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彝族乡

联合创作 · 2023-08-14 11:41

地名由来:里山彝族乡相传一姓冯名里之人来此割茅草,喜此地平,水好,迁来首居,故名冯里山,后简称里山。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里山彝族乡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里山彝族乡位于通海县城东南,距县城5公里。东邻杨广镇、华宁县,南与高大乡、建水县曲江镇毗邻,西接九街,北与城郊相连,乡政府驻地里山社区距县城5公里,全乡总面积100.01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下属41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8861人,少数民族人口4539人,占总人口的51.22%。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等8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乡。

里山乡地貌多为山谷、山丘和山间小盆地,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227米,最低海拔1680米,乡内有里山大沟、库南河、白木箐3条主要河流以及15处大小龙潭,全乡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雨量1000一110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2285.6小时,无霜期230天。

资源丰富,产业突出,经济发展。近年来里山乡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乡、产业兴乡、开放活乡、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巩固烤烟生产、提升蔬菜品质、做特畜牧产业、拓展林下产业”的发展思路。2018年完成烤烟交售86.5万公斤、实现蔬菜复种面积13625亩,全乡森林覆盖率68.62%,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区的自然优势,以大黑冲村野生竹下天麻种植,里山社区、芭蕉村的核桃、樱桃种植等为重点,着力打造天麻庄园,提档升级具有里山特色的餐饮业,不断培育乡村旅游,促进了里山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亿元;工业总产值19.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09元;地方财政收入969.42万元。

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美丽宜居。里山乡深入实施提升人居环境卫生,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明确重点,突出彝乡特色,加大绿化、亮化工程的建设力度,以绿水青山为主要资源,深入实施“美丽乡镇”建设,强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实现了新村有新貌,旧村有特色,形成了环境优美、美丽宜居的新里山。继承和发扬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全乡各族人民善良、勤劳、朴实,民族文化丰富,起源于通海县里山乡的滇南彝族四大名腔之一的“五山腔”得到了传承和发扬,“烟盒舞“开张舒展,奔放豪迈,各民族和谐、团结,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高,里山的明天天更蓝、水更清。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里山彝族乡境域前期沿清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为六区制。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八乡镇制,里山属南屏乡。

1949年12月,成立南屏乡。

1950年3月,合并南路镇(今高大乡),称第四区。

1961年,从高大公社分出,成立里山公社。

1962年,并入高大区。

1969年,撤区建立里山公社。

1980年,公社改里山区委员会、区公所。

1987年,改里山彝族乡。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