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县

联合创作 · 2023-07-25 07:38

地名由来:古时城西北有陶丘,赵国在其侧设馆,故名馆陶。据《元和郡县志》载:馆陶县“本春秋时晋地冠氏邑,陶邱在县西北七里”,《尔雅》曰:“再成为陶邱,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

粮画小镇旅游景区

2023年1月,馆陶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0年12月,馆陶县被确定为第二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22年11月,馆陶县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2022年4月,馆陶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2021年12月,馆陶县被列入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1年11月,馆陶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

2021年9月,馆陶县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1年9月,馆陶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馆陶县人口数量为30.79万人,位列邯郸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5位。

+查看更多馆陶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馆陶县,河北省下辖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毗邻。全县辖6镇2乡277个行政村,总面积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万亩,总人口36万人。

馆陶是千年古县,赵王“在城(今冠县东古城)西北七里陶丘侧置馆,故名馆陶”,自西汉初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

馆陶县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蛋鸡之乡、中国黄瓜之乡、中国黑陶艺术之乡、中国轻工轴承之乡、中国粮画之乡、中国漆画艺术之乡,先后荣获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县、中国金融生态文明县、新中国60年发展中国最具投资环境县级城市、浙商(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特色农业(蛋鸡)十佳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富铬黑小麦种源基地、全国优质黄瓜生产基地示范县、河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百强区县等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馆陶县辖6镇(柴堡镇、馆陶镇、房寨镇、魏僧寨镇、寿山寺镇、王桥镇)、2乡(路桥乡、南徐村乡)、277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馆陶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河北省南端偏东,总面积456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5°06’-115°40’,北纬36°27’-36°47’,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毗邻,西与广平、曲周、邱县接壤,南靠大名县,北连临西县。距济南、石家庄、郑州大约各200公里左右,南距濮阳70公里、北距衡水125公里、东距聊城60公里、西距邯郸65公里。

历史沿革:

馆陶县古为冀州地。

春秋时为冠氏邑(即今山东省冠县东古城),后属赵国,秦属东郡。

西汉初年,置馆陶县,属魏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置阳平郡,馆陶县属阳平郡,馆陶城同时为阳平郡、馆陶县治所。

北魏、北齐、北周仍属阳平郡。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分阳平郡置毛州,馆陶县遂属之,馆陶城同时为州、郡、县三级治所。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阳平郡入毛州。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毛州,次年魏州改属武阳郡,仍辖馆陶县。

唐初属魏州。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割魏州之馆陶、冠氏、堂邑,贝州之临清、清水复置毛州,领馆陶、冠氏、堂邑,临清、清水、沙丘六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废毛州,馆陶归故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魏州改为魏郡,仍辖馆陶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魏郡复为魏州,馆陶县仍属之。

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降永济县为镇并入馆陶县属大名府。

金代因之。

馆陶县治所迁至今北馆陶镇。

元代属中书省东平路。

至元二年(公元1266年)遥属濮州。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七月馆陶县改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废县,不久即复置,仍属东昌府;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更隶临清州。

清属东昌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治,馆陶县改属济西道。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济西道更名东临道,又属东临道。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属山东省聊城专区。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七七事变后,成立馆陶县抗日政府,属冀南区。

建国后,1949年,属邯郸专区;1952年,划归山东省德州专区;1953年,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撤销馆陶县建制,并入冠县;1961年,恢复馆陶县,仍归山东省聊城专区领导;1965年,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1993年7月,归属邯郸市管辖。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