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2020年是“十三五”全面收官之年,也是构建“十四五”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年经济运行逆势上扬、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加,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中有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73.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84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4.33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9.98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0:50.8:45.2。
减税降费红利增加。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82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税收收入44.01亿元,同比下降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8%。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完成7.13亿元、1.97亿元,同比增长12.4%和23.4%;增值税完成11.21亿元,同比下降37.5%;其他税收收入完成23.7亿元,同比增长3.1%。
民营经济激发活力。全年新设各类市场主体10338户、注册资金289.01亿元,年末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2326户、注册资金3181.74亿元。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江苏盈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英格索兰(常州)工具有限公司获评2020年金坛区区长质量奖,斯威克光伏入选江苏省光伏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47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4%。全年小麦平均亩产332公斤,较上年增加22.2公斤,水稻平均亩产629.2公斤,较上年下降1.1公斤。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做强做优,全区一村一品示范镇达到5家,尧塘街道获评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突显“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发展的“量质双高”。以长荡湖大闸蟹作为建设主导品种成功入选2020年江苏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连续三年上榜“中国茶叶百强县”。农田建设见行见效,集中力量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0.6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960亩建设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9.8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4.14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28.39亿元,同比增长7.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3.4%。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0%。
支柱产业稳定发展。全年规模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335.96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光伏新能源、纺织服装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87.37亿元、297.78亿元和110.46亿元,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61.69亿元、278.65亿元。
企业效益破难前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97.55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税119.11亿元,实现利润78.8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1%和11.3%。
建筑行业不断升温。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施工产值424.7亿元,签订合同额61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和3.3%。全年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5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在施工规模扩大的同时,从事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达到了14.8万人,同比增长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投资不断优化。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5.4%,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124.4%、-21.9%和53.0%。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0.1%,亿元以上项目支撑有力,计划总投资超亿的投资项目完成额同比增长41.8%。
“两个加快”全面决战。全年共签约引进项目121个,协议总投资480.32亿元,工业项目中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光伏新能源等“三新一特”产业占比92.0%,其中,超30亿元或3亿美元的项目4个,超100亿元、50亿元的重大项目均实现突破。中德(金坛)创新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一批“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并提升发展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晨创5G通讯基站、中盐盐穴压气储能电站、常宝普莱森特种管材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SK隔膜、微宙电子、当升科技、鹏辉能源、胜伟策等重点项目顺利投产。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逐渐复苏。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16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城镇实现零售总额208.42亿元,同比增长1.8%;农村实现零售总额35.73亿元,同比下降6.2%。从行业类型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9.38亿元、180.10亿元、1.10亿元和13.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2.3%、-10.0%和-28.8%。
六、开放型经济
外经合作不断突破。全年签约引进外资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6.5亿美元,完成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36亿美元。木桥(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评定为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目前已引进德资(德语区)企业35家,总投资超6亿欧元,成为常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蜂巢能源投资20亿欧元在德国萨尔州建立电芯模组工厂以及模组PACK工厂。
对外贸易再上台阶。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0.26亿元,同比增长17.6%,高于全市平均13.9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出口161.7亿元,增长14.1%,进口58.56亿元,增长38.4%。
经开区实力不断提升。经开区全年完成工业开票销售830.8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9亿元。目前园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了德国迈恩德、韩国SKI、北电爱思特、加拿大木桥亚太总部等一批知名品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汇集了德国埃马克、埃斯杰贝变压器、康甫机械、意迭豪、瑞士卓郎纺机等一批在欧洲行业领军企业。信息通信产业拥有索尔思光电等一批产业链上游的行业领军企业,正着力向产业链中下游拓展。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求新、求变,对接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经贸人文交流,与巴符州奥特瑙经济区签署了友好关系意向书,外籍高端人才、高级管理人员、优秀技工,源源不断涌向园区,助力园区发展。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能稳步提升。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045公里,航道总里程达300公里。全年全区完成公路客运量1376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1.69亿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2274万吨,完成水路货运量1874万吨,港口吞吐量172万吨,内河港口吞吐量454万吨,船舶总吨位26万吨,全社会船舶拥有量669艘,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736.5万人次。全年优化公交线路6条,新购新能源公交车44辆、改造老旧公交站台5对。完成提档升级农村公路5公里,县道大中修5.5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1公里。县、乡道及通镇公交的村道安全隐患治理率达100%。启动金坛高铁枢纽建设,推动金坛高铁十字共站方案落地。金茅公路东延、金茅公路东延连接线-中兴北路、薛埠物流大道(茅山旅游大道-X304段)、直别公路、大社线等项目已建成通车。
