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蕲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围绕“三大战略、四城目标”总体思路,以“七大片区”为龙头,以“开展三大行动、打造千亿产业”为抓手,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保民生,县域经济平稳运行,社会事业和谐稳定,实现了蕲春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持续稳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综合
总体经济运行呈良好态势。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44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省和黄冈市增速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3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2.32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增加值54.98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4.7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5.4:39.6:35调整为24:40.1:35.9。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及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3.4%、8.5%、6.1%、20.8%、5.3%和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325元
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4%,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了0.1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17%。
农业总产值32.12亿元,同比增长1.7%。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达10.59亿斤,同比增长2.8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6.6万亩,同比增长3.9%。棉花种植面积5.12万亩,同比下降22.54%,实现总产量5008吨,同比下降37.42%。全年油料种植面积43.19万亩,同比增长0.63%,油料总产量实现53935吨,同比增长0.39%,其中,油菜面积39.57万亩,同比增长0.92%,实现总产48165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药材种植面积达30.82万亩,同比增长26.1%。
畜牧业总产值23.35亿元,增长7.88%。全县出栏生猪55.01万头,同比增长2.3%;牛出栏15.06万头,同比增长2.69%;出笼家禽533.73万只,与去年同期持平;禽蛋产量55720吨,同比增长2.1%。年末全县生猪存栏72.75万头,同比下降18.4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75万头,同比增长2.5%;牛存栏17.66万头,同比增长6.57%;羊存栏13.05万只,同比增长0.72%;家禽存笼1769万只,同比增长0.74%。
渔业总产值9.79亿元,增长8.81%。全县淡水养殖面积21.38万亩,其中:水库3.58万亩,池塘精养面积11.34万亩。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年产量83715吨,同比增长6.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工业增加值54.9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0.47%。当年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新增成长型规模工业企业6家,退出13家,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139家;规上工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35.91亿元,同比增长14.08%,其中,内资企业实现产值213.31亿元,占90.55%;轻工业总产值110.01亿元,占46.63%,重工业总产值125.90亿元.占53.37%。
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31432人,同比增加1463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81亿元,同比增长9.22%,实现利税总额13.90亿元,同比增长8.09%。工业产销率98.08%,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本年应交增值税44576万元,同比增长11.56%,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值现价计算)每人199541元,同比增长7.36%。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99785万元,同比增长33.1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5.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房屋竣工面积235.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比上年增速下降4.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投资210.90亿元,增长20.7%。全社会投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28.41亿元,占12.73%,集体经济投资26.74亿元,占11.99%,私营投资167.92亿元,占75.28%。
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亿元,同比增长46.73%,住宅投资19.7亿元,同比增长80.21%,商品房销售额136703万元,同比增长38.1%,商品房销售面积33.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71%,
五、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当年城建维护资金达到145590万元,比上年净增49426万元,增长51.4%;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2.91平方公里,同比净增1.13平方公里;全年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07450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16150平方米。
城市供水总量达到1753万吨,用水人口18.6万人,供气总量2600万立方米;全县用电量90258万度,下降5.61%,其中工业用电量49971万度,下降9.88%,居民生活用电25923万度,增长2.93%;城市公共汽车运营车辆72辆,拥有出租汽车262辆。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74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7.8%;园林绿地面积达到651.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65.65公顷,生活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森林覆盖率达到38.16%,造林绿化任务完成率为106%;自然保护区面积4017公顷。
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资金4800万元,同比净增3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2%;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9.8%。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5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33亿,同比增长17.8 %。外贸出口总额84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7%,实际利用外资400万美元,同比增长5.25倍。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建设完成投资9.04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257公里,同比新增128公里;民用汽车21044辆,净增2584辆;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4亿元,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0894户,移动电话用户399592户;4M及以上互联网用户达到61987户;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62.15万人,同比增长57.43%;国内旅游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70.55%。