”樗里疾封为严君,所在地严道,成为秦王朝在西南地区建立的最早行政区。
公元前316年秦设置严道县,直至唐武德三年(620年)唐设荣经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改设“荣经县”为“荥经县”。今为荥经县城所在地。
严道古城的考古工作从1974年开始,1977年、1978年、1981年、1984年相继进行了几次调查、发掘,对城址进行了勘察测绘。查清城址周围有六处古墓群,即高山庙秦汉墓群、曾家沟春秋战国墓群,烈太巴蜀石棺弗文化土坑墓群、青下坝东汉砖墓群以及高梁湾、水井坎沟两处东汉岩墓群。除青下坝汉墓未发掘外,其它五处正式清理发掘各种墓葬二十七座。
1977~1986年,严道城址发现春秋末到秦汉的6个墓群,清理古墓30多座。这批墓葬的形制、葬具及出土器物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遗址特点

地理环境

严道城址位于今城西1.5千米,地处中峻山下荥河南岸的第三阶地上。台地东西长约900米,南北宽约750米,高出荥河约40米。南面为中峻山。北面陡坡下为青下坝,东面为打鼓溪,西面为荥河陡岸,荥河水从西南角向北又折向东,环绕古城坪流过,形成天然的沟堑,严道城座落在台地西部,频临荥河陡坎。城西南方的高山与荣河之间的狭窄的隘口是严道与外部联系的唯一孔道(今川滇公路仍从此经过),地理形势险要。

古城格局

严道古城由主城和子城两部分组成。
主城平面垦正方形,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75米。城垣用版夯筑成,夯层厚20~30厘米,夯土中包含有汉代陶罐、钵、板瓦、简瓦,砖等残片,东城垣已被改为路,西墙被荥河冲刷,北墙部分被改造成农田,仅南墙及东北角的城垣尚保存较好。东北角现存城墙高3.5米,宽5.2米。南墙现存2~3米,宽5~8米,中部有一段宽达8米以上,出土有门斗石、砖、瓦等遗物。
子城建筑在主城西北的第二阶地上,台地平面低于主城3~5米。子城的南墙与主城北省西段重合;东墙从主城北墙中部开始,向北直线延伸,到达第二阶地边沿,北墙沿台地边缘略呈弧线向西延至陡岩边;西墙与主城西墙一样,已被荥河水冲刷掉了。子城因地形所限,平面近似于长方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270米,其城墙的建筑方法与主城相同,均为板夯筑成。现存东墙残高1.2米,宽1.5米。墙的规格形制比主城要小一些。夯土墙内也包含大量的汉代遗物。
城垣内地势平坦。暴露在地面上的造物以陶器为主,时代多为汉代,从城门位置和城内现存道路情况看,古城以南北干道为中轴线,南北与东西干道十字交叉,形成方格式的城市建筑布局,可见的尚有池塘等遗迹。墓地都在距城500~1000米的山脚、坡地、台地上。古城东面有大片肥沃的土地空无遗迹,可能是当时的农业耕种区。从军事上看,严道城建筑在地势优越的河边阶地上,以险峻的山岩和大河深堑为屏障,易守难攻。在经济上它上靠大山,下临江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与西南高山大川交汇之处,在山岩阻峻,国曲九折的邛崃山九折坂下,实为边塞之重镇。
严道城址

文物遗存

文物价值

严道古城在战国晚期,是中原文化体系在西南地区的重要据点。严道古城是已发现的秦、楚移民的最南界。巴蜀文化、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在此交融,最终融入大一统的汉文化中,为古代民族迁徙、民族大融合及汉文化的源流和发展扩张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严道古城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汉文化与西南夷地区的界限,处于汉文化向西南地区融汇的前沿。它是古代汉人与少数民族的分界岭,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边徼重镇,对于研究汉代大一统对西南夷的开发和边疆地区汉化进程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民族史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秦灭巴蜀后,严道古城是西南地区纳入中原文化体系的边城,成为秦国在西南的大后方,是边防军事重镇。对于秦国向山东六国发动战争,最终实现大一统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源于成都的“”,一路蜿蜒南下,严道古城遗址是古道上的一个贸易集散地,又是抵御“西南夷”的军事要塞,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何君尊楗阁栈道”才有了“开道、治边、略边”的政治意义。严道城址为研究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民族史及“南方丝绸之路”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历史文化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严道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西至陡坎,其余各方以城墙为基线外延100米。面积约27.97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西外延50米至荥河,向东、南、北外延100米。

旅游信息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