旅游产业难中求进。全年接待游客763.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91亿元。成功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推进茅山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江苏波仕曼制衣有限公司创成省工业旅游区,上阮村创成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2020年常州乡村过大年暨金坛茅山道养文化旅游节”“2020长荡湖籽虾节”“金坛嗨购节”“2020金坛乡村采摘节”“2020仙姑丰收节”“2020中国未来景区大会暨长三角旅游高质量发展金坛论坛”等旅游节庆活动。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市场稳步运行。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79.87亿元,比年初增加71.74亿元,增长5.9%,其中住户存款515.96亿元,较年初增长11.9%,单位存款763.65亿元,较年初增长2.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22.01亿元,比年初增加181.59亿元,增长21.6%,其中短期贷款409.17亿元,较年初增长11.6%,中长期贷款603.62亿元,较年初增长30.9%。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财险保费收入5.68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和9.3%;全年各类保险理赔和给付支出5.0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财险赔付支出3.10亿元,同比增长9.9%,寿险赔付支出1.96亿元,同比下降10.4%。
九、科技创新
科研创新成果涌现。全年完成专利申请51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25件;获得专利授权321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4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9.36件。“金坛指前标米”被省知识产权局立为2020年江苏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项目,为苏南地区唯一一家;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获评常州市专利奖优秀奖;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2020年度常州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全年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6家,有93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定,新增认定75家,拥有有效高企227家。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27家。蜂巢能源、中航锂电获评苏南自创区独角兽企业。
政产学研合作加深。围绕构建政产学研合作体系,开展“双走进双联系”科技服务行动(走进企业联系、走进高校院所联系),搭建了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南京工程学院、江苏中科院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交流平台,中盐常化与河海大学商学院、万容科技与常州大学、斯威克与江苏科技大学等合作达成44项产学研项目,完成技术合同交易备案24亿元。新增获批2名省双创计划创新人才、4项市外国人才专项、6家市外国专家工作室。对接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建设科技资源统筹服务金坛分中心,建立省中心资源与金坛资源的互联互通,构建系统化科技资源服务新模式。
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硕果累累。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在校学生66805人,专任教师5289人,其中1人被评为“感动江苏教育人物”,5人被评为“龙城十佳优秀教师”,8人被评为“常州市师德模范”,44人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组建13个中小学教育教学联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3所学校创建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新增省市级内涵项目16个。围绕高考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新高考选科培训、评估与指导工作,加强对外联系,积极寻求高位指导和智力支持。2020年,高考本一达线率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中考优分600分以上者达717人。金坛中专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8金8银12铜,在省级教学大赛中获2金2银2铜。直溪“乡村留守儿童学堂”入选2020年度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文化事业精彩纷呈。年末共有区级电影院1座,影剧院7座,文化馆10座,综合性图书馆1座,藏书67.61万册,接待读者33.5万人次。华罗庚艺术团成功挂牌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第十部大型现代儿童剧《戏娃》首演。完成华罗庚纪念馆提升改造工程,成功举办华罗庚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完成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建成分馆8个。区图书馆、唐王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入选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十百千”示范工程。陈曦篆书《念奴娇·庚子战役》获第十四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
医疗服务有序推进。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2家,其中区属医院3家、卫生院12家、城市社区服务中心2家、民营医院8家;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2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27人,注册护士1850人。金坛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于2020年12月12日正式启用,常州市金坛妇幼保健医院改扩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并进行室内安装及设备安装。新组建人民医院—金城镇卫生院,中医医院—薛埠中心卫生院2家紧密型医共体。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借助我区县域内医共体建设平台,利用核心医院专家团队的技术力量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由户转变以人签约”,在稳定签约数量的基础上,加强对续约人群的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续约率85.2%,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81.5%。特殊人群签约14137人,做到应签尽签。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购买疫情防控应急设备320台(套),建设了标准化发热门诊6个,建设PCR实验室2个,购置7台PCR检测仪,其中疾控中心3台,区人民医院2台,区中医医院2台;培训了46名核酸检测人员并取得检测资质。金坛区卫健系统张俊东援鄂所在社区防控小分队受到国家卫健委集体表彰,吕云磊和丁东亮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建40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钱资湖健身步道获评2020江苏省最美跑步线路。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日”“第五届体育四季联赛”“文体惠民城乡行”“钱资湖环湖长跑大赛”等品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完成“2020年江苏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2020年江苏省青少年自行车锦标赛(小轮车、公路)”“2020年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常州站)”办赛工作。参加2020年江苏省县级组田径比赛,获全省县区总分排名第二;2020年江苏省县级组篮球比赛竞赛、体能均获第一;2020年江苏省青少年田径中长跑、竞走锦标赛,三人参赛获1金2银;2020年江苏省青少年自行车(小轮车、公路、场地)锦标赛获得3金,2020年中国BMX(小轮车)锦标赛获2金2银2铜。
十一、人口、民生与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4.52万人,其中男性26.86万人,女性27.6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97.1:100。户籍人口出生率6.17‰,人口死亡率9.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
