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更

共 1675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9-29 12:33

上周末我悄无声息断更了两天,这跟我日更的习惯形成了反差。不过我的写作习惯并不一定是所有人的阅读习惯,所以我偶尔会高估自己。

公众号产品后台有一个数据叫「常读用户数」,以月为统计周期,每月更新。

微信团队并没有给出这个指标的具体逻辑解释,但大概意思就是在一个月周期内以一定频率打开对应公众号的用户数。

不过,他们倒是从用户视角给出了你是常读用户的证明。


如果要判断你是不是我的常读用户,那可以看下订阅号顶部是否出现了我的头像。

如果出现了,你就给我使个眼色,我懂的。

目前依旧无法看到常读用户的具体信息,只有一个数字,而且这个数字每月都会变。

上个月是常读用户的读者,这个月可能就不是,但下个月他可能还会回来。

不过我也想给微信团队一个建议,能否在用户信息上增加一个标识,告诉我他是否是本月常读用户。

断更并不意味着我坚持不下去,因为对于写文章这件事来说,我是不需要坚持的。

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说你吹牛的吧,写东西这么难,你每天写,难道不需要坚持?

每每此刻,我都反思一下吃饭活着的意义。然后,我就释然了。

似乎从来没人把坚持吃饭当做一种优良品质去赞美一个人,对我来说,写作亦是如此。

每当我断更,后台就会有读者过来询问,你还在吗?

嗯,我当然在。

比如上周,有个常读用户就给我留言了,我也做了回复。


上周断更的原因,确实是折腾个人爱好去了,花了些时间、花了些精力、花了些钱。

至于是什么,我之后会专门写文章聊,光是这个爱好,足够我产出至少 50 篇文章。

而且,我能把这个爱好跟启发做产品结合在一起,这比投资就是非常划算的。

那又有人会说了,你每天哪来这么多东西可写?是不是写着写着就会变成为了写而写?

不装不黑,说句大实话,所有写作者都会遇到创作瓶颈,即便是大文豪和畅销书作家。

同样,我也如此。

比如,今天如果我选择躺平一天,那可能明天我就没了写作素材。如果霸王硬上弓,那就会变成为了写而写。

不过这种情况在我身上比较少见,因为我积累的素材足够多,多到取之不尽,这些都来自平时犀利的视角和怪癖的嗜好。

所有现象背后都有逻辑,这就是我的写作秘籍。

这句话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文章里,常读用户们一定有所印象。即便是个公开的秘籍,但能学过去的人依旧是极少数。

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我死磕、没我热爱、没我笨。

之所以说没我笨,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把一件简单且能创造点价值的事重复做很久就一定能出结果,而太多的人希望找捷径。

如果你们细心观察应该会发现,绝大多数职场类公众号在周末是不更新的,这跟投入产出有关系。

职场人周末大多都休息,休息时间还保持阅读或学习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周末阅读量普遍不如工作日。

起初我也是这样,后来我就把这件事当成了日常。日常,总归不需要坚持吧。

所以,我也不希望我的读者把我当成小编,更不要把我这里当成学校或者杂志,这里是个真实的人。

这个人大概率会每天爬上来和你们聊点什么,不是尬聊,而是聊一些关于产品、生活、职场、爱好、有趣的事。

这个人一般会在中午 1 点过 5 分发文,为什么不是 1 点,那是因为要给其他整点发文的公众号留出 5 分钟时间,然后我再出场。

当然,这个只对严格按照时间轴排序的订阅号有效。对于常读用户来说,不管我什么时候发文,我都会出现在你们的信息流顶部。

你看,成为常读用户就是有这个待遇。

喝口水思索了片刻,我觉得未来我大概率还是会偶尔断更。虽然一日三餐成了习惯,但偶尔辟谷也有助于调节身心。

作为一个愿意以年为单位做一件事的人,你们不用担心我的长期性。

只要你们在,只要你们每月哪怕来一次,我就在。

如果你想和我一起见证些什么,那我们就可以一直彼此维持下去,成为朋友,成为彼此守候的人。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有读者留言,说有段时间没见小小唐了,甚是想念。


入定片刻,我觉得已经有不少读者把他当成了一个吉祥物,一个可以逐渐养成的吉祥物。


我想,这是好事。若干年后,安可时刻可以留给他来执笔。



今天,与 75276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爱占便宜
要不要去鹅厂上班?
浏览 4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