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9%;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4%,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63579万元,比上年增长23.75%;非税收入完成366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45%;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9%,其中:教育支出61199万元,同比增长34.94%,医疗卫生支出17367万元,增长41.5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76万元,增长20.2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3.34亿元,比年初增加43.65亿元,增长2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89亿元,比年初增加34.0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9.07亿元,比年初增加18亿元,增长29.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28亿元,比年初增加5.64亿元,中长期贷款47.48亿元,增加12.16亿元;存贷比为3.33: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类学校150所,在校学生100145人,专任教师6166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091人,专任教师106人;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39870人,专任教师3162人;小学106所,在校学生56184人,专任教师2898人;幼儿园123所,在园幼儿262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0%。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573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7767人,农业技术人员1716人。
十、文化、卫生
全年图书馆藏量为299千册,文艺表演观众2.5万人次;全年广播覆盖率96%,电视覆盖率100%;农家书屋563个,乡镇文化站15个。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0个,医院6个,卫生院25个,卫生技术人员319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3443张,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4.75个、医生数1.7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10000人,参合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28‰,婴儿死亡率4.61‰,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31.3万户,年末户籍总人口102.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714人,出生率为13.43‰;死亡人口5992人,死亡率为5.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6 ‰;当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符合政策人口生育率83.08%。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3元,同比增长10.0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915元,同比增长1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4元,同比增长12.5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870元,同比增长13.14%;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5.66万人,比上年基本持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2%。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7262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25500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0218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422798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76182人,其中,城镇居民12826人。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14年,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围绕“三大战略、四城目标”总体思路,以“七大片区”为龙头,以“开展三大行动、打造千亿产业”为抓手,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保民生,县域经济平稳运行,社会事业和谐稳定,实现了蕲春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持续稳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综合总体经济运行呈良好态势。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44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4%,高于全省和黄冈市增速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3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2.32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增加值54.98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4.7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5.4:39.6:35调整为24:40.1:35.9。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及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3.4%、8.5%、6.1%、20.8%、5.3%和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325元 | RAG-ES | 2024-09-11 |
物价稳定,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4%,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了0.1个百分点。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17%。农业总产值32.12亿元,同比增长1.7%。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达10.59亿斤,同比增长2.83%;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6.6万亩,同比增长3.9%。棉花种植面积5.12万亩,同比下降22.54%,实现总产量5008吨,同比下降37.42%。全年油料种植面积43.19万亩,同比增长0.63%,油料总产量实现53935吨,同比增长0.39%,其中,油菜面积39.57万亩,同比增长0.92%,实现总产48165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今年药材种植面积达30.82万亩,同比增长26.1%。畜牧业总产值23.35亿元,增长7.88%。全县出栏生猪55.01万头,同比增长2.3%;牛出栏15.06万头,同比增长2.69%;出笼家禽533.73万只,与去年同期持平;禽蛋产量55720吨,同比增长2.1%。年末全县生猪存栏72.75万头,同比下降18.4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75万头,同比增长2.5%;牛存栏17.66万头,同比增长6.57%;羊存栏13.05万只,同比增长0.72%;家禽存笼1769万只,同比增长0.74%。 | RAG-ES | 2024-09-11 |
渔业总产值9.79亿元,增长8.81%。全县淡水养殖面积21.38万亩,其中:水库3.58万亩,池塘精养面积11.34万亩。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年产量83715吨,同比增长6.11%。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工业增加值54.9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0.47%。当年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新增成长型规模工业企业6家,退出13家,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139家;规上工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35.91亿元,同比增长14.08%,其中,内资企业实现产值213.31亿元,占90.55%;轻工业总产值110.01亿元,占46.63%,重工业总产值125.90亿元.占53.37%。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31432人,同比增加1463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81亿元,同比增长9.22%,实现利税总额13.90亿元,同比增长8.09%。工业产销率98.08%,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本年应交增值税44576万元,同比增长11.56%,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值现价计算)每人199541元,同比增长7.36%。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