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子沟遗址群

共 3992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4-05-24 12:15

历史沿革

2005年,考古队在以哈密地区为中心的东天山附近,发现了石人子沟(东黑沟)遗址群,这是东天山地区一个较完整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民族的大型聚落遗址。
2006~2007年,发掘了石人子沟遗址东南部中心区域的1座石筑高台、4座石围居住基址和12座墓葬,取得了重要收获。这是整个新疆地区首次对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的科学系统发掘。通过分析确认该遗址包含了两类年代、内涵都有明显区别的文化遗存,首次将公元前一千年前后的两类文化遗存区分出来,并证明了它们在东天山地区的广泛存在。
2009年以来,石人子沟遗址群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工作开始正式启动。一方面在聚落考古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对遗址群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和选择性发掘,另一方面采取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应用地质学、环境学、体质人类学、动物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全面系统采集和分析考古遗存及相关环境信息,开展综合研究。同时,考古现场出土文物保护、岩画等不可移动文物病害调查和保护措施研究、遗址群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研究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步进行。
2009~2012年,西北大学等对石人子沟遗址进行了发掘。
2012年8~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会同哈密地区文物局、巴里坤县文物局,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沟遗址一座被盗掘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2015年,东天山考古队对泉儿沟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探挖,发现了8个集中埋葬的墓葬。
2016年,在中央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支持下,石人子沟遗址群泉儿沟遗址展开考古挖掘。

遗址特点

综述
石人子沟遗址群位置图
石人子沟遗址群地处东天山北坡、海拔2000~2200米的冰碛山丘和冲积扇上。石人子沟遗址群从东到西分布着红山口、石人子沟、西沟、小黑沟、大黑沟五个遗址群,遗迹分布面积达36.43平方千米,已发现石构居住遗迹800多座、墓葬2000多座,刻有岩画的岩石4000多块。遗址分布有前后三个阶段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存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区、宗教祭祀中心区、居住区、驻军区、埋葬区、岩画区等功能区域,是一处内涵丰富、功能齐全、保存完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高等级大型聚落遗址。
泉儿沟遗址
泉儿沟遗址是距今约3000多年前古代游牧民族部落成员集中埋葬的公墓区。经过考古队员的初步清理和测绘,在泉儿沟遗址发现了43个石圈墓及10处有燃烧痕迹的灰堆。
西沟遗址
封堆
西沟遗址属位于巴里坤山北麓山坡上。1号墓位于西沟遗址中部,由主墓(M1)及其西北的殉马坑(K1)组成。北距石人子乡石人子村三组5千米,东北距巴里坤县城18千米。
椁室
墓葬形制结构,包括地上封堆和地下墓圹两部分。封堆修筑于南高北低、东北向(坡度为8°)的山坡上。平面呈圆形,直径15米,剖面呈凸镜状,中部隆起。封堆东北部厚1米,西南面厚0.6米。共有上、下两层堆积。封堆中央下陷,形成一个直径5米、深1.2米的凹坑。封堆上共有两个盗坑:1号盗坑位于封堆西南侧,平面呈椭圆形,长径1.96米、短径1.16米、深1米,向下打破封堆、自然堆积和墓坑南缘;2号盗坑位于封堆中部,平面近圆形,直径2.2米、深2.1米,打破封堆,进入墓坑。墓圹,墓口位于封堆下中南部,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4.2米、南北宽3.8米。墓圹下方向西南方倾斜,底部略宽大,东西长4.21米、南北宽3.9米5、深6.59米。墓圹内填土分两层。墓坑底部南侧是长方形椁室,南北宽2.35米,底部平整,放置一重石椁及其内的一重木椁;北侧为生土二层台,南北宽1.6米、高0.68米,上部殉葬一匹马,骨骼保存完整。马左侧身躺卧,头朝西,后腿向后伸展,前腿弯曲,呈腾跃状。马骨经鉴定为雄性,死亡年龄为12岁,第13~18胸椎和第1~6腰椎棘突背侧严重变形,第14胸椎骨骺上有水平裂缝。另外,殉马腰椎下出土一件三角形穿孔金饰片,应为马身装饰品。
石椁
葬具共两重,包括外周的一重石椁和内周的一重木椁。石椁位于墓坑底部南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21米、南北宽2.35米,顶部用多块扁平的片状石块封盖,四壁用河卵石混合沙土垒砌而成,高0.6米。石椁东壁宽0.66米、南壁宽0.37米,由一列多层数块河卵石垒筑而成,比较完整;西壁宽0.61米,中部竖立一块长0.85米、宽0.61米、高1.1米的大型河卵石;北壁宽0.31米。石椁底部铺设青沙,但无底板。木椁设于石椁内,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98米、南北宽1.82米、高0.6米。木椁盖板选用8根长2.93米、直径0.15米南北向并排列置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原木搭建而成,松木经剥皮、取直等粗加工处理。松木间距0.03~0.05米。盖板搭设在石椁四壁的顶部,中部和西部被扰坑打破,东部保存较完整。木椁四壁侧板均由4根垂直列置的松木原木搭建而成,四个转角连接处的松木均掏挖出上下两个凹槽,相互扣合、固定。木椁底板由10根长2.77米、宽0.16米、厚0.05米,南北向并排列置的松木板组成,搭设在四壁侧板底部的原木上。底板松木板加工齐整,彼此间隙较小。木椁内人骨大部分朽蚀,仅在木椁内西北部发现4颗人类牙齿。另有大部分人骨被扰乱,发现于扰坑上部的JX2、JX3中,死者葬式不明。从已发现的人骨判断,墓葬埋葬个体为一人。
东黑沟遗址
东黑沟遗址挖掘现场
东黑沟遗址是东天山地区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之一,共发现石结构房址500余座,墓葬近1000座,岩画近2500块。东黑沟遗址石筑高台和石围居住基址的年代均处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是古代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石筑高台级别较高。这些房址普遍经过了多次使用,多层室内地面上见有灶、灰坑、柱洞等遗迹,并保留有仍放置在原地的大型陶炊器、粮食储藏器、饮食器,石磨盘、石磨棒、石锄等农业工具,以及大麦、家畜骨骼等动植物遗存。墓葬的年代大多集中战国晚期至西汉。较大的墓葬流行完整殉马或骆驼,有的还有人牲的习俗。
石筑高台和石围居住基址
石筑高台和石围居住基址,为一组复合建筑,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由多座单间、套间房屋和人工平台相连构成,规模最大的石筑高台位于南部中心。推测石筑高台为中心建筑,套间房可能代表一个日常居住生活单元,单间房是附属设施。石筑高台上层使用面南部以石砌灶为中心,周边围绕8个大型石磨盘。灶附近分布有原地破碎的陶釜、陶双腹耳深腹罐,石磨盘附近分布有石磨棒、石杵、石锄等农业工具。石筑高台下层使用面上叠压着一层木炭堆积,有的木炭保存较好,能观察到木构屋顶的结构。其上又有一层纯净的土坯堆积。因此推测高台顶部为木构架,以土坯覆盖,因起火而被突然废弃。石筑高台下层使用面南部也以石砌灶为中心,周边除了与上层使用面同样的陶器、石磨盘等遗物之外,还分布有器座坑、储粮坑、羊骨坑。室内有排列整齐的柱洞,有的还有碳化的木柱残余。F1-F4均位于石筑高台北侧,南北相连并排分布,墙体共用。结构基本一致,均为前后双套间房,门道向东。前间较为空旷,后间分布有灶、灰坑、柱洞、石磨盘、羊骨、陶器、石器等遗迹遗物。储粮坑,H19坑底经过夯打和烘烤,放置成堆的碳化大麦,说明了人类储藏粮食的行为。
墓葬
墓葬流行木葬具或石葬具,单人仰身直肢葬,上半身常被扰乱。较大墓葬常见完整的殉马或骆驼。有的墓葬还见有人牲,多被肢解。墓葬中,墓主和人牲出土遗物显示不同的文化面貌,代表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

