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镇
地名由来:诺邓镇因境内有中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的诺邓村得名。
2023年3月,诺邓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火腿)。
2014年7月,诺邓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诺邓镇位于县境中部,东连关坪乡、南接宝丰乡、西邻旧州镇、北界检槽乡和长新乡,是全县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境内最高海拔2930米,最低海拔1600米,海拔高差133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凉同季,雨热同期,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时有“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小区气候环境。全镇辖青松、和平、象麓、诺邓、果郎、杏林、永安、龙飞、天池、天灯10个村民委员会和石门社区,166个村民小组,21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40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60亩,长期居住着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纳西、景颇、瑶、阿昌、蒙古、布衣、普米、土家、汉族17个民族 。
诺邓镇内森林资源丰富多样,以云南松为主体林的林地面积244.5平方公里,蓄积量142135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6.1%,大量生长着三七、天麻、防风、黄苓、松茸等林下野生药材。30公里沘江南北方向直穿镇境,四季长流具有一定的落差,水能资源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云龙独有产于沘江东岸虎头山背后因地得名的野生罗峰茶、天灯草烟、天灯乌骨鸡、黑木耳等是人们青睐的天然绿色食品。加工精细,风味独特的诺邓火腿、诺邓豆饼、碗豆油粉皮等土特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境内贮存大量的石灰石、石膏、食盐、红砂石和金属矿石,开发潜力很大。诺邓镇历史文化悠久,是云龙县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传及中外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诺邓千年白族村,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有着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踪,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县城南面的虎头山自然景观奇特,山中有别具一格的道教古建筑群,有内涵深厚的历代名人摩崖石刻,是大理地区的第二个道教名山。县城西南角沘江上有曾为陕西省巡抚杨名修建的青云桥,在西岸的石壁上有“衮雪”二字,是曹操题刻与陕西汉中褒谷石崖上的题记。距诺邓村4公里处的沘江河床上有一个自然地貌奇观,沘江水在这里绕出了一个“S”型的大弯子,形成了类似道家“太极”图案的天然地貌奇观,被称之为天然太极图,在“天然太极图”当中,北部的庄坪坝子和南部的连井坪坝子组成两个鱼形图案,恰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县城西面山顶海拔2552米上有被誉为滇西“高山明珠”的高山湖泊——天池,是全省最大的自然高山湖泊,四周有着10万亩浩瀚的原始森林,共有高等植物60多科200余种,还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19种。以云南松为主的-松原,林木高大挺拔,树梢高耸入云,相接云天,秀丽的湖光山色和繁茂的森林草甸相互衬托,风景无比旖旎迷人。民间流传着有诺邓花灯、洞经音乐、龙灯等传统文艺,还有集商业、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八三街”等各种民风浓郁独特的节庆聚会。
云龙县城古称石门井,为明代嘉靖年间开发的盐井。1929年,云龙县城由宝丰井迁居于此,石门乃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进入新时期以来,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目标,以产业培植为抓手,全力实施县城绿化、美化、亮化、民族化工程,建成长廊花路、会务中心、腾龙广场、沘江苑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众多新景观,使小城风貌更显得秀丽迷人。
诺邓镇是2005年乡镇体制改革撤销原石门镇、果郎乡而设立的一个新镇。历届乡党委、0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一切从实际出发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断走向美好未来。特别是新镇成立后,诺邓镇党委、0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整合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立足镇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植林果、烤烟、畜牧、旅游四大特色产业,全镇的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群众的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发展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优先,农业稳镇、商旅活镇,市政促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和谐安镇”的发展思路。继续做大做强烤烟、林果、畜牧、旅游四大产业,努力实现非公经济、市政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目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以上;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以上;粮食总产量年均递增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年均递增5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支柱产业逐步壮大,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显著成效。
发展优势:诺邓镇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旅游文化资源富集。
特色产业:旅游业、商贸业、种植业和养殖业。
诺邓古村(诺邓古镇)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诺邓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古村落,长期以煮盐为生,曾一度是封建
诺邓土建筑群
1、千古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僰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在这口深深的
虎头山古建筑群
虎头山古建筑群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据《虎山碑记》载:“虎头寺原有一间山神庙,清道光年间陆续建老君殿和财神殿等寺观。清
玉皇阁建筑群
玉皇阁建筑群玉皇阁建筑群位于云龙县石门镇诺邓村,距县城约7公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维修扩建,清咸丰七年(1857年)部分建筑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陆续修复。现存建筑以玉
诺邓天然八卦园
太极图是,天然形成的一个八卦图,多数都是从诺邓拼车或者自驾去的,那里没有公共交通,上去不是很方便!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组成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奇妙天然景
诺邓盐井
诺邓村口就是古盐井,汉代所置,现在还保留着井,可供参观。两千多年历史了,也记录着诺邓因盐而兴的起源。真正有意思的是在遗址斜对面,还有人家在用古法提取盐。盐井里面无人值守,随便参观,看介绍说一
历史沿革:
明代,原石门镇辖区属上五井土巡检(衙门设于大井)。
原果郎乡辖区分属师井、上五井2土巡检。
清代,原果郎乡辖区分属师里、上五井里、诺里。
民国元年(1912年),上五井里改为东路乡。
民国三年(1914年),石门镇属第一区。
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一区和二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治由宝丰迁至石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一区和三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东路乡改为上里镇。
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上里镇及诺里乡。
1949年底,上里镇改上里分区。
1950年,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一区和二区。
1951年,上里分区改为青云镇。
1962年,改名石门镇。
1984年,改石门区。
1988年,以原石门区7乡的行政区域(另外的象麓、和平、青松3乡划归石门镇)设立果郎乡。
2005年11月,石门镇与果郎乡合并成立诺邓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