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贤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3 06:11

地名由来:据黄氏族谱载旧称通田,明朝时改称通泉,清时改称通贤,与才溪共称太平里,通贤为上太平,故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通贤镇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通贤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通贤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通贤乡位于上杭县西北部,东南与南阳镇相邻。西南与才溪镇接壤,西北与官庄乡交界,北边与长汀县毗邻。最高的山峰锡基岽海拨1146米,通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左右。

 全乡方圆72.6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委员会,127个村民小组,4586户,20337人,拥有耕地面积10718亩,林地面积78982亩,人均耕地0.53亩,人均林地4.0亩,水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有丰富的资源,已探明有稀土、锡、铜等矿藏。于1958年5月建乡,同年9月调整区乡体制,合并到才溪乡,1961年6月调整建立通贤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通贤乡。

通贤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在革命战争年代,属于才溪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乡有革命烈士375人,老红军13人,""五老""人员227人。

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56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92元。第二、三产业初具规模。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12个行政村实现了通话工程,通话率达92.3%。

全乡设有1所中学,12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已通过省""两基""检查验收,达到农村""两基""教育要求,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学占地21640平方米,校舍10338平方米,小学占地38950平方米,校舍14600平方米,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13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电视覆盖率100%。

历史沿革:

昔称通田,明朝改成通泉,清朝改为今名。

宋元时属太平乡;明清时属太平里;1929年土地革命时期由今通贤、周源、丘屋合建通贤乡苏;1931年为杭武第七区;1933年9月,才溪、通贤分二个区,通贤管辖7个乡;1934年10月民国保甲制时与才溪共建太平乡;1949年解放后为才溪区通贤乡;1955年属才溪区公所;公社化时为才溪人民公社,通贤为管理区;1958年5月称通贤乡人委,同年9月属才溪乡政府,同年10月公社化属才溪公社;1961年从才溪公社划出后为通贤公社;1984年建乡后为通贤乡;2014年撤乡改镇为通贤镇。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