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博物馆
上高县博物馆
共 3810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30 15:57
历史沿革
1978年7月,根据中央、省、地发展文博事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上高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上高县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小组。工作人员、经费与文博工作从县文化馆折出,清理接手由文化馆负责收藏的各类历史文物,并重点调查上高县革命史料,征集革命文物。
1979年1月5日,“上高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挂牌成立,开馆时举办了《上高县革命历史展览》。
1980年12月15日,根据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更名为“上高县博物馆”。更名后,上高县博物馆向地方综合型博物馆方向发展,并突显“抗日十大著名战役之一‘上高会战’”史料实物的收藏、展示、研究。
建筑布局
综述
上高县博物馆占地面积2182平方米,设展厅5间、办公室2间、业务工作室2间、资料室1间、杂物存放室3间。附属建筑有三层职工宿舍楼1栋、文物仓库1间、石刻陈列园等。上高县博物馆采用二层展厅式砖混结构,为1968年“文革”中全县各届“献忠”劳动而建造的“忠”字馆,又称“万岁”馆。外形与江西省展览馆类似,是按省展览馆设计图纸缩小为二分之一建造,竣工之时,举办过阶级教育展览,故又称“展览馆”。现由博物馆、图书馆共用,各占一半。
上高县博物馆
展厅
《上高会战展览》展线长210米,布置陈展面积1003.67平方米,展出纸质文献、大炮、枪支、炸弹、军旗、军刀等实物59件,展览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日寇侵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二是日军进犯上高,我军以劣胜优;三是纪念上高会战,促进祖国统一。
馆藏文物
综述
上高县博物馆藏品来源于四方面:一是解放初期没收地主、恶霸家财中的古董、字画;其次是群众捐赠的传世或出土文物;再是文物普查中征集收购的社会流散文物,四是博物馆组织的专题征集活动与考古发掘获得的文物。所收藏的藏品按材质分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锡器、石器、玉器、石刻、竹木牙角雕、织绣品、书画、古籍、文献及革命文物15个大类。
截至2021年11月,上高县博物馆共计收藏藏品2234件/套,其中有珍贵文物457件/套,包含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30件,三级文物424件。
重要藏品
镜山决战阵亡将士名录石刻
镜山决战阵亡将士名录石刻,民国三十年(1941年)结束后,由19集团军在上高县城北修建了烈士墓,安葬镜山决战中阵亡的将士4000多人,并立碑刻录姓名,以志纪念。
《血泪传》
《血泪传》为一级文物,是由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上高县地下党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傅学祥英勇就义前写下的的遗书。
青花海水龙纹香炉
青花海水龙纹香炉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古银矿遗址(宋朝至明朝)太子庙中供奉太子神的香炉。
日军榴弹炮
日军榴弹炮,铁质,炮管通长2.2米,口径15厘米,炮管上铸“大正十二年制”、“四年式十五栅榴弹炮”铭文。此炮系上高会战中日军溃逃时遗弃的大炮。1983年文物普查时征集,收藏进上高博物馆,1985年6月3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征调往军博收藏展出。《十高会战展览》采用的是木质原大复制件。
铜墨盒
铜墨盒为铜质,六方形,边长2.6厘米,直径6厘米,盖面錾刻国民党党徽和“个个还要爱国”楷书铭文,一级品。此墨盒系上高会战总指挥罗卓英使用,撤防时赠予房东以作纪念之物。2002年,征集进馆收藏。
藏品保护
本着“丰富馆藏,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宣传教育”的方针,上高县博物馆注重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的征集、收购、利用。所有进馆藏品都建卡、建帐、建档,分类保管。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上高县博物馆开办“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清明节祭奠活动,每年清明节,上高驻军、党政机关、中小学生及众多市民、游客参加“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烈士墓集体祭扫活动,观众可自由参加。