文物遗存

综述
石人子沟遗址群出土遗物有石磨盘、石、玛料、骨铠甲、骨锥、铜片、陶纺轮和少量铁器、铜箭鳞、铜牌饰等,以及牛、羊、马等动物骨骼,未发现完整陶器。
陶器
陶器
陶器器形包括双腹耳深腹罐、双腹耳鼓腹罐、双沿(颈)肩耳罐、双耳圈足罐、双鋬或双耳圜底釜、椭圆形盆等,与巴里坤南湾墓地较为接近。
岩画
岩画
东黑沟遗址区分布有丰富的岩画,其中有的动物图案特征鲜明,和墓葬出土的动物纹金银箔饰具有文化上的联系。
金银器
大型墓葬M12出土较多金银器,多为箔饰片。其中有的以锤牒工艺做出怪兽动物纹样,具有欧亚草原游牧文化风格。M1出土金银器133件。多为墓主人佩戴的首饰和衣物上缝缀的饰物。金银器加工运用了捶揲、穿孔、焊接、镶嵌、拉丝及金珠工艺等技术。

研究价值

石人子沟遗址群发掘是国内首次对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开展的全面系统的考古研究,对于建立东天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和时空框架,探讨古代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揭示古代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互动交流的关系,厘清月氏、匈奴等古代游牧人群在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及迁徙、演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保活措施

2013年5月,石人子沟遗址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所获荣誉

石人子沟遗址群入选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石人子沟遗址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村一大队四组东南约8千米的东天山(巴里坤山)北麓山前地带。

交通信息

自驾: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石人子沟遗址群,路程约30.9千米,用时约45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