城乡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7元,同比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18元,同比分别增长3.9%和6.3%,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出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
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15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分别为14.89亿元、2.33亿元和8.43亿元,同比增长15.4%、117.4%和4.1%。南沿江城际铁路按计划顺利实施,金坛高铁站规划确定,即将进场施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桩基工程全面开工。滨湖新城建设不断加快,钱资湖大桥建成通车,第一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华罗庚中学顺利竣工,金沙科技金融中心加快建设,华罗庚实验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工,爱琴海购物公园规划确定、即将开工建设。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深入实施全民参保三年行动计划,核查社保税务信息比对差额人数4515人,及时将核查出应保未保人员纳入参保范围。深入实施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3973人,净增参保4476人,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落实疫情期间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为全区5756家企业减免社保费7.6亿元。加快养老保险待遇与常州主城区接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从250元/月提高到280元/月,缴费满15年的从280元/月提高到310元/月;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金标准从630元/月提高到680元/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达到290元/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十六连调,人均增资115元/月。
十二、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持续加大对市政道路、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巡查和管护力度,保障安全,营造和谐环境,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完成公共自行车(共享助力车)建设运营,308处点位共投放4000余辆车,日使用量为3000余人次。全年共计完成维修水泥道路6000平方米、沥青道路2万平方米、人行道板1.2万平米、各类井盖400余座,清淤约5400立方。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建设,一污厂移址新建工程完成主体,新建新城路南延等污水管网14公里。全面完成15个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开展清洁柴油车、清洁柴油机、清洁油品、清洁运输四大攻坚行动。深度治理工业大气污染,燃煤热电厂和水泥行业全部实行超低排放。严格管控各类扬尘。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推行工地“一日四报”制度,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管理“六个百分百”。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安装秸秆禁烧“蓝天卫士”,借力信息化手段推动秸秆禁烧精准管控,实现了国家、省卫星遥感监测和巡查“零”通报、“零”查处。全年PM2.5浓度为36.8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0.9%,优良天数290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1天,优良率为79.4%。比去年同期上升2.8个百分点。
注: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2、公报中数据均为快报数,实际引用请以统计年鉴为准。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0年是“十三五”全面收官之年,也是构建“十四五”发展蓝图的关键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年经济运行逆势上扬、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加,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一、综合经济总量稳中有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73.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84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4.33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9.98亿元,增长6.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0:50.8:45.2。减税降费红利增加。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82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税收收入44.01亿元,同比下降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8%。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完成7.13亿元、1.97亿元,同比增长12.4%和23.4%;增值税完成11.21亿元,同比下降37.5%;其他税收收入完成23.7亿元,同比增长3.1%。 | RAG-ES | 2024-10-23 |
民营经济激发活力。全年新设各类市场主体10338户、注册资金289.01亿元,年末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2326户、注册资金3181.74亿元。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江苏盈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英格索兰(常州)工具有限公司获评2020年金坛区区长质量奖,斯威克光伏入选江苏省光伏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47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4%。全年小麦平均亩产332公斤,较上年增加22.2公斤,水稻平均亩产629.2公斤,较上年下降1.1公斤。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做强做优,全区一村一品示范镇达到5家,尧塘街道获评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突显“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发展的“量质双高”。以长荡湖大闸蟹作为建设主导品种成功入选2020年江苏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连续三年上榜“中国茶叶百强县”。农田建设见行见效,集中力量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0.6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960亩建设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9.8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8.3%。 | RAG-ES | 2024-10-23 |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4.14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28.39亿元,同比增长7.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3.4%。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0%。支柱产业稳定发展。全年规模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335.96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光伏新能源、纺织服装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87.37亿元、297.78亿元和110.46亿元,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装备制造、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61.69亿元、278.65亿元。企业效益破难前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97.55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税119.11亿元,实现利润78.8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1%和11.3%。建筑行业不断升温。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施工产值424.7亿元,签订合同额61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和3.3%。全年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5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在施工规模扩大的同时,从事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达到了14.8万人,同比增长0.4%。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