上高县博物馆为让观众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宣传政治时事和党在各时期的方针政策,展示上高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果,每年要推出数个专题陈列,主要有:《上高县革命历史展览》(1980年)、《宜春地区与上高县历史文物概况展览》(1981年)、《上高县历史文物陈列》(1982年)、《上高县文物普查成果展览》(1984年)、《益王墓出土文物展览》(1986年)、《毛主席像章收藏展览》(1987年)、《古民居写生展览》(1989年)、《上高县名优特新产品展览》(1990年)、《上高县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展览》(1991年)、《上高县明代出土古尸和文物展览》(1992年)、《张大庆美术作品、郑火生工艺品展》(1995年)、《珍爱生命—禁毒教育展览》(1996年)、《救救孩子—-预防青少年犯罪展览》(1997年)、《孔繁森事迹图片展览》(1997年)、《百年梦园—香港回归展览》(1997年)、《火红的年代—上高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摄影作品展览》(2001年)、《“辉煌十年”地税杯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2003年)、《老年体协成立20周年书法摄影作品展览》(2004年)、《“中储粮杯”全县书法大赛作品展》(2004年)、《“博士达 杯”全县硬笔书法大赛作品展览》(2005年)、《上高县农民摄影省级以上获奖作品展览》(2005年)、《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展览》(2005年)、《构建“和谐平安上高”文化艺术展览》(2006年)、《“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全县书法大赛作品展览》(2006年)、《“魅力上高”全县摄影书法美术作品联展》(2006年)、《火红的日子、农民的情怀特色文化展览》(2007年)、《“技监计量杯”全县硬笔书法大赛作品展览》(2007年)、《“喜迎十七大”全县美术、摄影、象刻、剪纸精品联展》(2007年)。
《“辉煌十年”地税杯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
《火红的日子、农民的情怀特色文化展览》
学术研究
上高县博物馆1986年编纂出版了上高县文物志,被江西省文物局作为全省文物志编书范本,发至各县市博物馆、纪念馆参考。继而又编写了中国文物分布图册江西分册上高条目。此外还先后撰写了论文17篇,其中有《对博物馆改革的思考》、《蒙山古银矿小考》等9篇在《文物工作》和省级文物杂志上先后发表,有8篇被学会、考古学会研讨会采用。
1984年,上高博物馆进行了全县文物普查,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上高县文物志》、《上高县志·文化文物卷》。
2004年,上高博物馆再次进行了全县文物普查,编写出版了《上高县志·文物卷》。
考古发掘
1982年,上高县博物馆报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江西省文物局批准,对暴露地表的张鸡坑的被盗残墓和堆峰被盗残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两地5座残墓同属南北朝时期,出土随葬青瓷器22件。1991年1月,县博物馆报请县政府和省考古研究所批准,对遭到盗掘的蒙山清湖村明万历按察司副使黎龙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完整古尸(木乃伊)一具,墓志铭一方,及铜镜、角梳、衣物等随葬品29件,经科学防腐处理,收入馆藏。同年发表了考古报告,并举办了《上高县明代古尸及出土文物展览》。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上高县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文物保护
由上高县博物馆申报,经江西省、上高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上高县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2处,县级18处。博物馆对全县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实施日常检查监督,协调社会力量对古建进行维修保护。1990年维修了县城古塔市级保护单位大观塔、1994年和2003年两度维修了省级保护单位“观澜阁塔”,并逐年维修了7处古桥和古祠堂、寺庙等古建筑。
作用价值
上高县博物馆成立后,一方面对全县的革命历史进行了调查,收集整理出一批革命活动的重要资料。另一方面在全县进行了文物普查,发现古人类居住遗址19处,年代最远的是距今四千年前的狮子垴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还有古墓葬、古窑址、古城址、古银矿遗址、寺院、古建筑等30多处。上高县博物馆还编辑了文物普查资料,其中有2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机构设置
●历任馆长
黄扬洲(1979年1月~1980年10月)、方向(1980年11月~1986年5月) 、胡春涛(1986年6月~1988年4 月) 、卢少雄(1988年5月~1992年8月 ) 、 简彬文(1992年9月~1993年12月) 、易雨明(1994年1月~1996年6月) 、晏益远(1996年7月~2001年4月) 、钟鼎(2001年5月~2004年3月)、 邓小林(2004年4月~2007年8月) 、聂太阳(2007年9月)。
●单位性质
上高县博物馆是国营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
上高县博物馆由上高县财政拨给。
●机构设置
上高县博物馆共设立了办公室、展览部、考古部、保卫部。
●人员编制
上高县博物馆共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男7人,女3人;文化程度:本科2人,大专4人,中专及以下4人;专业职称:中级4人,初级3人,技工及以下3人。
●观众接待
上高县博物馆2013年接待观众8万人次。2019年接待观众19.68万人次
参观信息
●地址
上高县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和平路29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